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成绩看不出来水平,到了初中就会有很多的学生掉队,是真的吗?

如题所述

我记得有过一个统计,具体的数据找不到了,大体意思就是清北的学生,他们的来源高中有非常明显的集中度,但这些学生的初中集中度就不那么明显了,而他们的小学,已经没什么规律了。这其中还有很多清北的学生出身于不知名的乡村小学,虽然我们无法得知他们小学时具体的成绩,但我相信学生的水平肯定是和学校水平密切相关的,这一点想想学区房的热度就可以理解。

而这还不只是一座城市内学校之间的差异,而是全国范围内的差异。小学阶段,学生几乎没有自学能力,论家庭教育乡村小学的学生更是完败,这些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成绩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并不妨碍他们最后一起走进了清北。

做老师的都知道,只有家长还感觉自我良好

很多在小学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进入初中之后会快速地调队,成绩下滑其实是一件非常正常的现象,我是一名小学在编教师,我认为小学和初中是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小学的成绩并不能够代表他们以后的一个学习水平。小学从各科来看,总体上背诵类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小学主要就是语文数学和英语,语文的题目当中多数都是直接古诗词默写或文章当中的经典句子,数学也就是几个固定的公式的运用,英语单词和句法,只要学生将老师布置的作业,比如字词的抄写课本的背诵公式的默写等等,都能够去按时的完成,并且及时地进行复习,对于试卷上面出现的题型其实是非常简单的。

但是等到了初中之后,比如我们语文上面的阅读理解题,它更多的是需要学生的一种思维能力,包括辩证思维,对整个文本的总结,以及知识的积累等等,不再是学习那些固定的知识,就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分数,学生思维模式还没有进行一个转变,他的成绩就会进行快速的下滑,而且进入初中之后,他学习的科目变得更多,学生也没有办法很好地适应,所以一些小学生中的佼佼者进入初中之后,成绩会快速的下滑,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是不是真的并不重要

不论小学成绩是否有欺骗性,我们小学该努力还是得努力!不论初中会不会掉队,我们初中依然得努力!每个学校不一样,每个家庭不一样,每个孩子不一样,我们没有办法去用某个定论来判定某些东西。找对方法,努力就对了!只要尽力了、享受了,就不会后悔!至于结果,那并非我们能控制!不过我觉得,都往好学校挤并非一定有用。

努力最重要

毕竟越好的学校优质的学生越多,孩子的心理落差、老师的关注度、学校的资源倾斜这些也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我对学校的要求就是离家近、校风好、师资差不多。与其把注意力集中在学校,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值得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全!人就一生,现在其实大部分人也不至于愁吃穿,在保障了生存的情况下,我们其实可以想想别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06
当然是真的了,因为小学是打基础的,如果小学的成绩不好,那么在初中的时候就会听不懂,导致成绩大幅下降。
第2个回答  2021-07-06
是真的,这是因为进入初中之后,对于孩子的自学能力,以及对于孩子的学习掌握能力要求的是比较高的,而且这个时候教学难度也会有所提升,教学的进度也会加快。
第3个回答  2021-07-06
是真的,因为小学的课程都非常简单,一旦进入了初中,就会有人因为接受不了初中的课程而掉队。
第4个回答  2021-07-06
这当然是真的了,小学的知识特别的浅薄,到了初中以后才会学习一些比较深奥的内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