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的德军,为什么称为党卫军?

如题所述

党卫军

它是德国史高斯(警卫、保护和亲警卫)和德国staffel(队、组和队)的组合。在英语中一般称为SS。它是德国纳粹党履行公共安全职责的准备之一,也是纳粹党的另一项情报、监视和酷刑。


原本是纳粹党在冲锋队外为希特勒设立的私人护卫团,后来属于冲锋队。它在1925年独立于冲锋队,专门保护纳粹党的所有高级官员,收集反暗杀情报,监控政治风格。1929年后演变成执行纳粹党的调查、“审讯”、治安维护和“巡逻”的保安部队。最重要的是监控纳粹党本身的内部和冲锋队。之后,随着通过党卫军希姆莱的国家领导人建立了作为德国内政部长的国家安全局,党卫军实质上成为德国的国家公安单位,并发展成为一个对间谍活动进行“监视”的公安组织。

两个闪电象征着队徽,一个闪电(它的意思代表太阳)象征着北欧神话的胜利。它的闪电标志是由沃尔特赫克在1932年设计的。

党卫队被重组为武装党卫队,此前,经德国国防军批准组建和训练的准军事部门被称为党卫队特种机动部队。

德国国防军

德国国防军是1935年至1945年纳粹德国的官方军事力量。它由1921年1月1日成立的德国国防军更名而来。

1945年5月9日,德国战败投降后被解除武装,国防军解散,只剩下小规模的边防队和扫雷艇部队进行防御。直到1955年11月12日,新的联邦国防军正式成立。

军队信仰

时任国防部长的布隆伯格于1934年开始了军队的政治改革,在1935年9月军队开始采用新的入伍誓言后,改革达到高潮。此后,国防军一直直接对德意志帝国三支军队的领导人负责,而不是对德国宪法负责,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1944年以施陶芬伯格为首的几名国防军军官企图暗杀希特勒时,相当一部分国防军军官将他视为兵变。

誓词

我在上帝面前庄严宣誓,我将毫无保留地服从阿道夫希特勒的——帝国首脑和国防部队最高指挥官的命令,并以一名勇敢的士兵的名义遵守我的誓言,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

二战时的德军,为什么称为党卫军?

二战中,德军必须分为党卫军和国防军,因为纳粹党可以更好的巩固自己在国家的权力和地位。这两种服务的性质是不同的。国防军是国家的基本武装力量,党卫军是完全由纳粹党人员组成的武装力量。他们的目的是捍卫德国纳粹党的专政。当然,他们的各种职责和主要服务对象也略有不同。

德国国防军是一支相对正规的国家武装力量。德国的前身普鲁士曾经有一句名言,他国执军,普鲁士是军队控制的国家。由此可见,德国军国主义根深蒂固。长期以来,这支军队一直被勇克贵族所控制。这个世袭阶级,类似于日本武士,几百年来通过通婚几乎垄断了军队所有的晋升渠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防军逐渐衰落。这时,希特勒知道,他需要的是完全服从于自己的武装力量。随着纳粹的进一步崛起,希特勒发现自己虽然是元首,却无法轻松掌控国防军。事实上,希特勒直到纳粹灭亡才完全控制了国防军,各种针对希特勒的暗杀计划和与盟国的私下接触都是在国防军内部进行的,但希特勒无从得知。


这时候希特勒可能有某种直觉,也可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大战略,需要一支完全服从自己意志的军队。国防军显然做不到,唯一的办法就是重组一支部队。所以希特勒在前党卫军的基础上表现出了带有浓厚军事色彩的部分,形成了党卫军。前党卫军可以说是精英中的精英,其成员都是纳粹狂热分子。

总结:党卫军建立的目的是保护纳粹党的高层,简单点说就是保护希特勒的纳粹政权,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希特勒把这些党卫军编入国防军内,让他们和国防军一起作战,他们以强大的战斗力成为德军的精锐部队,于是他们被当成了德军的“主体”。当然,德国的国防军和党卫军一同作战,他们的目标都是在维护希特勒,这也是人们会把二战时的德军全称为党卫军的原因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2
党卫军是希特勒在当年啤酒馆暴动失败后组建的,最初只不过是一二百人的私人武装,直接听命于希特勒,之后逐步扩充壮大,专职保护纳粹党高官,党卫军从成立之后不断武装化、扩大化。党卫队成立了特别机动部队,逐步扩大,一直到了38年的时候,才正式地被接受。国防军是德国的武装力量!而武装党卫队则是希特勒的元首精锐军队,武装党卫队的称号。
第2个回答  2020-11-02
党卫军的建立是为了保护德国的高层官员,二战时期,希特勒把党卫军也编入到作战部队里,让他们成为德军的精英部队,也被当成了军队中的主体,他们的目标是维护希特勒的统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