历史上状元出的最多的地方是哪?

历史上状元出的最多的地方是哪?

吉安府吉水县。

全国状元分布最密集的县就是吉安府吉水县,十里之内出过5个状元,这也造就了庐陵(吉安府)“隔河两宰相,十里五状元”的美誉。

吉水县是江西省吉安市辖县,地处江西省中部的吉泰平原,因赣江与恩江合行洲渚间,形若“吉”字,吉水由此得名。

扩展资料:

从唐至清,吉水中举者1435人,进士556人,其中状元6人,榜眼3人,探花4人,描述当时盛况是:“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

杰出代表人物如:

南宋诗人杨万里,《鹤林玉露》作者罗大经,爱国名臣杨邦乂,抗金名将杨再兴,明《永乐大典》总纂解缙,建文状元、内阁首辅胡广,理财名臣周忱,明朝使臣陈诚,东林党领袖邹元标、李邦华,兵部尚书毛伯温,嘉靖状元、地理学家罗洪先,文学家曾同亨,《中华大字典》和《辞海》主编徐元诰等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状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吉水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30

是江苏省。光是清朝时期,全国一共出过79名状元,其中江苏就占了27名,也就是说,清朝大约每2个半状元中,就有一个来自江苏。而江苏省诞生的状元之中,大多又来自苏州。仿佛整个城市都变得高大了起来。

一直到近现代,江苏省人才辈出也是全国知名。据2015年的统计显示,江苏省光是两院院士数量,60年来一直盘踞全国榜首。

江苏的“爱学习”风气,从东西晋时期就打下了基础。西晋末年北方战乱导致大量中原人口迁往长江中下游,大批北方士族,朝廷官员也随之退隐江浙一带。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家族们,逐渐给这片土地注入读书人气质,算是埋下了一颗文化的种子。

明清时期是江苏省状元数量的井喷时期,特别是南明以后,南方逐渐形成以江浙为核心的较为独立的稳定的经济区,文化教育事业随之发展。这以后的江苏,不但有连中三元的大学霸,还有祖孙,叔侄连中状元的例子。

比如江苏祖孙状元陆肯堂和他的七世孙,康熙年间陆肯堂高中状元入仕途,同治年间,其七世孙陆润庠也走上了自己状元道路。以及晚清著名政治家翁同龢和他的侄子翁曾源,同样是江苏籍状元。

到了现代,且不说李政道、朱棣文、贝聿铭、钱伟长等科研大师级人物全是江苏籍,还有著名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前几年被刷过屏的,最年轻中国籍哈佛教授庄小威,被誉为“中国血小板之父”的阮长耿等,竟然清一色全是江苏人。

可以说,从1000多年前开始,江苏的文化教育水平就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了。

扩展资料:

据史籍记载: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共考取状元503人;如加上辽、金两代、张献忠的大顺朝廷以及太平天国状元计48人,则中国历代共有状元551人(不包括武状元及女状元)。

史料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为唐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最后一位状元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刘春霖;最年轻的少年状元当数唐高宗永徽七年登第的苏瑰和咸亨四年登第的郭元振,皆不足十八岁;最老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一生考了几十次,直到七十多岁才自荐考中了状元,了却“金榜题名”夙愿。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中国状元最多的省份竟然是它,其他省看完都要羞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状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7-29
苏州不仅在古代出了众多状元,到现代也是按人口比例计算出院士最多的城市。明清时期一共产生202名状元,苏州地区就有35名,占全国状元的比例达17%,居全国之冠。

更奇的是出于同一家族的状元,或父子、叔侄秉承,或以兄弟相接,大概有十余对,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仍是苏州、吴县一带,共有三对父子、兄弟。

古代苏州状元不完全明细表:

