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英雄事迹

谁帮帮我

三顾茅庐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到达茅庐,只见亮弟诸葛均,方知亮已出游,备留下一笺,表达倾慕之意。返回时,在隆中山下小桥边遇见亮岳父黄承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羽、张飞三顾茅庐,适逢亮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直到亮醒后,方才相见。[ 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的纪念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06
  1.·三顾茅庐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到达茅庐,只见亮弟诸葛均,方知亮已出游,备留下一笺,表达倾慕之意。返回时,在隆中山下小桥边遇见亮岳父黄承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羽、张飞三顾茅庐,适逢亮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直到亮醒后,方才相见。[ 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的纪念堂。]
  2.·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5公里。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是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出发,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初来乍到,粮草不济,先屯田练兵,待机伐魏。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神机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贸然出兵。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诸葛亮不得不引诱魏兵入葫芦沟作战,并放火烧断谷口,欲大败魏将司马懿未料一场大雨,魏军死里逃生。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败退。当司马懿进兵诸葛亮指挥作战的地方时,看到蜀军阵地之险要,惊叹道:“天下奇才也。”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这里修建了寺庙。

  据当地民间传说,诸葛亮去世时,一颗明星从天而降,所以才起这个名字。当年诸葛亮屯田的地方,人称“诸葛田”。当年诸葛亮设军帐指挥作战的地方还留有半米高的城墙残迹,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近100米。当地群众给这个小城堡起名“豁落城”。在豁落城南边的秦岭山坡,有一块平展的石头,上面似有棋盘线条。据说当年诸葛亮在这里下过棋,所以这座山得名“棋盘山”。在五丈原的土中,已找出不少“诸葛锅”,铁锅上铸有汉代隶书文字。五大原如今是一片农田,游客来这里总想找一找古战场的遗迹和传闻。在农田的中间有一道河湾,当地叫落星湾,湾中的村子叫落星堡。

  五丈原北端有诸葛亮祠,创建于元初年,明清曾重修。祠内献殿内两侧墙壁上有一幅幅三国故事画,如古城会、空城计、三战吕布等。壁画下镶嵌着40块青石,石刻岳飞手书《出师表》,字迹苍劲有力。石前有明太祖朱元璋赞颂岳飞的石刻:“纯正不曲,文如其人”。(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3.·出 山 打 赌 露 妙 算

