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的地理位置

如题所述

中国七大河之一,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松花江在隋代称难河,唐代称那水,辽金两代称鸭子河、混同江,清代称混同江、松花江。松花江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流域面积55.72万平方公里,涵盖东北四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年径流量762亿立方米。

流域概况

区域位置

松花江流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北部,介于北纬41°42′~51°38′、东经119°52′~132°31′之间,松花江全长1927公里,东西长920公里,南北宽1070公里,跨越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三省,流域面积55.68万平方公里,占黑龙江总流域面积184.3万平方公里的30.2%,年径流量762亿立方米。

地貌海拔

松花江流域西部以大兴安岭与额尔古讷河分界,海拔700~1700米;北部以小兴安岭与黑龙江为界,海拔1000~2000米;东南部以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与乌苏里江、绥芬河、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为界,海拔200~2700米;西南部是松花江和辽河的松辽分水岭,海拔140~250米,松嫩平原,海拔50一200米,是流域内的主要农业区。松花江在同江附近注入黑龙江后,与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的广大平原组成有名的三江平原。

气候温度

流域地处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内温差较大,多年平均气温在3~5℃之间,年内7月温度最高,日平均可达20~25℃,最高曾达40℃以上;1月温度最低,月平均气温-20℃以下,最低气温嫩江扎兰屯附近曾达-42.6℃。

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00毫米左右,东南部山区降水可达700~900毫米,而干旱的流域西部地区只有400毫米,总的趋势是山丘区大,平原区小;南部、中部稍大,东部次之,西部、北部最小。汛期6~9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80%,冬季12~2月的降水量仅为全年的5%左右。

水文特征

松花江平均年径流量达762亿立方米。其中,嫩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27.3亿立方米;支流甘河年均径流量36.4亿立方米,最大径流量65.64亿立方米(1989年),最小径流量8.86亿立方米(1979年),年平均流量115立方米/秒;支流雅鲁河2月份为枯水期,流量约0.68立方米/秒,8月份为丰水期,流量约2570立方米/秒,平均流量718立方米/秒;西流松花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6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209.6毫米。

松花江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134.3毫米,折合径流量为733亿立方米。以干流以南地区较大。山区最大值可达500毫米左右,如第二松花江的上源头道江流域。其次是牡丹江支流海浪河、呼兰河支流依吉密河、汤旺河支流永翠河流域,年径流深均在400毫米以上。而松嫩平原年径流深仅有20~30毫米。年径流和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趋势基本一致。松花江流域的水量主要以大气降水为补给,融水补给为辅,因此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的特征。各河流的来水量90%以上集中在畅流期4~10月份,其中6~9月份的径流量约占全年的55~80%。洪水多集中于7~8月,干流可延至9月初,洪水历时长达60天左右。由于流域面积大,因此洪水传播时间长。松花江流域洪水主要由于暴雨引起,其次是由于几条支流同时涨水而形成洪峰所致。春季季节性融水补给,各河普遍形成程度不等的春汛,其4~5月份径流量约占全年的15~30%左右,而以冬季径流量最小,形成夏季水量丰沛,冬季枯水的明显特征。径流的年际变化较大,并呈明显的连丰连枯和丰、枯交替的周期性变化,但周期长短不等。流域内年径流变差,CV值一般在0.4~1.0,第二松花江上游地区较小,仅0.2~0.5;而以西部地区最大,乌裕尔河、双阳河、洮儿河等内流少水区内可达0.9~1.0。丰枯水期径流量相差几倍至几十倍。如双阳河双阳站,集水面积1861平方公里,丰水期的1969年水量为2.36亿立方米,枯水年的1968年仅0.0419亿立方米,丰枯年的水量之比为56.3之多。

