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的元素有哪些?怎么运用?

如题所述

每一次翻开一本版面,色彩跳跃,设计精美流畅的杂志,你都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即使你对文字内容并不感兴趣,一些精致的广告也能吸引你,这就是平面设计的魅力所在。可能有不少的新手平面设计师朋友们在对于平面设计的元素还不清楚,甚至乎还不知道!到底,平面设计的元素有哪些?我们又该怎么运用到平面设计作品里面去呢?

软件入门,设计进门,就上~

平面设计的元素:

1、概念元素,所谓的概念元素,是那些不实际、不可见的东西,但是人们的意识又能感觉到。举例来说,我们看到尖角的图形,感觉上面有点,物体的轮廓上有边缘线。概念元素包括:点、线、面。

2、视觉元素:概念元素不体现在实际设计中,没有意义。概念元素通常体现在视觉元素上,包括图形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3、关系元素:视觉元素如何在画面中组织、排列,取决于关系元素。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4、实用元素:指设计所表达的含义、内容、目的和功能。

平面设计元素的运用:

(1)点、线、面的构成。

图像是物体的外在特征,是可见的。图像包括视觉元素的各个部分,所有的概念元素,如点、线、面,在看到图像时也有自己的图像。

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形状:在平面设计中,由一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组成,每个组成单位都成为基本形状,基本形状是最小的单位。如果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排列组合,可以得到最好的构成效果。

1、组形:在组成中,由于基本的组合,形与形之间存在组合关系,主要包括:

2、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

3、接触:形与形之间的边缘正好相切。

4、复叠:形与形之间存在复叠关系,从而产生上下左右的空间关系。

5、透叠:形与形之间的透明度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

6、组合:形状和形状相互结合,成为一种较大的新形状。

7、减少:形状和形状相互覆盖,覆盖的地方被切断。

8、差叠:形状和形状相互重叠,重叠的地方产生新的形状。

9、重合:形状和形状相互重叠,变成一体。

(2)渐变。

渐变是我经常听到的一种效果。在自然界中,我们可以亲身体验到,在行驶的道路上,我们会感受到树木由近到远,由大到小的渐变。

渐变类型:

1、形状渐变:一个基本形状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状,基本形状可以从完整渐变到不完整,也可以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渐变到具体。

2、方向渐变:基本形状可以在平面上有方向渐变。

3、位置渐变:基本形作位置渐变变时,需要使用骨架,因为当基本形作位置渐变时,超出骨架的部分会被切断。

4、大小渐变:基本形状由大到小渐变排列,会产生远近深度和空间感。

5、色彩渐变:在色彩中,色相、明度、纯度都能产生渐变效果,并能产生层次感。

6、骨格渐变:指骨格有规律的变化,使基本形状、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划分骨格的线可以是水平、垂直、斜线、折线、曲线等总骨格的渐变。细心排列渐变骨格,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有时还会产生错视和运动感。

(3)重复。

重复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个设计中,同一个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重复是设计中常用的手法,以增强印象,营造规律的节奏感,统一画面。所谓相同,主要是指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相同。重复性基本形:用于重复的形状称为基本形,每个基本形状为一个单位,然后采用重复的方法进行设计,基本形状不宜复杂,以简单为主。

重复类型:

1、基本形的重复:在构成设计中使用相同基本形构成的图片称为基本形的重复,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举例来说:高筑上的窗户。

2、骨格重复:如果骨格各单位的形状和面积完全相等,那就是重复的骨格,重复的骨格是规则的骨格之一,也是最简单的。

3、形状重复:形状是最常用的重复元素,在整个构成中重复的形状可以在大小和颜色上发生变化。

4、大小重复:形状相似或相同,大小重复。

5、颜色重复:在相同颜色条件下,形状和大小可以改变。

6、肌理重复:在相同的肌理条件下,可以改变大小和颜色。

7、方向重复:形状在构成上明显一致。

(4)近似。

近似性是指在形状、大小、颜色、纹理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在统一中表现出生动变化的效果。相似度可大可小,如果相似度大,就会产生重复感。近似度小会破坏统一。类似分类:

1、形状相似性:如果两个形象属于同一个族类,它们的形状相似,就像人类的形象一样。

2、骨格近似:骨格可以不重复而近似,即骨格单位的形状、大小有一定的变化,是相似的。

注意:近似和渐变的区别在于,渐变的变化非常规律,基本形状排列非常严谨,而近似的变化不规律,基本和其他视觉元素变化很大,活泼。

(5)骨格。

骨格网决定了构图中基本形式的关系。有时候,骨格也成为形象的一部分,骨格的不同变化会改变整体构图。

骨格分为:

1、规律性骨格:规律性骨格有精确严谨的骨格线,有规律的数字关系,基本形状按骨格排列,秩序感强。骨格主要有重复、渐变、发射等。

2、非规律性骨格:非规律性骨格一般没有严格的骨格线,构成方式比较自由。

3、功能性骨格:功能性骨格是将基本形状分成各自单位的界限,给形象一个准确的空间。基本形状可以在骨格单位自由改变位置、方向、正负,甚至越过骨格线。

4、非作用性骨格:非作用性骨格是概念性的,有助于基本形状的排列组织,但不会影响其形状,也不会将空间分割成相对独立的骨格单位。

5、重复性骨格:指骨格线分割的空间单位在形状和大小上完全相同,是最规则的骨格,基本形状根据骨格连续性排列。

平面设计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将不同的基本图形组合成图案。主要在二度空间内,用轮廓线划分图片与地面的界限,描绘图像。而且平面设计所表现出的立体空间感,并非真正的三度空间,而只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所形成的幻觉空间。

(6)发射。

发射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太阳的光是发射的。发射方向有规律,发射中心是最重要的视觉焦点。所有图像都集中在中心或从中心散开,有时会引起光学动态,产生爆炸感,视觉效果强。

发射分类:

1、中心点的发射:此中心向外或由外向内集中发射。

2、螺旋发射:螺旋的基本形式是通过旋转的排列进行的,旋转的基本形式逐渐扩大形成螺旋发射。

3、同心式发射:同心式发射是以中心为中心,层层环绕,如箭靶图形。

(7)特异性。

特别是在有序关系中,构成要素有意违反顺序,使少数个别要素显得突出,打破规律。

1、形状特异性:在许多重复或近似的基本形状中,出现一小部分特异性形状,形成差异对比,成为画面的视觉焦点。

2、大小特异:在相同基本形状的构成中,只对大小做一些特异对比,但要注意基本形状的大小特异要适中,不要对比过于悬殊或相似。

3、色彩特异性:在同同的色彩构成中,加入一些对比成分,以打破单调。

4、方向特异:大部分基本形式都是有序排列的,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少数基本形式在方向上是有变化的,以形成特效。

5、纹理特异:在相同的纹理纹理中,会引起不同的纹理变化。

以上就是关于平面设计元素的详细解析了,大家看完之后是否对于平面设计元素有一定的认识了呢?其实学习平面设计就是如此,只有不断地学习充实更多的知识才能够设计出优质的作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