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被录取了,但不想去读,能去复读吗

如题所述

是可以的。

通过有关专家对复读现象的研究认为,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复读。因为复读后个人成绩提高的幅度差别很大。一般情况下,提高潜力最大的学生高考分数应该在400分以上的考生,这些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能够看到考上大学的希望,只是需要有好的老师在复读补习时点拨,这类学生经过补习一般能提高200分左右。

而以几分之差没能考上名牌大学的高分考生一般考分上涨空间较小,特别是已经上了重点线的考生选择复读是得不偿失的。此外,原本基础太差,由家长督促复读的学生,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积极性不高,很有可能越补越差,分数不升反降。最后还有一类考生是三校生,即职高生、中专生、技校生,他们水平参差不齐,虽然基础较差但大多非常用功,他们提高幅度在复读生中处于中等水平。

因此专家建议,复读与否关键在于学生本人是否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家长不应强迫考生复读。此外,分数太低的考生参加复读也没有太大意义。300多分的学生,参加成人高考或者自学考试或许更好,同样也能接受高等教育。三校考生复读参加普通高考的效果一般不显著,少数能够得上本科录取分数线。所以三校复读生复读目标不如锁定高职专业,这样效果更好,将来也有升入本科学习的机会.

眼下,只要在各所中学门前一站,就会看到两个人气极旺的焦点,像磁石般把家长们吸引在周围。一个是高中咨询处,另外一个就是高考复读班。随着本科一批B院校提档分数线确定,一些未达到所报院校提档分数的考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复读班。“高四生涯并非适合每个人”,带过多届高中毕业班的资深教师这样提醒学生。

扩展资料

在“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下,选择复读的考生不外乎这样几种:有的是带着“名校情结”之类的信念,有的是为了考到更好的学校以待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找工作,有的是因为考本科或考二本或考重点大学差几分,还有的是因为志愿没有报好的缘故。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选择复读,对这个问题的分析,需要用到我们高中数学里面的分类讨论的思想和方法。

有少部分高考考生是带有“名校情结”,出于对名校学习生活的向往,将考上名校作为自己人生的目标,并以此作为信念,执着地追求者,对于这种精神,是值得鼓励的,也是值得学习的,在此过程中锤炼出锲而不舍的精神意志对以后的人生成长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俞敏洪,考北大研究生,先后考了三次,在备考过程中,将牛津词典全部背下,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了却了他的心愿,经历三次考研最后成功的经历,给他之后的人生带来了遇到挫折越挫越勇的品格,对于他今后的创业经历来说是一座宝贵的“精神富矿”。对于带有类似信念而选择复读的考生,是应该点一个赞的。

但是,恐怕对于更多的考生来说,上大学是为了毕业之后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对于就业,重点大学比起普通高校来更有优势,普通大学比起三类本科来更有优势,这只是一个整体的情况。真正到了就业市场,用人单位更多的是看应聘者所展现出来的个人能力,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因为应聘者的学校口碑不好而将前来应聘的人定义为“低能儿”、“劣等生”。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高考考了三次,最后也只是考取了杭州师专,一所大专院校,可是,高考的晦涩经历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之后创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对于这类没有“名校情结”的广大考生来说,复读一年,所付出巨大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是不划算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