洪水特征

1998年入汛之后,松花江上游嫩江流域降水量明显偏多,先后发生了三次大洪水。第一次洪水发生在6月底至7月初,第二次洪水发生在7月底至8月初,第三次洪水发生在8月上中旬,为嫩江全流域型大洪水。受各支流来水影响,嫩江干流水位迅速上涨,同盟、齐齐哈尔、江桥和大赉水文站最高水位分别超过历史实测最高水位0.25、0.69、1.61、1.27米。在嫩江堤防6处漫堤决口的情况下,齐齐哈尔、江桥、大赉站的洪峰流量都超过了1932年。

松花江干流哈尔滨8月22日出现最高水位120.89米,超过历史实测最高水位0.84米,流量16600立方米/秒,为20世纪第一位大洪水。松花江流域洪水的产生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汛期笼罩面积较大的暴雨所产生;其二是汛期在流域内某个地区出现连阴雨天气,时间可长达1个月或以上,在这连阴雨天中出现暴雨而形成洪水。

松花江流域的洪水包括春汛和夏汛两种洪水,春汛洪水与初春河流开江时的凌汛洪水时间基本上相同,约发生在每年的4~5月份,凌汛洪水经常出现冰坝。据依兰站统计,1956~1976年的21年中,有13年发生冰坝,冰坝高度一般为4~6米,最高达15米,冰坝长度5~10公里。夏秋大汛洪水则出现在6~8月份,有时延期到9月份。

水力资源

全流域水资源总量为880.2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合计为851.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为734.7亿立方米,其中嫩江为227.3亿立方米,占30.9%;松花江正源为172亿立方米,占23.5%;松花江干流334.8亿立方米,占45.6%。

松花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并以西流松花江干流、嫩江、牡丹江较为集中。流域内水能理论蕴藏量1万千瓦以上的干支流河道有71条,总的理论蕴藏量为659.85万千瓦,其中西流松花江干支流为139.82万千瓦,占全流域的21.2%;嫩江干支流为227.12万千瓦,占34.4%;松花江干流及其支流为292.91万千瓦, 占44.4%。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松花江流域范围内山岭重叠,满布原始森林,蓄积在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山脉上的木材,总计十亿立方米,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森林区。矿产蕴藏量亦极丰富,除主要的煤外,还有金、铜、铁等。

动植物资源

松花江流域土地肥沃,盛产大豆、玉米、高粱以及小麦。此外,亚麻、棉花、菸草、苹果和甜菜亦品质优良。松花江也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大淡水鱼场,鱼类资源十分丰富,“三花五罗”、大白鱼、鳜鱼等名贵品种早就闻名于世,全流域鱼类品种达77种,是我国北方淡水鱼的重要产地,盛产鲤鱼、草鱼、鲶鱼等,每年供应的鲤、卿、鳇、哲罗鱼等达四千万公斤以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30

松花江流域介于北纬41°42′~51°38′、东经119°52′~132°31′之间,是黑龙江右岸最大支流。流域面积55.68万k㎡,占黑龙江总流域面积184.3万k㎡的30.2%。松花江东西长920km,南北宽1070km松花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为第二松花江,北源为嫩江。松花江在同江附近注入黑龙江后,与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的广大平原组成有名的三江平原。

松花江流域水能资源较丰富,以嫩江、西流松花江干流、牡丹江较为集中。建有丰满水电站、白山水电站、红石水电站,其中丰满水电站建于松花江上,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是我国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被誉为“中国水电之母”;白山水电站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水电站。

松花江地理位置图:

第2个回答  2016-12-26
中国七大河之一,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松花江在隋代称难河,唐代称那水,辽金两代称鸭子河、混同江,清代称混同江、松花江。松花江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流域面积55.72万平方公里,涵盖东北四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年径流量762亿立方米。
第3个回答  2022-01-11
1.松花江为中国七大河之一,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松花江在隋代称难河,唐代称那水,辽金两代称鸭子河、混同江,清代称混同江、松花江。松花江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流域面积55.72万平方公里,涵盖东北四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年径流量762亿立方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