吴钟骏 吴钟骏,字崧甫,又字吹声,号晴舫,一作狂访,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潘世恩 乾隆五十八年(1793)潘世恩夺得第一甲第一名的桂冠。他是乾隆朝第二十六位状元。在有清一代114位状元中,他排在第六十二位上。
彭定求 彭定求成了清开国以来的第十五位状元。这年,彭定求年三十有二。
毕沅 毕沅,字秋帆,又字梁蘅,自号"灵岩山人",爱新觉罗·胤祈求滇帝的第八年,即雍正八年(173),毕沅出生于镇洋(今江苏太仓)。
顾鼎臣 顾鼎臣是昆山(今属江苏)人。弘治十八年(1505)殿试,顾鼎臣一举夺魁,成了孝宗朝的第六位状元。
沈坤 沈坤,宇伯载,号十洲,直隶大河卫(今江苏淮安)人,祖籍昆山(今属江苏),后徙居此。
孙承恩 常熟(今属江苏)是清代经济、文化最繁盛的地区之一,名士辈出,登科者多,光是状元就出了五个。孙承恩是五状元中的一个。
彭启丰 彭启丰,字翰文,16岁入官学读书,好学上进,誓效祖父,也做个状元。雍正五年(1727)会试第一,也夺得会元桂冠;殿试时,担任评卷的"读卷大臣"把他列为第一甲第三名,世宗爱新觉罗胤滇亲拔为第一。
陆增祥 陆增祥,字星农,太仓(今属江苏)人。少力学,读书不辍。
文震孟 天启二年(16 22 ).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文震孟第十次参加礼部会试。三场考场下来,文震孟榜上有名。十进礼部贡院考场,历时27年,文震益终于成了一名贡士。
缪彤 缪彤是清代第十二位状元,字歌起,号念斋,明朝天启七年(1627)生于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在乡里以循规蹈矩闻名,被乡人荐为遵循封建道德规范的楷模。他热衷科举考试,渴望中式夺魁先后5次公车北上应试。
洪钧 洪钧,字陶土,号文卿,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
钱棨 钱棨,字振威,一字湘龄,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
归允肃 归允肃是清代第十六位状元,字孝仪,号惺崖,江苏常熟人,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生于封建官宦之家。
翁同龢 咸丰六年(1856),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之时,翁同龢参加廷试,一举考中一甲一名。
吴信中 吴信中,宇阅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父吴云,曾任御史,刚直不阿,直声震朝野。吴信中少力学,珍惜字纸,曾刻《文帝惜字文》以规劝世人。
石韫玉 石韫玉,字执如,号琢堂,成为清朝开国以来第六十一位状元。
汪绎 汪绎,字玉轮,号东山,常熟(今属江苏)人。少好学,以诗文著称。
吴廷琛 嘉庆七年( 1802)二月,吴廷琛在"壬成科"会试中一举夺魁,成为会元。
朱希周 弘治九年(1496)三月十五日,朱希周参加股试,一举夺魁。据《明史·朱希周传》讲,朱希周之所以能中状元,乃是因为明孝宗喜欢他的姓名,才擢为第一甲第一名的。是否真的如此,今也难以断言了。
陆润庠 陆润庠聪明好学,10岁便读完了儒家的《九经》;对家传医学,他也用心学习,颇懂医术。他凭籍儒学根底考中乡试,成为一名举人。
第3个回答  2016-01-15
历史上出状元最多的城市 苏州.
苏州是历史上出状元最多的城市。在明清两代就有35位,而全国,在这两朝代状元仅有202名,苏州一市就占了其中的17%。就整个历史来说,自唐代科举始,全国共出文状元596人,武状元115名,苏州地区,有45名文状元,5名武状元,分别占全国的7.6%和4.4%,相比很多省区,都只有凤毛零角的个位数,苏州可以大的骄傲一把。所谓人杰地灵。所以说苏州是书乡门第的聚集地,一点也不为过。
第4个回答  2015-07-29
海阳

坐落在安徽省休宁腹地中央的一个县城,似乎是腹地磅礴的气场,还有道教名山齐云山所带来的鸿运,休宁在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有名的状元县--从唐武德五年正式开科取士,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废止科举,1300多年中,全国共录取状元800多个,平均三个市县才有一个;而休宁从宋嘉宁到清光绪的600余年间,本籍和寄籍加在一起,共出了19个状元,远远超过名声显赫苏州府的任何一个县,稳居全国之首。况且,休宁地处偏远,面积不过2000多平方公里,当时人口只有十七八万。休宁人一直为此而自豪。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