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如题所述

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虽然规定了法院可以单独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但没有规定委托的程序及条件.二00三年二月二一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法二0号)也只是原则性的规定为:“二、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中,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决定进行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的,交由条例所规定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按照《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组织鉴定。”而其他法律也没有对此作出具体规定. 我认为医疗事故鉴定与司法鉴定在诉讼中的性质没有区别,都属于证据之一.无论法院委托进行医疗事故鉴定还是司法鉴定,都是为了查明事实而作为证据使用的.因此,法院如果认为在诉讼中需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就可以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如果发生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的鉴定,就会成为法院进行民事裁定,判决中很重要的依据了。而进一步的,医疗事故的鉴定,主要法律依据如下: 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三、《执业医师法》 四、《护士管理办法》 5、《药品管理法》 二、鉴定机关    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三、专家的选定 主要学科鉴定专家不得少于二分之一,在需要查明死亡原因及明确伤残等级时可以抽取法医。 四、事故鉴定会应注意的问题 一、陈述意见并递交相应证据 二、充分、完整地回答专家的提问 五、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重要性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是确定医疗纠纷赔偿的核心依据,医疗事故鉴定是处理医疗纠纷最重要的环节,绝大部分医疗案件,如果确定为医疗事故或在医疗行为中医疗机构有过错,患者就能够获得赔偿,反之患者就很难获得赔偿。对于医疗机构来说,确定为医疗事故的案件,医疗机构不仅要承担赔偿责任,而且要承担行政责任,对医院及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都有很大的影响,故医患双方都应当高度重视。 六、 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 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后一年。如患者死亡的,为死亡后一年内应当提出鉴定申请;如损害结果在多年后发现,自发现后起算一年,但超过二0年的法院将不保护,鉴定亦没有实质意义。 七、 那些当事人和机构可以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一) 法院委托; 二) 卫生行政部门移交; 三) 患者本人; 四) 死亡患者的近亲属,顺序为:①配偶②子女、父母③兄弟姐妹; 5) 医疗机构 八、 哪些情况下医学会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一) 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 二) 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的; 三) 医疗事故争议已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的; 四) 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司法机关委托的除外); 5) 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 陆) 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九、 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谁预缴付? 一) 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 二) 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 三)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对需要移交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 四) 法院首次委托鉴定的,由医疗机构缴付; 5) 对首次鉴定不服,再次申请鉴定的,由申请再次鉴定人缴付; 陆) 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 十、 患者提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应当提供的资料 一) 提起鉴定当事人的身份证明 二) 病历资料:由患者保管门中国诊病历的,患者应当提供所有门中国诊病历资料;住院患者应当提供就诊及出院证明等资料。 十一、 医疗机构应当提供的资料 一) 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二) 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三) 抢救中国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 四) 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5) 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 十二、 抽取鉴定专家的注意点 一) 涉及死因、伤残等级鉴定的,并应当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法医参加专家鉴定组; 二) 专家鉴定组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申请其回避:    ① 是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② 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的;    ③ 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 十三、一方当事人可以有几人参加鉴定? 不超过三人,律师可以作为中国人参加鉴定。 十四、书面陈述意见的主要内容 提起鉴定的当事人应当向医学会提交书面陈述意见,该意见重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 当事人的身份、联系方式等; 二) 对医疗事件争议的焦点; 三) 争议焦点的事实依据; 四) 阐明医疗机构的过失构成医疗事故或医疗过错,且该医疗过失与损害结果具有因果关系等理由 十五、书面陈述意见的重要性 当事人的书面陈述意见是鉴定专家在鉴定前了解当事人申请鉴定意图的唯一重要书面材料,对鉴定专家的对医疗事件的初步印象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对鉴定结论具有一定的影响,故书面陈述意见是一份非常重要的鉴定文书。 该书面陈述意见书应当包含医疗和法律两方面的内容分析,要求抓住主要问题,做专业阐述,行文应简明而扼要,以期既充分表达当事人的意思,又达到影响专家的效果。 十六、医疗事故鉴定会的程序 鉴定由专家鉴定组组长主持,程序如下: 一) 双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陈述顺序先患方,后医疗机构; 二) 专家鉴定组成员根据需要提问,当事人应当如实回答,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现场医学检查; 三) 双方当事人退场; 四) 专家鉴定组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及答辩等进行讨论; 5) 经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 十七、参加鉴定会的重要技巧 一) 当事人要保持低姿态,充分展示弱者的地位,以获得鉴定专家的同情; 二) 陈述应当针对重点展开,对陈述的内容应当有成分的病历记载和医学权威专著作为依据; 三) 针对专家的提问,回答应当恰当而专业,尤其应当实事求是,对不知道的问题不要强词夺理,以充分尊重专家为最重要的原则。 十八、鉴定结论在中国时间内作出? 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双方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四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十九、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内容 一) 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 二) 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医学会的调查材料; 三) 对鉴定过程的说明; 四) 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5) 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陆) 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漆) 医疗事故等级; 吧) 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经鉴定为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应当包括上款(四)至(八)项内容;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应当在鉴定结论中说明理由。 二十、医疗事故的责任分类 一) 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二) 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三) 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四) 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二十一、再次鉴定的提起 一) 提起人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当事人; 二) 时效: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一5日内提出; 三) 费用缴付方:一般为提起再次鉴定的当事人支付。 二十二、再次鉴定的提起 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一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二十三、 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审查 一、鉴定书依据的病史资料是否真实、合法。 二、鉴定程序是否违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三、鉴定结论是否与本案客观病史(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物说明书》、《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病史书写规则》、医学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相抵触。 二十四、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终止 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在专家鉴定组作出鉴定结论前,双方当事人或者一方当事人提出停止鉴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终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29
鉴定程序规定如果当事人拒绝配合,无法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终止本次鉴定,由医学会告知移交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或共同委托鉴定的双方当事人,说明不能鉴定的原因。

我国医疗事故鉴定程序中,规定医疗事故纠纷双方当事人有配合鉴定的义务。该义务不仅仅体现在鉴定会议前,提交材料、缴纳鉴定费的方面。这种配合的义务同样体现在,鉴定会现场的过程中。

比如,鉴定组要求患者及其家属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作新做的“CT、B超、X光片子”等等,如果这些材料对于专家判定损伤后果,认定医疗过错行为是十分关键的,患者及其家属如果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的,困难导致无法鉴定的后果。在不如,在鉴定会上往往要求患者直接到场经行检查,如果不能到场导致鉴定专家无法直接看到患者的情况的,无法做出判断的,也可能导致无法鉴定的后果。

另外,如果医学会对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认为参加鉴定的人员资格和专业类别或者鉴定程序不符合规定,需要重新鉴定的,应当重新组织鉴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