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 985 、 211 高校硕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如题所述

作为一个在读本科生,其实我对于这个现象还是比较能理解的,下985、211高校硕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原因还是有很多方面的。

1.就业压力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大城市的中高阶层的工作人员除了讲究学历之外,还要求工作经验,而在学历方面,虽然985、211的高校硕博生的身份比起普通的硕博生条件好,但大城市还有很多海归人员和他们竞争,相比之下,这些人就更倾向于去小县城发展,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宁愿做鸡头也不当凤尾”而且小县城的进步空间也更大,并且很多小县城为了吸引人才,在薪资和待遇方面一点儿也不比大城市差,更何况小县城的消费水平也比大城市低。现在的就业压力真的很大,就像现在网上沸沸扬扬的“清华博士博士报考长沙协警”一样,虽然最后查出来这个新闻是假的,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今社会就业面临的困境,所以说985、211的高校硕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一点儿都不奇怪。

2.工作压力

在大城市工作,虽然生活条件更好,但同时也意味着承受的工作压力也会更大,每天不仅要朝九晚五,说不定还没有双休,加班就像家常便饭一样。而985、211高校硕博生本来在读书期间就承受了很多的压力,很多人甚至身体都熬垮了。所以,出于身体考虑选择去了小县城,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躺平”,毕竟他们的学历这么高,到了小县城肯定会得到重用的。

3.生活态度

现在的大城市早就进入了“快节奏”时代,人们每天都在为了生活忙碌,没时间自己做饭,没时间享受生活,甚至有些人还要一个人孤独的待在大城市里,生病了没人照顾,过生日也没有朋友在身边。在这个利益熏心的社会的,很多大城市已经少了人情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剩下了利益。但是小县城就比较好,因为小县城还属于发展阶段,小县城里的人也比较淳朴,所以不少人都会选择去小县城发展。这样每天工作完之后还有时间自己做饭,享受一个人的小生活,就算是自己一个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小县城也不害怕,因为你的邻居永远比你想象的热情。再加上现在抖音等短视频软件的盛行,很多人都通过短视频看到了小县城生活的轻松愉悦,所以就更向往小县城生活了。

4.小结

这个时代给了年轻人很多发展的机会,但也剥夺了年轻人的很多快乐,想想我们父母一代的人,还在每天羡慕我们的生活比他们年轻时好了很多,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生活有多难。所以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去小县城不代表自甘堕落,去大城市也不一定就会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25

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我认为这是大势所趋是顺应时代潮流、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以下是我对该现象的一些片面理解:


    大城市人才饱和

当大城市人才饱和,行业无效“内卷”成为普遍现象时,即使是985、211高校的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上可能依旧无法满足个人追求。当大城市没有符合高校毕业生发展需求的高质量的工作机会时,回到小县城也许就成了满足毕业生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

大城市就业现状

毫不夸张地说,相比起高校毕业生遍地走的大城市,在小县城,985、211高校毕业生可能就是人才市场中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他们可以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更高的薪资待遇以及更好的福利保障等。虽说在大城市中可能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但在小城市中平平稳稳地就业,也是一种不错的职业选择。

    小县城的舒适性

试想你现在身处一个你熟悉的小县城,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都是你朝夕相处、可以进行密切交流的。每天早晨你在热闹的早市中花几块钱吃一顿丰盛营养的早餐,通勤只需要步行十几分钟,同事们都是你的朋友,下午五点准时下班,下了班就和朋友们在县城里好吃的小店里吃美味的饭菜,聊天八卦,愉快玩耍,就算喝得酩酊大醉也不用担心,总会有人把你安全送回家。更别说小县城的房租、物价,和大城市相比有可能是成倍地降低,这些钱你都可以省下来充实人生、丰富自我

人间烟火气

    现代人的追求

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现代社会里,大城市的霓虹已经不再那样吸引年轻一代人了,反而是陶渊明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更为人向往。这一代人年轻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贡献,让小县城焕发生机,蓬勃发展

田园生活

第2个回答  2022-05-26

▶️对于这个话题,追溯源头,就是搞清楚为什么985 、 211 高校硕博生会选择去小县城呢?

