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厂长创业为残疾人提供工作,社会对残疾人有哪些偏见?

如题所述

陆鸿,儿时因患疾病而变成了脑瘫,他出生在江苏省的苏州市,读书的时候,同学会恶意模仿他的一举一动,长大后去求职时,用被用人单位侮辱,称其“狗都不如”。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他开始自力更生,他摆过摊、也开过店、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自己开办了一个相册厂,更可贵的是还遇到了一个支持自己的妻子。现在他的厂子里有40多名员工,其中大部分都是残疾人,这些残疾人在外人看来可能会被人瞧不起,但在他看来,他们都是他的宝。残疾人是一类特殊人群,他们的身体是残缺的或者是失去了部分功能与健全人相比,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更多的艰辛,但他们和健全人一样对美好生活拥有同样的向往的权力。但在日常生活中残疾群体很容易遭遇歧视和偏见。他们面临着包括孤独污名化受歧视或者被忽略等诸多社交障碍,很难得到人们平等的对待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甚至他们很难享受到普通人理所应当享受到的教育,就业及其他基本社会服务。

以前经常会听到孩子有一些残疾,就被某一些学校拒收,使这些孩子没有办法得到正常受教育的权利,或者是在学校里会被同学嘲笑,甚至是有一些言语上的污辱,或者是恶意的模仿,这些都让残疾的孩子更加自卑,从而影响到这些孩子的正常社交,但现在会有专门的残疾人学校,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再加上现在的素质教育,对这样的同学看到的更多的是帮助和理解。但在社会上最常见的就是在残疾人就业方面的歧视,因为他们的身体不健全,很多的用人单位就会怀疑他们工作能力,从而不愿意给他们一次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好在现在国家的一些政策都会倾向于帮助这些残疾人,愿有更多的像陆鸿这样的身残志不残的年轻人,也愿社会上有更多人可以去帮助身边的残疾朋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0
我觉得有些地方确实是挺有偏见的,首先他们的就业要求就是不要残疾人,就会导致残疾人很难找工作,也很难维持生活,而且也老认为残疾人是很害怕的存在,所以对他们也有歧视的意思。
第2个回答  2020-12-20
一、觉得他们是弱势群体,不能平等对待。二、在人格上对他们没有足够的尊重,觉得他们不但身体上有缺陷,心理上也会很阴暗。三、认为他们都一蹶不振,喜欢依赖别人。
第3个回答  2020-12-20
有非常多的偏见。觉得他们没有劳动能力,觉得他们在社会上混吃等死。我们平时在遇到残疾人的时候,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第4个回答  2020-12-20
没有偏见。只是有些工作的确是不符合,所以才会有了现在这样的舆论,不过还是希望有能力的老板给残疾人更多的机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