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的中药有哪些 补气吃什么中药方子

如题所述

5

甘草补脾益气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以秋采者为佳,除去须根,晒干,要厚片,生用或蜜灸用。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用法用量:煎服2-10g,生用性微寒,可清热解毒,蜜灸药性微温,并可增强补益心脾之气和润肺止咳作用。

6

白扁豆健脾化湿

白扁豆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取出种子,再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白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煎服9-15g。炒后可是健脾止泻作用增强,故用于健脾止泻及作散剂服用时宜炒用。

7

黄芪补气升阳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灸用。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用法用量:煎服9-30g,蜜灸可增强其补中益气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