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有哪些前身?

如题所述

中国银行的前身是户部银行。

公元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经财政处奏准,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户部银行”,这是我国最早由官方开办的国家银行。目的在于整顿币制,推行纸币,以济财政。
1908年2月,经度支部(即官制改革前的户部)奏准,户部银行又改称“大清银行”(亦称“京师总行”)。清廷厘定《大清银行则例》二十四条,进一步确定了该行的国家银行性质。大清银行除经营一般银行业务外,还兼有发行纸币、经管国库等权项。

民国成立之后,1912年经孙中山先生批准,大清银行改称“中国银行”。

1912-1928年,中国银行履行中央银行职能,负责代理国库、承汇公款、发行钞票等。

1928-1942年,中国银行作为政府特许的国际汇兑银行,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改革管理机制,在中国金融界率先走向国际市场,先后在伦敦、新加坡、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

1942-1949年,中国银行作为国际贸易专业银行,负责政府国外款项收付,发展国外贸易并办理有关贷款与投资。
1949年以后,中国银行长期作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统一经营管理国家外汇,开展国际贸易结算、侨汇和其他非贸易外汇业务,大力支持外贸发展和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牢牢抓住国家利用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加快经济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长期经营外汇业务的独特优势,成为国家利用外资的主渠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0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银行是人民银行大一统银行体系中的外汇业务的工作部门,是在人民银行领导下的经过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
1950年4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决定,总行国外业务处与中国银行总管理处联合办公,中国银行国内分支机构受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和当地人民银行双重领导,国外分支机构由中国银行总管理处领导。
1952年,各地中国银行改为各地人民银行内部的外汇工作部门,由当地人民银行负责领导,对外仍保持中国银行的名义。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则由初期与人民银行总行国外业务处的联合办公,改为与人民银行总行国外业务管理局合署办公,即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2003年底中国银行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名称变更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完全承继原中国银行的资产、负债、债权、债务和员工,业务范围不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