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如题所述

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化肥农药污染

农民为使土壤肥沃,大量使用化肥,而施用的化肥中,只有三分之一被农作物吸收,三分之一进入大气,剩余的三分之一则留在土壤中。在生产中为降低成本,使用价格低廉、高毒、高残留农药,据农业植保部门调查,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

二、大量畜禽粪便对水体的污染

近年来,在畜牧业规模养殖迅速崛起的同时,牲畜粪便造成的农业污染也呈现出加重的趋势。许多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缺乏处理能力,将粪便倒入河流或随意堆放。这些粪便进入水体或渗入浅层地下水后,大量消耗氧气,使水中的其它微生物无法存活,从而产生严重的“有机污染”。

三、生活垃圾、生活废水污染

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造成农业用水污染。运用富含重金属的废水进行灌溉是重金属进入土壤的一个重要路径。重金属进入土壤的另一条路径是随大气沉降落入土壤,对人类有较大的潜在损害。

扩展资料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科学地使用农药能够有效地消灭农作物病虫害,发挥农药的积极作用。合理选择不同农药的使用范围、喷施次数、施药时间以及用量等,使之尽可能减轻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2、科学地利用污水灌溉农田。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些工业废水可能是无毒的,但与其他废水混合后,即变成了有毒废水。

3、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为了既能有效地防治农业病虫害又能减轻化学农药对的污染,需要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利用益鸟、益虫和某些病原微生物来防治农林病虫害。

4、不要长期过量使用同一种肥料,掌握好施肥时间、次数和用量,采用分层施肥、深施肥等方法减少化肥散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5、在农业生产中,特别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禁止进行污水灌溉和使用农用污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业环境污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业污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业环境保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5

农业环境的污染只要来源有:

1、重金属污染

土壤一旦遭受重金属污染,恢复起来很难,因此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对于已经污染的土壤,要采取一切措施,阻止重金属进入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2、农药污染

长效性农药由于化学结构较稳定,不易被酸、磷、氧和紫外线等的作用所分解,且脂溶性强而水溶性小,喷撒时除一部分为作物所吸收、造成作物内的残留外,降落到地面的农药,有的残留于土壤中,被土壤动物如蚯蚓等所摄取而在其体内积累与浓缩,并通过家禽的捕食等辗转为害

3、化肥污染

长期过量施用化肥或施用不当可造成明显的环境污染或潜在性污染。除由于长期单一施用化肥,有机质得不到及时补充而造成的土质恶化和土壤生产力减退外,化肥中的氮、磷元素还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孳生,导致缺氧和嫌气分解,使鱼类失去生存条件。

4、碱及无机盐污染

由于这类污染物来自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因此,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处理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做到达标排放,控制污染物进入农业环境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扩展资料:

农业环境的保护措施:

1、控制和消除污染源

世界各国已颁布几十项有关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条例,规定了50多种污染物的环境标准。中国已颁布的有关条例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条例》、《农业环境监测条例》等。

2、农业环境监测

目的在于迅速掌握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动向,提供预报资料,以便及早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污染物质为害,并为制订长期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监测内容以为害农业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为重点,在紧急情况下,可进行特定项目的监测。

3、污染防治措施

利用植物防治。如选用具有较强抗性和耐污性的树种营造防污林带,以阻止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并通过林网吸收污染物质等。某些对污染物敏感的植物,则可作为指示植物用来监测大气污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业环境污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及城市污染源、农业自身污染源。

一、工业及城市污染源。主要是指工矿企业排放的“三废”污染源和城市排入农业环境中的城市垃圾、生活废水污染源,构成了我国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同时也是农业环境的最大威胁和主要污染源。

二、大气污染。我国能源结构落后,煤炭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主体。同时,燃煤排放的废气是构成我国大气污染的最主要的因素。大气中污染物的种类繁多,但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危害最重的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氟化物。酸雨的出现是大气污染严重的必然结果。

三、工业废水。我国工矿企业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工业水循环水利用效率低。大量的工业废水几乎不经任何处理就排向江河湖库,首先造成对农业灌溉水源和渔业养殖水面的污染,进而通过灌溉污染土壤、农作物,造成危害。

四、工业及城市固体废弃物。工矿企业和城市垃圾对农业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是占用大量耕地,另一方面,由于垃圾堆放缺乏必要的防渗、防淋、防流失等措施而造成污染。许多工矿废渣中重金属含量很高,造成近郊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城市垃圾一方面可能含有病菌及其它致病微生物,造成水体和土壤的生物污染,传染疾病,另一方面使土壤理化性状恶化,耕作条件变坏。

五、农药污染。农药对于治理农作物病虫草害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近年来施用量的提高,加之许多农药具有不易分解的特性,已对整个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造成生态失衡。农药在直接杀伤害虫的同时,害虫天敌也受到了毒杀,使用农药人为地使生物种群分布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而生态失衡会使我们陷入虫越杀越多,越杀越难杀的恶性循环中。二是造成环境污染。农药对土壤、水、大气、农作物、野生动植物均具有不良影响,造成地力下降,水体污染,使畜禽染病,农残超标。

六、化肥污染。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不注意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盲目追求大肥大水,致使化肥利用率低,污染环境,同时也使农产品中硝酸盐含量增高,品质下降。同时因多施无机肥,少施有机肥,致使土地沙化,土壤侵蚀严重,土壤酸化、板结,团粒结构破坏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另外,由于氮、磷流失,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七、农膜污染。农用塑料地膜是一种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土壤中的残膜破坏土壤的团料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削弱土壤的蓄水功能,使土壤透水、透气性降低,防碍土壤生物的生存,破坏了土壤的生态平衡,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从而导致农作物的减产。

八、畜禽养殖场粪便。许多地方畜禽粪便未经有效处理便直接进入农田或堆放,造成了农业环境的污染,在某些地区畜禽粪便已成为最大的有机污染源。
畜禽粪便如果未经治理,会给环境带来一系列危害:1,占用土地和污染农田生态环境。2,污染水体。畜禽粪便会通过直接排放和在堆放储存过程中因降雨或其他原因进入水体。3,恶臭,是来自畜禽粪便、污水、饲料、畜禽尸体的腐败分解而产生的臭气,包含氨、硫化氢,挥发性脂肪酸、酚类、醛类、胺类、硫醇类等。4,生物病源菌污染。一是以水,特别是以饮用水直接传播,二是以水生动、植物为中间宿主或媒介,通过人们生食而传播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18
农业方面如:杀虫剂、肥料、农药等
工业方面如:工业废水、废渣、油污等
家庭生活方面:洗涤剂、排泄物、生活垃圾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