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民事纠纷报警了,警察来了录了身份信息会留下案底对生活发展有影响吗?

如题,我有一个朋友昨天晚上因为和合租的室友发生了点矛盾,被对方豪横气着了,一时冲昏了头脑,拿刀恐吓了对方,对方报警了,警察来后,给了张单子写了身份信息,叫我朋友指着刀具拍照了一下后,批评教育了调解后就走了,这样的事情会对我朋友后续发展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吗。

目前处于教育批评阶段,后续没有造成严重事故的话,对于生活的影响不大,也不会留下案底。案底是指某人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档至公安部门保存。
法律分析
民事纠纷可以诉讼解决。通过打官司解决,它指纠纷当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审理,作出判决或裁定,通过当事人对生效裁判的自觉履行或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而解决纠纷。上述四种解决纠纷的途径中,仲裁和诉讼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协商、调解则不具有,因而当事人对协商和调解达成的协议可以反悔。当然,究意采用何种途径去解决一个具体的民事纠纷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民事纠纷只是在派出所留有问询记录或调解记录,不叫案底。留有案底的是属于刑事案件。民事纠纷如果上升到刑事案件就要留案底了。案底一般分为三种,刑事案底是一般案底是说在犯罪后被抓获的证据证明,现在使用省厅指纹比对系统后,全部录入作为以后比对使用。治安处罚案底是一般治安处罚案件是不会的,有时候说是留案底,其实是在他所处罚的案件中,并且上报市公安局的,并不会全国性质的。要区分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区别。行政处罚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开套牌车被罚款、无照驾照机动车拘留15日等,公安机关不可能进行联网,仅仅在当事机关有存档,但是,该存档并没有强制保留时间,理论上公安机关在当事人丧失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诉讼的请求权之后,这些档案都可以不必保留。保留的只供单位自己查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四条 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第三十五条 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4

你好,目前处于教育批评阶段,后续没有造成严重事故的话,对于生活的影响不大,也不会留下案底。

根据《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规定:

案底:是指某人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档至公安部门保存。

第2个回答  2022-04-04
没有什么影响吧,这又不是案底,这只是一个出境记录罢了,但是以后如果你有犯什么事的话,警察一翻就能翻出来这些出警记录,但是要疲劳日常生活正常生活的话,就是没什么关系,没什么影响的。
第3个回答  2021-02-04
留了个档案,一般影响不大。就是以后有个什么可以事情,比如过段时间对方突然被害了之类,警察会优先来查你朋友。
还有,如果行为构成扰乱治安,寻衅滋事,后期会有处罚
第4个回答  2021-02-04
如果只是教育,就不会留案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