  三顾茅庐之后,张飞见刘备处处把诸葛亮当成师父一样敬奉,心里不乐意,暗自嘀咕: “大哥也是心中灌面筋——着实糊涂。你请军师,请不到白胡子姜子牙,也该打听着去请黑胡子孙武子似的人物,如今请来个乳毛未干的娃娃有啥用处?常言道: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你瞧那孔明一介书生,斯文得象个未出阁的大闺女,怎能调兵遣将?他转念一 想:往常大哥看人入木三分,如今这么器重诸葛亮, 莫非他真有些本事?也罢,待我老张先从小事上试他一试。
  张飞打定主意,便找刘备讨个差使,然后去见诸葛亮。张—飞一见面就说:“我大哥让俺明天一早到襄阳城内办件事儿,天黑之后才能回来。请军师算算,明天俺老张在襄阳城内三顿饭都吃些啥。若算准了,从今往后,你叫俺上东,俺不上西,你叫俺打狗,俺不撵鸡,若算得不准嘛…”
  诸葛亮笑着问: “那便怎样?”
  张飞哈哈笑道: “那就请你让出军师的位儿, 老老实实到我帐下当一名书吏。”
  “说好便好!”诸葛亮微微一笑,两人击掌为 定。
  二人击掌后,诸葛亮又道:“待山人写下帖儿, 明日三将军从城内回来当众宣读。若我算得不对, 连到将军帐下当书吏也不配,立刻交出创印兵符, 再回隆中躬耕陇亩。”说完,提笔写好帖儿,装进 一个锦囊,递给张飞。
  张飞连连摆手说: “请军师先放在这里。若让俺拿着,路上偷看之后改变了主意,那就难分谁赢谁输了。”
  诸葛亮笑道:“三将军最讲信义.请你收好就是。”
  张飞听了,怪不好意思:虽说军师初出茅庐, 年纪比自己小,但对俺如此实心,倒显得俺老张有 点小家子气了,想到这里,他接过锦囊贴身藏好, 向诸葛亮拱拱手,说回营房去了。 第二天天不亮,
  张飞催马来到襄阳城内。到了吃早饭的时候,张飞心里暗暗想道: “军师自出山后,常与我老张拉家常,对俺的脾气摸得一清二楚. 他准料俺进城来要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今儿个俺 偏不按老规矩行事,找一家小饭铺先填个底儿。张飞抬头看见前面有个卖烧饼的,心想:当年在老家, 自巳最爱吃大饼卷大葱,今儿个俺就这般吃食,那军师就是韩信再世,也难算出!张飞兴冲冲地上前, 先买两个烧饼,又买了两棵大葱,烧饼将大葱一夹, 张开大口要吃。可是饼到嘴边,又停住了:且住! 请军师来的那天酒席上,他把俺人老八辈的事儿都问了个一清二楚,当年俺爱吃大饼卷大葱的事儿, 他一准记在心里。再说原先他住在隆中,出襄阳城不远,一定对城内卖的吃食摸得挺透彻。今儿个也许他能算到俺要吃烧饼夹大葱哩!不行,我得变个古怪的吃法——用大葱卷着烧饼下肚,来它个出其不意!张飞想好了点子,喜眯眯地往店里一坐,美美地吃起大葱夹烧饼来。
  张飞忙活了一上午,等到晌午的时候,又找到那个卖烧饼的,正待再吃大葱夹烧饼,忽然又想到: 军师常夸俺粗中有细,说不定他会猜到俺这个变着吃的法子,也罢,让俺来个真真假假,随机应变, 让他枉费心机。想到这里,他把烧饼一掰两开,夹住大葱吃进肚里。
  当天下午,等张飞忙乎完了,太阳也落山了, 直闹得人困马乏、口渴肚饥。他正要跨进“襄阳美味”店堂去猛吃痛饮一番,猛然想到:谁不知俺老张生性耿直,办事图快?军师必然料定俺今天累成 这个样子,准会吃个酒足饭饱回去。嘿嘿!偏不中他的计。紧紧腰带赶回去,让他的妙算全部落空儿! 好个张飞真的紧起腰带,飞身上马,旋风般地赶回 去了。
  张飞回到营中,只见中军大帐灯火通明,桌案 上摆满了酒菜。二哥关羽和众家将俱已到齐,诸葛亮正和刘备说笑呢。一见张飞回来了,诸葛亮笑着迎上前,说:“三将军一路辛劳,想必早已饿坏了。 主公和我正等你回来开宴哩!三将军快请入座。” — 张飞一听,惊得环眼瞪得铜铃一般,嘴上却说: “军师您不必费心,俺老张在襄阳城内早巳吃得酒 足饭饱了!” 。
  诸葛亮慢慢摇着羽毛扇儿,缓缓说道: “三将军休再言语。请你掏出锦囊,让二将军当众宣读 吧!” 张飞心里好象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慌忙摸出那个锦囊,递给关羽。关羽手捋美髯,就 着灯光大声念道:
  将军早吃葱夹饼,
  午饭又吃饼夹葱,
  晚饭英雄把粮省,
  饿着肚子回帐中。
  关羽念完.张飞惊得好似泥塑的罗汉,愣在那里, 张着大嘴说不出话。 过了半天, 醒过神来, “扑通”拜倒在地,口中连连说道: “先生妙算, 神人一般,俺打赌输了,请军师恕罪!”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6-29
出三分天下(三顾茅庐) (隆中对)
火烧博望坡
三把火 火烧新野
火烧赤壁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七星台祭风
三气周瑜
举荐凤雏
攻打汉中
取得荆州
取得益州(西川)
玄德取妻
布八阵图(水八阵)
白帝受命
南定夷蛮
七擒七纵孟获
二进出师表
六出祁山
病死五丈原
死诸葛口下走活仲达
诸葛亮是三国时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字孔明,人称卧龙,东[汉末]年徐州琅邪郡阳都县(在今山东沂南县)人。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他出生的第四年,即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就爆发了黄巾大起义。军阀割据,战乱不休,诸葛亮又失去了双亲,依随叔父诸葛玄生活。诸葛亮十五岁跟随叔父到荆州襄阳去依附刘表。他看到刘表昏庸无能,不是命世之主,于是结庐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中,隐居待时,这是公元197年的事。诸葛亮在隆中已隐居了十年,他广交江南名士,“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有匡天下之志。他密切注意时局的发展,所以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公元207年在徐庶的举荐下,刘备三顾草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的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孙抗曹的道路。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策”。公元208年,曹操大举南下,败刘备于长阪。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使江东,联结孙权。诸葛亮以隆中路线的坚定原则与孙权谈判,订立双边同盟,而不是附庸顺从。孙权认识到“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不得不作出让步,同意鼎足三分,发兵拒操。赤壁战后,孙权履行诺言,将荆州借给刘备。佐定益州,使蜀与魏、吴成鼎足之势。曹丕代汉为帝后,刘备也称帝,诸葛亮出任丞相,总理国家大事,关羽镇守荆州。

