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眼,诗眼,文眼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词眼”一词,首见于元代陆友仁的《词旨》。《词旨》分八部分,其六专论“词眼”。

  “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

  范成大也在诗中写到过“诗眼”:“道眼已空诗眼在,梅花欲动雪花稀。”范

  温的诗话更以“诗眼”为名,题为《潜溪诗眼》.

  找诗眼:能体现一篇之主旨,一句之中心意思的字就可以说是诗眼和词眼。所以找诗眼要与篇意、句意联系起来。

  古人有所谓五言诗以第三字为眼、七言诗以第五字为眼的说法,如“孤灯然(燃)客梦,寒件捣乡愁”(岑参),“危峰入鸟道,深谷写(一说“富”)猿声”(郑世翼),“万里山川分晓梦,四邻歌管送春愁”(许浑),“莺传旧语娇春日,花学严妆妒晓风”(章孝标)。因而主张五言诗要在第三字上着力,七言诗要在第五字上着力。这种说法是不无道理的。五字句与七字句的节奏多作上二下三与上四下三,如“孤灯——然客梦”与“万里山川——分晓梦”。而意义单位又往往与节奏单位相统一,在五言诗的完全句中,常常上二字是主语,第三字是动词所在;在七言诗的完全句中,常常上四字是主语,第五字是动词所在。动词是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的关键字,因而自然成为锻炼字眼的重要对象。

  但若把诗眼定死在五言诗的第三字、七言诗的第五字上,则又未免偏颇。原因在于,诗句的语法结构多种多样,并不都取上述完全句的格式,而诗眼也并不局限于动词一个类别。“身轻一鸟过”、“白玉堂深曾草诏”,便是不受诗眼在第三、五字说法局限的例子。这在词里,句于参差不齐,句法千差万别,当然更无从咬死第几字方得为眼,

  所以“绿肥红瘦”(李清照)既不妨以二、四字为眼,“宠柳娇花”(前人)又不妨以一、三字为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8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确定文章的中心。

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词眼:指全词中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字或句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2-28
词眼、诗眼、文眼指的是这首词、这首诗、或者这篇文章的关键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