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黄滔原文翻译

如题所述

塞下黄滔原文翻译如下:

原文:

匹马萧萧去不前,平芜千里见穷边。关山色死秋深日,鼓角声沉霜重天。

荒骨或衔残铁露,惊风时掠暮沙旋。陇头冤气无归处,化作阴云飞杳然。

翻译:

一匹马哀鸣着不往前走,平原荒芜的边地有千里之广阔。满眼望去关山晚秋之时色彩萧条,耳边听到的是战鼓声声,见到的是霜降天空。在这里时常可以见到白骨横陈,残铁秋露,刮起的大风卷着沙子看起来有飞沙走石之势。

拓展资料:

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其著作《黄御史集》被收集于清代《四库全书》和《丛书集成》。

首联写马鸣不前,既状坐骑惊恐未定,复见人的震骇迟疑,为写边地的空旷辽阔蓄势,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颔联分别从视、听两个角度写边地的死气沉沉,死气沉沉固然是深秋时节使然,但也让人联想到这是连年的兵火动乱所致。

颈联白骨横陈,残铁秋露,生动的细节揭示岀战争的残酷,流露岀诗人的哀悯情怀。尾联想象奇特,诗人想象历代抛骨边地的征戍者魂魄不散、冤气无归,最后都郁结为边地久聚不散的阴云,使景物描写染上了浓郁的悲凉情调。

总之本诗以景行文,景中含情,多处化用前人诗文意境而不露拼凑痕迹,刻画形象,渲染有力,寓意深广。

在《塞下》这首诗中,黄滔用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边塞士兵所处的环境和他们的内心世界。诗中的“匹马萧萧去不前”,形象地表现了士兵们离别家乡、孤身奋战的凄凉景象;“平芜千里见穷边”,则描绘了边塞荒芜、人烟稀少的景象;“关山色死秋深日,鼓角声沉霜重天”,则进一步表现了边塞的荒凉和战争的残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