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生坎坷,颠沛流离,却为何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官隐居呢?

如题所述

翻开中国文学史,满目尽是巨璧大家,放之长空则星汉灿烂,放之大地则高山林立。其中,苏轼就是那个产生巨人的时代——宋代浩瀚长空的一颗耀眼巨星,莽莽大地的一座景仰的高山。近日,借武汉疫情闭门之娴,阅读了《中国思想家丛书》之《苏轼评传》,伏案经月,夜不释卷。对于苏轼为何屡挫屡贬,却不自废自弃,辞职挂官?我想从如下方面,试作微探讨、浅商榷:

一,苏屡遭贬谪、风雨一生的成因演绎和客观现实性

一是政治气候。熙宁二年,苏还朝授职时候,正是表面繁荣的北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此时神宗即位,皇帝的态度是鲜明的,那就是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图新,这是政治背景,所挡必伤。

二是工作环境。反观苏所处时代,活跃在文坛官场的耀眼星座,就有王安石、欧阳修、范仲淹、司马光、梅尧臣等等。如此星汉灿烂,济济一堂,合则相得益彰,水涨船高,比如欧阳修与苏的知遇之恩;悖则彼磨此砺,彼长此消,比如王安石与苏的政见之龉龃。官场人生,软环境至关重要。正当其时,则是如虎添翼,要成长神龟莫阻;生不逢时,则是“五指”压顶,欲成业百畅不举。由此可见,前程是风明雨晦,抑或一帆扬州,无他,环境使然。

三是观点之争。王安石以竣急思想、霹雳手段施行新法,使得朝内有识之士因观点相左而被迫离京。一时间,朝野落叶纷飞,内外风雨凋零。苏虽不反对改革,却主张“法相应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的方式徐徐图进。一个要急进,一个要缓步,自然君子如璧,裂则必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路——离开朝廷,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播下下仕途风云密布的种子,开启政治上风雨兼程的颠沛之途。

于是,由于一与政治大环境相悖,二与工作小环境相逆,三与主政宰相王安石相左,三个原因叠加,演绎了苏轼遭谤陷狱、风雨一生的结局。到苏44岁的元丰二年,御史李定等,借助弹劾苏诗讽刺新法,毁谤君相,苏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史称“乌台诗案”。苏坐牢103天,几濒临砍头境地,幸亏宋太祖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才躲过一劫。出狱后,苏被降职黄州团练副使。后几经被贬惠州,再贬昌化军,及至徽宗即位,遇赦北归,以六十六卒。

二、苏轼百折不饶、九死不悔的骨节禀赋和逻辑必然性

一是性格禀赋使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禀赋性格,是决定其命运前途的DNA。一则骄傲的出身环境。苏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出身于长江上游的天府之国、文化之邦的眉州,其祖父苏序家境殷实,能诗能文,二伯苏涣身为进士,父亲苏洵更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自然耳濡目染,根正苗红。二是丰沃的经济环境。苏家几辈人的辛勤积淀,自然家境殷实;年幼时父亲出游在外,母亲教其读书,言传身教、悉心抚育;苏家一门三进仕,都出任地方高官,这些都为苏的成长积淀了殷实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骄人的天纵英才。苏在京城会考时,其文风获得了主审官欧阳修的倾倒。欧赞曰:“这样的青年才俊,真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成语出人头地的出处)!”从此收留为弟子。由此可见:翰墨家风的文化环境,物流富足的物质环境,少年得志的成长环境,必将催生苏人格壁立、顶天立地,傲视薄物、旷达豪放的性格禀赋。

二是士人人生抱负使然:从祖父到二伯的耳濡目染,从父亲到母亲的教养德化,从少时科举一考成名到一门三进士的官宦之家,苏所接受的都是打马朝堂、名垂青史的“士大夫”价值观。“上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在皇权当道、官本位思潮占据主流的时代,成就人生价值的最佳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身居朝堂、全功立名。由此可见,即使仕途百折犹无悔,即使生活再苦亦不退,这是苏轼的应有选择。

三是“伏法”罪身使然:苏的一贬再贬,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坚持观点自己“求”来的,二是因陷获罪外力强加的。试问,前者是自愿选择,为何要辞官?后者是被迫负罪,法律怎么能让负罪之人有任意选择辞官的权利呢?要想保命,就随波逐流、跟着命运走吧——舍此奈何?加之,父兄皆居官场,自己又名扬四海,岂能趁快哉之能事,随意扔下挑子,一走了之?

自古宝剑多磨砺,不如锋刃从何来?反观苏的人生险阻,仕途通曲,我们发现:被贬黄州是他一生思想和创作的分水岭。前则以儒家思想为主,大量的政论、史论等充分显示出他积极入世的一面;被贬黄州后,以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融合佛道旷达的襟怀,达到了无论穷达落魄,都能在精神领域和文学世界,保持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

事实上,苏的一生,基本上是在新旧党争的漩涡中坎凛起伏地度过的。但政治的暴风雨后,他并没有减弱他旺盛的创作精力,而且物极必反,促使他深入地思考社会人生,成就了他前期作品的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的豪放风格,后期作品的空灵澄明、豁然恬淡如深柳梨花的旷达婉约,命运的打击和个人的自救,在这里合伙铸造了一座人迹罕至的文学高峰。在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是灾难成就文学,而是文学挽救了苏轼!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就是苏轼,虽九死而莫悔的苏轼——请问:这样的苏轼能够打倒吗?这样的苏轼能够以辞官避世的方式,向命运、官场和人生屈服吗?

2020年2月29日亦然于半山读《苏轼评传》有感兼答友人

 

其实无论是陶渊明还是苏轼,他们这些“知识分子”“文化精英”,从内心里面来说,都是想出来做官,无论对老百姓,还是整个国家,都想做出自己的贡献。

只不过,陶渊明的时代“逼迫”他必须隐居,而苏轼则完全没有必要。

说道这里就清楚了,苏轼不隐居,原因很简单,就是——“没必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2
因为苏轼生活在官宦家庭,自己的父亲弟弟都在官场上谋职。所以牵挂的事情太多,根本不能像陶渊明一样辞官隐居。
第2个回答  2020-11-12
1.苏轼一生豁达,不计荣辱得失,不愿意在朝堂上趋炎附势,所以备受排挤打压,但他仍然坚持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为百姓疾呼。2.苏轼虽然颠沛流离,但每到一个地方,都细心了解民情,为百姓做实事,建堤坝,修河道,护漕运,愿意为百姓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3个回答  2020-11-12
因为苏轼心怀天下,想要完成他的政治愿望,他不想过辞官隐居的生活
第4个回答  2020-11-12
虽然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但是毕竟,他一直都是官身,是名士,苏轼做官不为名利,只是在什么位置就全心全意把工作做好,和陶渊明有不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