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说要匡扶汉室的刘备,最后却自己称帝了,这是为什么呢?

如题所述

三国时期我们都知道,最后是魏蜀吴三国平分了天下,那么最开始一心匡扶汉室的刘备,为什么最后却选择了称帝,自己变成了皇帝的?也因为这点的很多人表示刘备其实是违背了他最初的理想的。但也有些人表示刘备称帝是延续了汉室的。那么实际上的情况是什么?为什么刘备做出了匡扶汉室的决定,最后自己却又称帝了。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去了解一下。

我们先来谈一下刘备称帝的背景,在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退位,自己由魏王再进一步变为了皇帝,同时追封自己的父亲曹操为魏武帝。在这种情况下,汉室可以说是已经消亡。这个时候,刘备为了延续汉朝的统治,在群臣的建议下,自己由汉中王更进一步称为皇帝。而究其原因,一直有两种说法的,一种是,刘备本来就有野心想要自立为帝,因为早在他请诸葛亮出山时在”隆中对“所说的设想就是,先入川,天下有变后再北上进军和北方两分天下。可见刘备在早期就有分治天下的梦想。更有甚者表示,刘备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更是凭借自己大汉皇叔的名号,吸引了很多的人才,正式借着匡复汉室才能打下了自己的基业,忠心汉室也只不过是他的一种政治手段。

但是,在小编看来刘备是一个坚定维护汉室统治的人。当时曹丕在北方称帝为了让自己的名声更加的好听,他甚至大费周章,逼迫汉献帝能将皇帝位禅让给自己,最后进一步变为了皇帝。此时的汉朝在实际意义上已经灭亡了,这个时候,刘备要为着他心中的理想去奋斗,也为了天下众多忠于汉室的人,有一个奋斗的目标。此刻,他是汉室传人的身份尤为关键,于是他在成都进位称为皇帝,这是一个有通盘的考虑的。因此刘备做皇帝和他匡扶汉室的理想,并没有冲突,反而是在挽救汉朝,更是能为自己向北伐有一个更合理的正统性。

因此我们看待历史人物应该要全面全方位的看待,不要局限于自己的观点,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应该要通盘考虑之后再下定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10
因为他也是有自己的野心的,再加上他觉得当时的皇帝不作为,没有能力,根本给百姓带不来好的生活,而他的下属也一直推举他,所以他最后就自己称帝了。
第2个回答  2022-05-10
因为刘备这个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他说只是想要匡扶汉室,但实际上就是想让自己成为皇帝。刘备这个人野心是很强大的。
第3个回答  2022-05-10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一直都想自己当皇帝,他之前打着匡扶汉室的主意,就是让更多人来到他的婚假,支持他鼓励他,而且给他出主意,让他的版图逐渐扩大。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