个人观点来说,选择去县城工作的理由,无非主要是以下这三点:

🔸一、工资和福利

     在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的带动下,县城的发展也在逐渐加快,基础建设跟上来了,也开始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中办、国办也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了县城在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地位。多重宏观因素影响下,县城愿意也有能力出高价引进人才,几十万的启动金和安家费都是真金白银的给。而且相同的学历在县城的地位远比大城市要高。当然也不排除这是为了缓解今年严峻的就业压力而采取的手段,将大城市的溢出劳动力引入县城。

🔸二、自身专业

      如果是名校的计算机、金融、贸易、法律、通讯等等热门专业的硕博毕业生,在大城市都是抢着要的,工资也不会低,能学到东西,能看到美好的未来在招手,他们自然不会选择小县城。但他们中有些人,虽然是985/211的硕博生,但本身学的是冷门专业,不好找工作,但若凭着自己的高校学历,换取一份高薪铁饭碗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三、自身性格

      同时,自身性格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有些人虽然是名校+热门专业+硕博光环,但已经厌倦了科研,不想过那么高强高压快节奏的生活,不想承担那么高的房贷。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没有心里的宁静和健康更重要。他们向往的是“如果有一天我能够拥有一个大果园,我愿放下所有追求做个农夫去种田,每一个早晨我耕耘在绿野田园,每一个黄昏我守望在乡间的麦田”。去小县城的话地位高、收入在当地属于顶尖水平,生活成本低,自然是美滋滋,幸福感会非常高。

总结▶️

      总的来看,大城市的繁华、便利,和小城市的安稳、宜居,是个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如果因为自身专业、自身性格的因素,选择了县城倒也无可厚非。但冲着县城工资和福利去的,还是要想好,虽然一开始能得到几十万启动金、安家费,但是这几十万却买断了将来几十年的发展,很多地方几十万不是一次性发,一旦毁约、甚至还要赔偿。因此,做出选择前一定要思考清楚,不能盲目,不能过于随心。

激励▶️

      不过,上面这些谈的都是选择,有了名校背书,有了高学历确实能带来更多的选择权。没有这些只能挑人家挑剩下的岗位。所以我们拼命读书是为了什么?还是为了以后有选择的权力,而不是被迫谋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5-30

首先,在社会角度,我是支持这种现象的,他可以为小县城输送人才,带动小县城的发展;

在个人层面:

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理想志向也是不同的,就我而言,我也愿意回到小县城发展。

因为我作为一名一所双一流的医学类院校的本硕连读医学生,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前景,我认为读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了,但是有一些人可能会选择硕士毕业后回到家乡或者小县城发展,我认为这纯粹是工作压力和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所导致的。

在工作压力方面:

首先,大城市工作的竞争压力肯定是比小县城大许多的,大家都是精英人才,大家只能比拼自己的能力;其次,大城市的工作量以及压力肯定是比一些小县城大许多的,他们可能会每天都在重复996工作制;另外,他们不仅要忙于工作,更要兼顾家庭,并且大城市的房价相较于小县城来说,还是非常的高的,他们不仅面对工作压力,更要面对车贷房贷等等压力,然而在小县城就截然相反了,他们的生活压力相较于大城市是小了许多,并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有许多补贴政策,他们可能在小县城能够找到自己理想的生活。

在生活方面

有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去建设家乡,他们不仅仅怀揣着这个理想,也是想和父母离得近一点,更好地孝敬父母,照顾父母,他们也会减小许多的生活方面压力,例如,现在许多小城市都对硕士博士生提供补贴政策,在他们买房买车的时候进行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另外,有些小县城并非发展的不好,它们也具有很大的潜力,也为这些硕博生提供了无限可能。

总结: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如今就业形势严峻,房价上涨的形势下,在小县城发展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与美事,我个人是支持这种现象的。

第4个回答  2022-05-25
中国从股票到房产,金融、互联网等平台等重大变革变化历程,至今百年未见新冠疫情演化,因而让社会群体意识形态免疫调节,将是进步加深发生发挥。
进入汇合新发展阶段我国关键时刻关健点政策:加大支持平台经济、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因而越来越多的 985、211 高校硕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此举具有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紧密结合起来特色。
当然大城市化的高房价压力山大及基础性重大建设后期化调控出现等主要因素特点,也影响了越来越多的 985、211 高校硕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原因的。
钱多空间大,县城招人很“硬核”
  近日,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的《2022年遂昌县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引进优秀毕业生入围体检人员公告》公示名单引发热议。名单显示,24个工作岗位的入围人员几乎全部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硕博士的比例更是高达95.8%。
  类似的还有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发布的《阜宁县2022年面向全国部分高校和境外世界名校引进优秀毕业生拟聘用人员公示(第一批)》,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一流高校的一百余名毕业生出现在了这份名单上。
  用“扎堆”来形容名校硕博毕业生到小县城就业可能还稍显夸张,但似乎确已成为一种趋势。
  以遂昌县为例,人才引进政策可以说颇为诱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可享受75万元政策奖励,全日制本科生可享受45万元政策奖励。另外考虑到未来的发展空间,引进人员聘用后即与招引单位签约,列入事业编制管理;1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且表现优秀的,还将根据工作需要“按中层干部选任程序聘用为单位中层正职或中层副职职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