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航天器返回时不从一开始就打开降落伞?

如题所述

航天器返回地球的时候并不是垂直进入大气层,而是以一定的角度再入大气,而且由于高空气体稀薄飞船在重力作用下加速很快,降落伞的绳索难以承担那么大的冲击力反而不安全。

航天器本身是绕地球运行的,飞行角度可以看成是和地球表面平行的,航天器返回地球的时候经过制动减速无力维持绕地运行高度开始降落,但是这个时候飞船依然会一边降落速度一遍绕地运行,边绕边降速,随后飞船与大气层接触,如果直接打开降落伞则会导致飞船再入角变大,虽然高空大气稀薄,降落伞那么大的面积还是会增加减速效果。

降落加速很快会导致飞船加速过快,与大气的摩擦也会产生非常高的温度可能焚毁飞船也不利于安全,降落伞的绳索恐难承受,因此要保持不大于3°的飞行轨迹再入大气层,而高空的大气稀薄也不利于降落伞的打开;在飞船降落接近地表的时候,大气越来越浓厚,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飞船进入黑障区,也就是和地面暂时失去联系的时期,降落伞能不能承受那么高的温度暂且不说,也不利于飞船着陆后的搜寻工作,会增加更多未知的风险。

等到飞船快到达地面的时候,飞船也因为浓密的大气速度降低了一些,产生的热量自然更少一些,这时再打开飞船更利于保障飞船的安全,所以目前所有的载人飞船都是这样的设计,总之现代航天仍采取这样的方式自然是这样的方式最为恰当最为成熟,现代载人航天几乎百分百的成功率,都是赖于已有的现成的经过美苏大量验证的方式。

长征五号B载人飞船降落更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技术,飞船搭载有一个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飞船再入大气层的时候,这个充气的柔性返回舱从飞船头部弹出并覆盖飞船,充当着隔热罩的作用,也能更方便飞船降速,即经济又高效。不过这一技术在回收试验的过程中存在着部分数据异常,可能是设计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需要在后续的实验中逐一改正。

载人航天是荣耀伴随着苦难的,火箭上升阶段和返回阶段是最危险的,所以上升阶段搞了逃逸塔,一旦火箭异常就将整个载人舱弹出带着宇航员逃生,返回的时候这些东西可都没有了,只能靠舱体的特殊涂料抵抗高温,靠降落伞在最后关头减速,重要的是返回程序设计,最终目的是保证宇航员安全无损地回到地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4
因为刚开始的时候,航天器的速度非常快,这时候打开降落伞会坏掉,所以航天器返回时不从一开始就打开降落伞。
第2个回答  2020-12-26
如果立马打开降落伞的话,那么降落伞会因为下降速度太快而导致损坏,所以到时候就无法直接降落回地面了。
第3个回答  2020-12-26
因为那样会加大降落伞的损耗,高空温度过低,空气稀薄,降落伞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