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的触角是什么形状?

如题所述

蝗虫的触角为丝状,分节,呈淡黄色,是感觉器官,有触觉和嗅觉作用。一般一只蝗虫只有一对触角。

蝗虫的形态特征:

雄成虫体长三十五点五至四十一点五毫米,雌成虫三十九点五至五十一点二毫米。体通常为绿色或黄褐色。蝗虫具有一对复眼和三只单眼。

蝗虫的复眼位于头部上部,左右两侧各一只,较大,是由很多小眼组成,是主要的视觉器官。蝗虫的单眼位于复眼和触角中间各一只,还有一只位于头部前方中央偏上,与另两只单眼呈倒等腰三角形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成年蝗虫为植食性,而且成虫期补充营养强烈,约占一生总食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蝗虫以咀嚼式口器咬食植物叶片和花蕾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将大面积植物的叶片和花蕾食光,造成农林牧业重大经济损失。

有些种类为寡食性害虫,仅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有些种类为多食性。当季节干旱时,它们更贪食,取食的大量食物未经充分消化即排泄出体外,以便从中获得大量水分,供给生理代谢需要,从而增加了对作物的危害程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蝗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9
丝状:也叫线状。触角细长,除基部第1~2节较粗外,其余各节的大小和形状相似,向端部渐细。
拓展链接
触角小百科
昆虫除少数种类外,头部都有1对触角。一般着生在额的两侧,基部包被于膜质的触角窝内。
(1)触角的构造。
触角由许多环节组成。基部1节叫柄节,第2节叫梗节,这两节内都有肌肉着生,以后各节内部均无肌肉,统称为鞭节。鞭节的节数和形状在各类昆虫中变化很大,在同一种昆虫的不同性别中也常有差异。一般来说,雄蚊和雄蛾触角节数分别较雌蚊和雌蛾多且发达;而雌蜂和雌蝶的触角节数分别较雄蜂和雄蝶的多且发达。
(2)触角的类型。
由于昆虫的种类和性别不同,触角的形状变化多样。大体上可归为如下几种类型:
刚毛状:触角短,柄节与梗节较粗大,其余各节细似刚毛。如蝉、蜻蜓等的触角。
丝状:也叫线状。触角细长,除基部第1~2节较粗外,其余各节的大小和形状相似,向端部渐细。如蝗虫的触角。
念珠状:鞭节各亚节大小一致,近似圆球形,像一串念珠。如白蚁的触角。
锯齿状:鞭节各亚节的端部向一边突出如锯齿。如芫菁和叩头虫雄虫的触角。
栉齿状:鞭节各亚节向一边突出很长,形如梳子。如雄性绿豆象的触角。
双栉状:也叫羽状。鞭节各亚节向两侧突出很长,似鸟的羽毛。如雄蚕蛾的触角。
膝状:又叫肘状。柄节较长,梗节短小,鞭节由大小相似的亚节组成,在柄节和梗节之间呈膝状弯曲。如蜜蜂的触角。
具芒状:触角短,鞭节不分亚节,较柄节和梗节粗大,其上有1刚毛状或芒状构造,称触角芒。如蝇类的触角。
环毛状:除基部两节外,大部分触角具有1圈细毛,越近基部的毛越长,渐向端部递减。如雄蚊的触角。
棍棒状:又叫球杆状。触角细长如杆,端部数节渐膨大。如蝶类的触角。
锤状:类似棍棒状,但鞭节端部数节突然膨大似锤。如瓢虫的261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触角。
鳃叶状:鞭节端部数节扩展成片状,可以开合,状似鱼鳃。如金龟子的触角。
(3)触角的功能。
触角鞭节上着生有各种感觉器,在昆虫觅食、聚集、求偶和寻找适当产卵场所时起到嗅觉、触觉和听觉等作用。因此,触角是昆虫接收信息的主要器官。例如,雄蛾的触角司嗅觉作用,用来接收远处雌蛾分泌的性信息素,并飞向雌蛾进行交配。此外,昆虫的触角还可以具有其他功能。如仰泳蝽在仰泳时用触角平衡身体,水龟虫用触角帮助呼吸,雄性弹尾目、蚤目昆虫和雄性芜菁在交配时用触角抱握雌体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