章武三年(223)春,刘备在永安病危,召诸葛亮瞩托后事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助,便给以辅助;若其不才,您可取而代之。”诸葛亮忙哭道:“臣必竭心尽力相辅,效忠贞之节,死而后已!”后主即位,诸葛亮受封武乡侯,建立丞相府以处理日常事务,又兼任益州牧。当时,全国的军、政、财,事无大小,皆由诸葛亮决定。

诸葛亮执政后,首先要办的第一件大事是恢复与东吴的外交关系。刘备死后,东吴一方面继续向魏称臣,一方面尚未拿定主意怎样对蜀,仍陈大军于蜀的边境。诸葛亮派尚书邓芝出使东吴,说服孙权与蜀联合,与魏断绝关系。

当时,南中诸郡在刘备东伐之时,受东吴策动而叛乱,严重威胁[蜀汉]后庭。诸葛亮执政后,与东吴恢复邦交,切断了南中的外援。经过两年调养,诸葛亮上书后主,决心平定南中叛乱。建兴三年(225)春,诸葛亮率大军兵分三路征伐南中。在此次战争中,诸葛亮对叛军首领孟获采用攻心战术,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平叛战斗结束后,诸葛亮吸取“众建诸侯分其力”的经验,将南中四郡分为六郡,叛乱中心建宁郡被分得最细,起用大量土着大姓为官吏,达到不留军队、不运粮草,又能治理该地的目的;征调南中“青羌”万馀家入蜀,以其青壮组成骑兵五部,号称“飞军”:设立降都督,掌管南中军政。该年十二月,诸葛亮率军回到成都。

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上《出师表》于后主,率军至汉中,准备北伐。他先在汉中练兵约一年,然后北攻。魏南安(治甘肃陇西)、天水、安定(治甘肃济川)三郡当即降蜀。魏明帝亲赴长安督战,以曹真督关右诸军,采用以防守为主的战略。蜀军先扬言要由斜谷道攻取县,并使赵云、邓芝率一军据箕谷(今陕西褒城西北)为疑军,诸葛亮率主力西攻祁山。参军马谡领一军为先锋,驻街亭。马谡指挥不当,大败于魏军,丢失街亭。蜀军失去前进的据点,只好退回汉中(正史并无“空城计”退司马懿军之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上书自贬三级,以右将军身分行丞相之职。

