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题所述

阅读是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会背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可见阅读的重要作用。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拓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力。阅读可以丰富人们的情感世界,改变人的心境,增加对生活的情绪,使生活更加有情趣,更加充实有意义。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点燃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让学生们感受到通过书籍感受到的世界如何与众不同,通过书籍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点燃他们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还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要尊重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要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独到之处。例如在学习《尊严》时,学生都争先恐后举手发问“菜色、惬意”等词语的意思。教师先根据语境解释本意,然后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为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应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心得。提出自己的疑问,搜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搜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创设轻松活泼的气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大胆地积极地参与阅读学习。例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震后废墟的场景,并抛出问题:为什么说这对父子是了不起的父子?学生带着问题互相讨论,反复阅读课文,总结出自己的答案。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还能体会到父爱的伟大与崇高。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日常课堂上,教师应要求学生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读得多了,记得多了,积累和理解得也就多了,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相应提高了。因为阅读相当于知识的输入,写作就相当于知识的输出,只有储备的多了,等到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文如源泉。

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而且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让其阅读一些与课文有关联的人物或故事。比如,一些名著在课文中都有所涉猎,教师就鼓励学生阅读个人所喜欢的某些名著。教师可以定期开展读书会,让学生汇报近期读书内容和心得,在交流探讨中共同学习和进步。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索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和批判的思想。

四、品评结合,提升阅读质量

学生们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并学会了如何阅读,就要及时给予他们一个展示阅读的机会,并且在展示阅读的过程中加入评价机制,让学生们既学会“品”,还能够“评”。我在班上举行了“读书卡”创意设计、评选故事大王,限时“看图写话”等活动,并一直坚持每天利用一节语文课的前几分钟时间安排“我读书,我快乐——自我展示”环节,让孩子们展示阅读成果,分享阅读快乐。展示的过程中,也是学生们智慧火花碰撞的时刻。记得有一个学生在展示搜集到的成语时把“春夏秋冬”一词归到成语类里,当时就有同学表示了疑义。如此,学生们不但学会了阅读,更在阅读中学会了思考,并敢于质疑,发展了思维能力,提升了阅读的质量,同时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激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6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就要多读思考。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顿饭而的形式来提高。朱。其实。读多了自然会明白他的意思。但是考生是没有那么多时间。中国平时练习增加感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