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天空呈红色的原因(气象气候学)

如题所述

傍晚时,太阳穿过的大气层较厚,大气层对太阳光的虚弱能力较强,使白光中除红光外的光被过滤掉了.使得傍晚的太阳呈红色。

由于空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这些大气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会发光的,但由于它们散射了太阳光,使每一个大气分子都形成了一个散射光源。

太阳光谱中的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来,而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强。

扩展资料:

有时,高层大气散射的蓝光与低层大气散射的红光“重叠”进入人的眼睛,就会看到显示紫色的天空。一般来讲,在日出日落方向上,从地面向天顶,霞的色彩排列是接近地面为红色,渐次变为橙、黄、绿、蓝各种颜色。

如果出火红色或金黄色的晚霞,表明西方已经没有云层,阳光才能透射过来形成晚霞,因此预示天气将要转晴。

我们看到晴朗的天空总是呈蔚蓝色,而地平线上空的光线只剩波长较长的黄、橙、红光了。这些光线经空气分子和水汽等杂质的散射后,那里的天空就带上了绚丽的色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晚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30
当阳光穿过大气层时,波长较短的紫光散射衰减较多,透射后“剩余”的日光中颜色偏于波长较长的红光,因此,我们在太阳高度角很低的日出、日落时,看到的太阳光盘是橙红色的,这种偏于红色的阳光再通过天空中散射粒子散射后仍然是波长较长的光居多,因此,霞光大多偏于红、橙、黄等色彩。而且越接近地平线,霞的色彩越偏于红色。在接近天顶方向,阳光穿过低层大气较少,波长较短的光衰减相对少些,“剩余阳光”中仍有一些蓝绿色光,因而有时能看到蓝绿色霞光。有时,高层大气散射的蓝光与低层大气散射的红光“重叠”进入人的眼睛,就会看到显示紫色的天空。一般来讲,在日出日落方向上,从地面向天顶,霞的色彩排列是接近地面为红色,渐次变为橙、黄、绿、蓝各种颜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6-30
朝霞和晚霞的形成都是由于空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这些大气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会发光的,但由于它们散射了太阳光,使每一个大气分子都形成了一个散射光源。   根据瑞利散射定律,太阳光谱中的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来,而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强。因此,我们看到睛朗的天空总是呈蔚蓝色,而地平线上空的光线只剩波长较长的黄、橙、红光了。这些光线经空气分子和水汽等杂质的散射后,那里的天空就带上了绚丽的色彩。
如果出火红色或金黄色的晚霞,表明西方已经没有云层,阳光才能透射过来形成晚霞,因此预示天气将要转晴。
第3个回答  2017-06-30
傍晚时,太阳穿过的大气层较厚,大气层对太阳光的虚弱能力较强,使白光中除红光外的光被过滤掉了.使得傍晚的太阳呈红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