建兴六年(228)冬,魏军三路攻吴,关中空虚。诸葛亮再次率军北伐。蜀军此次出大散关,围攻陈仓二十馀日不下,粮尽而退。建兴七年(229),诸葛亮第三次率军北伐。蜀军西向,取魏武都、阴平二郡而回。诸葛亮复任丞相。

在这一时期,诸葛亮与李严的矛盾为引人关注的焦点。本来,他们两人同受刘备托孤,共为辅臣。直到建兴四年(226),两人关系还比较好,诸葛亮在与孟达的信中还称赞李严。但不久,李严写信给诸葛亮,建议利用掌握朝政大权的便利,像曹操那样进爵封王,接受“九锡”,这样他也能捞到若干好处。诸葛亮对此非常生气,在回信中狠狠批评了李严一通。不久,诸葛亮在即将伐魏前,调李严带他所辖的二万军队来镇守汉中。李严却讨价还价,要诸葛亮从益州东部划出五郡设立江州,让他当江州刺史,致使调动未成。诸葛亮以大局为重,也就妥协了;建兴七年,陈震在出使东吴前,专门找诸葛亮汇报李严的巧诈问题,特别谈到李严早年在家乡为官时的一些劣迹,但没引起诸葛亮的足够重视。建兴八年(230),曹军欲三路攻蜀,诸葛亮再次要李严带二万军队到汉中坐镇,李严又讨价还价。诸葛亮即做让步,任命其子为江州都督督军,接替李严调走后的工作,李严这才执行调动命令。建兴九年(231),诸葛亮第四次伐魏,命李严在汉中负责后勤供应,李严未及时筹集到粮草,便写信给诸葛亮说皇上命令退兵。诸葛亮退军后,他又欺骗朝廷说此次退兵是为了诱敌。当诸葛亮回来后,他又故作惊问:“军粮已经够用,为何突然退兵?”于是,诸葛亮在上朝时拿出李严的书信为据,与许多将士一道签名上表,弹劾李严,将他免为庶人,流放到梓潼。

建兴十二年(234)二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大军出斜谷,据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南四十里)。此次出兵,事先与东吴约好同时攻魏。但东吴迟迟不发兵,迄至五月,孙权才派陆逊、诸葛瑾率兵屯江夏、沔口(今湖北汉囗),进攻襄阳,孙权自己则率大军围合肥新城。对此,魏明帝的策略是先挫败东吴。他亲率水军东征,让西守的司马懿坚守不战,让蜀军粮尽自退。但当孙权得知魏主的意图后,认为己方成了主战场,吃了亏,即令全线撤军。在西线。诸葛亮鉴于以往的教训,分兵屯田,打算久驻。这年八月,诸葛亮突患急病,暴卒于前线,时年五十四岁。蜀军全线撤军。诸葛亮在生前留下遗嘱:“葬于汉中定军山,就在山坡中挖一个坟,坟坑可装下棺材便行了。穿平常的衣服,不随葬器物。”

诸葛亮选择的道路充分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和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但是诸葛亮并不墨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诸葛亮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希望对你有帮助 ,呵呵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

第3个回答  2010-06-29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收二川:辅佐刘备收取东川(汉中)、西川(益州)。
排八阵:陆逊火烧蜀军连营七百里,诸葛亮为救刘备在入川路上布设八阵图。
六出七擒:六出祈山,七擒猛获。
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布七星灯阵向北斗续命,自三顾茅庐忠心扶汉,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取西蜀:辅佐刘备占领西川,成就蜀汉霸业。
定南蛮:亲征南中,南蛮首领孟获被诸葛亮七擒七纵,最后终于臣服蜀汉,不再造反。
东和北拒:东和吴国孙权,北抗魏国曹操。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借东风,火烧赤壁。
第4个回答  2010-06-29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