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制两年研究生和三年有什么差别

如题所述

国家为了适应当前的硕士教育发展,推出了两年制研究生,欧美等国家的硕士教育普遍是一年制或两年制,而中国以往的三年制时间太长了,所以现在多所985大学开始推广两年制研究生,一般是文史,经管类的专业实行两年制,目前有北大 人大 南大 中山 武大 上财等学校有两年制的研究生。差别不是很大,因为现在推出两年制的都是名牌大学,普通大学还是连年半或三年制。

1、研究生(Postgraduate)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学历,以研究生为最高学历,研究生毕业后,也可称研究生,含义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本科毕业后可以通过考核继续读硕士研究生,而硕士研究生可以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获取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可获取博士学位。

2、在中国大陆地区,普通民众习惯将硕士生称为"研究生",将博士生称为"博士生"。在日本,研究生指的则代表练习生、实习生、候补生、旁听生、预科生、非正规生等意。2014年8月4日,教育部就研究生推免工作发出通知,从今年起研究生推免名额不再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不再设置留校限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1
现实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某人完成一件事需要两天时间,你给他两天时间,两天后他会完成;你给他三天,三天后他才完成。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说明压力与动力,被动与主动性的问题。本科阶段有些人三年或两年就可以完成学业,硕士阶段许多优秀的学生在两年内也都可以完成课程的学习,而能够从正规渠道考上研究生的必定是学习中的佼佼者。像这样又何必要求他们再在学校多待一年,浪费青春呢?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在研究生的学制改革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部分人会说两年制的学生质量不高。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这是客观的评价吗?正如上所述,两年之内已可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与读三年相比“含金量”哪里不足了?所谓的质量不高不外乎就是说缺少工作经验,这样的话就算在学校再待上几年,质量不还是半斤八两?况且,对于该问题,世人往往是先入为主,所下结论往往带有偏见,认为两年就是不如三年,事实上这种看法就像认为21岁的人一定比20岁的人高一样过于主观了。
学制的缩短也符合大多数学生的主观愿望。自幼儿园学生到研究生,一个人经历了十多将近二十年的学习生涯,父母为此付出了多少代价,许多人都想尽快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学制的缩短正符合他们的愿望,因此又何必多加一年来束缚他们呢?
也许有些解释是说多一年是为了让学生多点实践经验,但仔细想一下,在学校多待一年除了多交一年的学费外,有多少实践经验可言?难道在简历上可以因此而写上多一年的“工作”经验?实践经验是什么?就是真正的工作经历。一棵树苗在大自然中成长一年的收获将远远大于在温室中再种上一年。
综上可知,总体来说研究生两年制更优于三年制,更能体现学生的愿望。
第2个回答  2012-04-14
你是想问学术和专硕吧,大部分学术三年,专硕两年,不过也不全是,具体学校具体分析,你这个问题本身的提法就不稳妥,给你看一个它俩的区别。看完下面这几条,你就明白了。望采纳

普通硕士和专业硕士在以下八方面有不同:
一、培养方向不同
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而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二、招生条件不同
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而普通硕士则不需要。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
三、招生考试不同
对学生来说,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 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而这两大国家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四、入学难度不同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统考)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据统计, 2005 年研究生考试考生人数为117 万,招生人数只有32 万,录取比例为3.7:1。北大、清华、复旦等名牌大学,以及微电子、信息科学、生物医药、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等热门专业,由于报考者众多,录取率更低。据了解,一些名校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为70:1。而一些二流学校的冷门专业却年年招不满。因此,入学难度取决于考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 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自行选择。这两大国家级别考试的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不同专业的入学难度各不相同,热门专业相对难一些。例如,2004 年上海复旦、交大、财大三所高校MBA 的录取比例在6:1 左右;2004 年全国法律硕士录取率则不到10% 。此外,“联考”和“统考”的难度也不一样,由于“统考”考生远多于“联考”考生,考试竞争激烈程度自然也大。不过,“联考”的考试虽容易,但录取时更看重申请者的工作背景和经验。
五、学习方式不同
普通硕士: 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 年。
专业硕士:半脱产,学制2-3 年。
六、学习费用不同
普通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 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例如,MBA 的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而工程硕士的学费一般为3-4 万元。专业硕士学位一般不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七、文凭颁发不同
与普通硕士不同,大多数专业硕士只授予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但也有例外,例如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建筑学硕士等,就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大体来看,“统考”生拿“双证”,“联考”生拿“单证”。
八、认可度不同
普通硕士:由于是全日制正规大学硕士毕业,拥有学历、学位双证,因此社会对这样的毕业生的认可度非常高。但企业在招聘时也会考虑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弱点:光有理论,经验不足。特别对于硕士专业与本科专业方向完全不同,又从无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企业会有所顾忌。建议这类毕业生通过实习、兼职或考职业证书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专业硕士:参加1 月份统考的MBA 能拿双证,而工程硕士目前只能拿学位证,因此对专业硕士的市场认可程度略有差异。当然,随着近几年专业硕士种类不断增多,报考人数连年上升,因此人气带动了市场效应,其认可度和求职地位也逐渐上升,很多企业不再苛求学历证书,而是更关注专业学位证书本身的含金量。
第3个回答  2019-12-08
看你学的是什么专业,如果是金融啊会计之类的,两年比较好。出去实习,学到的东西比较多,也比较好找工作,如果是工科类的专业。三年比较好。工科做东西是需要时间的,两年毕业太仓促了,第一年上课。第二年就找工作,工科找工作看的是项目,简历上项目特别吃亏,如果你本科读的专业和研究生读的专业相关性非常高,导师也挺熟,实验室环境也非常了解。那么工科两年也可以考虑。
上面是自己大致的想法经历,对于有的目的性特别强的同学,比如就想拿个学历,读两年的。或者有的同学想多点校园生活的,对未来多想想的,读三年。
第4个回答  2020-03-1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