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会托梦吗?

如题所述

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人死后是不会也不能托梦的。人死亡就是大脑停止活动,仅此而已。

但为什么世界上会有那么多托梦案例呢?这个我们主要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梦只是做梦者的心理活动。如何理解托梦现象呢?在各个国家的文化语境里,梦都有象征某种不太现实的愿望。当一个人高谈阔论他的理想时,周围的人往往会打断:“你别做梦了”。祝福别人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用“梦想成真”的成语。梦的这种象征意义绝不是空穴来风,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做的梦正是某种不太现实的愿望得到虚幻的满足。梦的这一个特征在儿童的梦里更是特别显著,很多小孩白天在游乐场意犹未尽,第二天醒来时他就会告诉你在梦里他玩了更长的时间。

用梦的这种特征来解释亲属托梦现象并不困难。我们常常无法一下子接受亲人已死,而且永远不会复活的残酷现实。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复活,而在梦中亲人却“真”的可以复活,甚至还可以说话。
但这种解释并不能说明所有的托梦现象。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梦都表达了某个具体愿望的实现。而且就亲属托梦而言,梦中每个死者的表情,衣着,特别是他们所说的话,可谓千差万别,根本不能用希望亲人复活的简单愿望来解释全部。

其实我们对死去的亲人的态度往往是很复杂的,远不止单纯地表达哀思,希望他们复活过来。表达哀思,希望亲人复活更像是一种社会文化习惯,或者一个族群的自觉意识,比如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极为强调对父母,特别是对衰老,临终的父母要全力尽孝,父母死后要“慎终追远”。对于个人的心理而言,这种表达对亲人的哀思的文化习惯多多少少都有点强加的意味,把对死去的亲人的其他态度抑成潜意识,因为这些态度是为社会文化习惯所不容的。

而梦的最大的一个机制就是在睡眠时,这种压抑潜意识的倾向大为减弱,从而导致各种可怕的潜意识复活为人的(显)意识活动。死去的亲人托梦时,他的表情,容貌,衣着,特别他说的各种话,其实都有象征意义,象征着我们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活动。梦越可怕,说明我们内心的潜意识越为社会文化习惯所不容,被压抑得越深!真正可怕的不是梦,而是我们的内心的潜意识,但其实更为可怕的是世俗的社会文化习惯所造就的文化禁忌,而这一点往往很少有人会注意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29
这个有争议,以前的科学证明是人死后意识消失。肉体消亡。但是随着科学发展一部科学家发现人死后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第2个回答  2019-11-14
这个现在只能算一个未解之迷。但听我同学说他奶奶死后真德托梦给他过,也说不明白是太想念梦到德还是真德托梦。我们不毕要害怕什么
第3个回答  2017-05-29
不会
第4个回答  2017-05-2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