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旧楼加装电梯的矛盾?

如题所述

有很多人反对旧楼加装电梯,立场主要就是站在一楼和二楼住户这边。政府毕竟是大局为重,考虑的是整体民生,我支持政府政策,没有疑惑。通过与网友争论了解了一下,迄今还没看到反对者提出什么令人尊重的理由,无非就是:我不愿意我原有的优势被削减,他们那些困难与我何干?甚至觉得他们比我还得利;老人与我何干?为什么不买电梯房;我高价买了一楼,他们贪图便宜买高楼层,为什么给他们制造便利等等。自私是天性,人都有这个天性,可以理解,但不时任何时候都被支持,尤其在很多人面临比你更大困难和危险的时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02
旧楼加装电梯肯定是有矛盾的,因为低楼层的人几乎是用不到电梯,到使用率非常低,所以他们不愿意花钱装的。但是住高层的人又想装,真的是肯定有矛盾的。想要解决这种矛盾,估计就是一楼的,二楼的几乎不用交钱,然后住高层都多拿钱。应该就可以解决了。
第2个回答  2021-08-02
旧楼加装电梯的矛盾的确会存在,任何事情都有矛盾存在,这都很正常,旧楼加装电梯利大于弊,因为旧楼老人比较多,上下楼不方便,装电梯之后方便了老人的出行,这是最大的好处,如果说有弊端就是占用了一些空间,这个相比较方便而言应该是可以忽略的。
第3个回答  2021-08-02
旧楼加装电梯矛盾多、纠纷多,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因加装电梯纷争闹出人命,这肯定出乎人们意料。据羊城晚报报道,广州越秀区东环路某大院近日发生意外,一位低层住户在阻止加装电梯过程中突发心脏病,后经抢救无效离世。

  
报道称,这起意外的导火索源自补偿分歧。该楼宇年初获得加装电梯许可,但因对低层住户的补偿未谈妥,加装一拖再拖。据计算,加装电梯费用需58万元,低层住户5家提出的补偿款为60万元,楼内高层住户多为普通收入者,虽加装意愿强烈,却拿不出60万元补偿款。

  就这样,楼上楼下的住户,一方要补偿,一方在协议未谈成前,又急着加装,纠纷由此产生。

  这起不幸事件虽是极端个例,但它凸显出旧楼加装电梯中的诸种利益困境。同栋楼同单元的住户,原本和睦相处,只因加装电梯陷入矛盾纠葛,为加不加装,或给不给补偿,给多少补偿等问题而撕破脸皮,有的甚至从此反目成仇。

  
旧楼加装电梯是近年市民甚为关注的民生大事,仅广州市便有5万栋楼需加装。而由于历史原因,几乎每部电梯的加装,都会牵扯出楼上楼下的住户矛盾。特别是未预留电梯空间的楼宇,如今硬要加装,多少都会对低层住户的生活带来影响,诸如通风、采光、噪音等,更不要说平白多出的建安费及后期的电费、维修费等。因此,虽说政策规定有“双三分之二业主同意”即可报装,但若未做通低层住户的工作而强行上马,冲突就势所难免。

  
从去年起,旧楼加装电梯写入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由此它已成为全国性的政府行动。而在广州,从政策支持到经费补贴,再到政府一站式服务中心的推动,令到这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中的矛盾纠纷就比其他地方少。几乎每加装一部电梯都历经协商谈判及费用分摊、补偿等利益博弈过程,个中的艰难曲折,恐怕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到。

  
站在涉事各方的立场,人人都有赞成或反对的充足理由。关键取决于如何协调、平衡利益各方,求得最大公约数。由于事关私产保护,在这场利益博弈中,无论多数人意见多么强势,只要未走完法律程序,没谈妥利益补偿,强行做损害少数人利益的事,不仅不合法,也会留下无穷后患。因此,当“上下为难”、各方矛盾无法调和时,最好还是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角度审视纠纷,设身处地多为对方考虑一下,才能取得彼此理解和谅解。

  
在此过程中,政府的介入也不可或缺,尤其是当矛盾不可调和或激化时,第三方无论作为裁判员还是矛盾调解人,都应主动介入。同时,旧楼加装电梯既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可考虑设立专项基金,对一些“老大难”的旧楼予以特殊扶持。
第4个回答  2021-08-02
有很多人反对旧楼加装电梯,立场主要就是站在一楼和二楼住户这边。政府毕竟是大局为重,考虑的是整体民生,我支持政府政策,没有疑惑。通过与网友争论了解了一下,迄今还没看到反对者提出什么令人尊重的理由,无非就是:我不愿意我原有的优势被削减,他们那些困难与我何干?甚至觉得他们比我还得利;老人与我何干?为什么不买电梯房;我高价买了一楼,他们贪图便宜买高楼层,为什么给他们制造便利等等。自私是天性,人都有这个天性,可以理解,但不时任何时候都被支持,尤其在很多人面临比你更大困难和危险的时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