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创新国际实验学校的教学条件

如题所述

民办教育,首先是要有大老板投入巨额资金建设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有远见卓识的罗建桥先生,1999年初,抓住“全国民办教育办学热”这一机遇,秉着造福桑梓、回报祖国、服务人民、培育人才的初衷,倡议在邵东创办一所高规格的民办学校,这一倡议很快获得县市领导的认可,得到一大批热心人士的支持,由罗建桥、肖宋云、张建亚、谢玲平、申建军五人组成董事会。他们五人都是著名的民营企业家,具有教育战略家的眼光,社会活动家的胸怀。董事会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出办学章程和发展规划,根据学校不断发展的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建设现代校园,逐步实施。1999年8月,租借邵东卫校创业,招收从学前班到初一年级的学生。2000年上期,董事会科学规划,在县城新开发区征地34亩,作为学校新址,座落邵东县城中心,东临新县政府大楼,西靠高速车站,南接县体育馆,北靠315省道,地理位置相当优越,交通十分便利。一次性投资3000万元,建成3万M校舍建筑群,作为小学部和初中部教学区。2002年,又三次扩大征地55亩,投资2500万元,兴建高中部教学区。2003年投资500万元,建起高中学生公寓,多功能办公大楼。2004年投资500万元,兴建幼稚园大厦。2005年投资500万元,建成复读部大楼。2006年投资500万元,建成86套老师公寓,两间多媒体教室,为复读部、高三学生教室安装中央空调,还开辟了全民健身活动场所。2007年投资200万元,安装大型变压器,架设一条供电专线,解决了停电难题,还对全校6个食堂、两栋学生公寓进行全新装修。2009年投资500万元,增添8间幼稚园教室和宿舍,给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2010年投资1000万元,对全校办公大楼、教室、学生公寓食堂安装空调,对生活设施进行更新改造。2011年投资1000万元,将初中、小学幼稚园的课桌凳全部换成新钢木结构的,教学楼、科教楼、师生公寓全部粉刷一新。2012年投资500万元,改水泥球场为塑胶球场,又将污染环境的烧煤锅炉改造成环保节能型热水蒸饭电空气源,将教室安装饮水系统,2013年高中部教室、寝室全部装修一新,所有任课老师安装了办公用电脑。  邵东创新实验学校办学14年,董事会自始至终致力于改善办学条件,为跻身全省一流民办学校而不懈努力。今天学校占地86亩,建筑面积达9万M,总投资1.28亿元。漫步校园是一派高标准、现代化气息:学校大门、一栋栋教学楼、科教楼,豪华壮观、雄伟气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室,现代装备、宽敞明亮;医务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排练室,设施齐备、规格高档;体育馆、健身房、运动场,器械充足,高档耐用;师生公寓条件好,档次高,环境舒适;师生餐厅造型典雅,服务质量好,深受师生欢迎;诗书画文化长廊、名人塑像、名人大道、宣传厨窗,拓展了校园文化品位;学校校务会、各处室、各级部办公室,均配有电脑办公系统,实行计算机综合信息处理;学校广播系统阵容强大,设备先进;学校设置专用语音室、3间计算机房、电化教学中心控制室,完善的校园网络、监控系统、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视机、VCD、录音语言教学系统,“五机一幕”进教室并被充分利用,为教学服务发挥了巨大作用。校园环境幽美,一年四季绿树成荫,花卉飘香,是莘莘学子求知深造的神圣殿堂。
邵东创新实验学校董事会和校务会,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导航引路,不断优化办学理念。创业当年,罗建桥先生任董事长,廖郁山任常务副校长,以“邵东创新实验学校”为校名,“创新”成为学校的灵魂,学校的科学发展,一切从创新开始。以“创新、尚美”为校训,提出“专家办学、名师执教”的办学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走“建精品校园、聘精粹教师、育精英人才”的发展之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综合素质教育。落实这一办学理念,初步构建起以学生自主创新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强化读、说、写、算、做“五会”基本素质训练,实行小班化导师制,组织“十小能人”特长训练,对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生活上每班有1-2名生活指导老师,饮食上配有营养师,双休日、寒暑假学生可以留校进行特长训练,经过两三年的教育实践实现了“创新无差生、人人学有成”的办学诺言。2002年5月,省长周伯华来校视察,赞赏地说:“真棒!民办学校能办到创新这个水平,就相当不错了。”  2003年,邵东创新实验学校与省示范中学邵东三中组成邵东三中教育集团,由邵东三中李振民校长担任教育集团校长,邵东创新实验学校调整后的领导班子,申建军任董事长,邵东三中副校长谢伟琦任校长,组成老中青三结合的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办学理念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以“百年名校”为学校目标,以“培养有底气有教养的创新人”为培养目标,以“绅士风度、淑女气质”为学生形象,以“温馨大家庭、创新大课堂、尚美大乐园”为学校形象,并制定学生誓约:“我,创新实验学校学生,我真诚承诺:顽强拼博,刻苦学习,严以律已,遵规守纪,忠诚创新,永远不变”。在新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进入第二次创业期,管理科学,质量突出,2004年,学校已拥有62个教学班,在校师生4300多人,学校发展驶入高速公路。  2006年以后,董事长申建军、校长李振民,认真总结前几任校长的成功经验,将办学理念进一步科学定位。①建设创新校风:以“创新”为校魂,以“创新、尚美”为校训,以“踏实、自主、合作、探究”为学风,“厚爱、奉献、求真、创新”为教风,“务实、民主、团结、清廉”为领导作风,以作风促教风带学风,形成“创新、文明、勤奋、和谐“的校风。②塑造创新形象:以“会做人、会求知、会健体、会办事、会生活、会创新”为学生形象,以“不做教书匠,誓当教育家”为教师形象,以“崇尚责任、崇尚领先”为员工形象,教育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董事长和校长形象,以“让社会放心,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放心”为永恒承诺,塑造“温馨大家庭、创新大课堂、尚美大乐园”为学校形象。③实践创新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制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符合民办教育实际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以“培养有品位、有素养、有灵气的创新人”为育人目标,以“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精心打造教育品牌”为工作目标,创“市、省示范性民办学校”为近期办学目标,“集四海彦才,办百年名校” 为学校长远发展目标。④谋求创新发展:树立科学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以“一切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为发展动力,以“公益性、实验性、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为发展方向,以“从严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创新强校”为发展策略,促进德育质量、教学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特色质量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提倡“教师苦教、职员苦干、学生苦学”的“三苦”精神,全体师生员工戒骄戒躁,锐意进取,脚踏实地的工作与学习,实现了“教师乐教、职员乐干、学生乐学”的“三乐”境界,学校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一路风雨一路歌,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专家治校,重视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是邵东创新实验学校的一个亮点;名师执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邵东创新实验学校的又一个亮点。专家治校和名师执教结合起来,形成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学校奉行“事业留人、情感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的人才策略,以高薪聘请全国各地的名优教师执教,吸收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来校任教,按规定配齐各科教师和职员,各学科带头人引路,骨干教师执教,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以上。现有特级教师4人,中学高级教师65人,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22人,常年聘请两名外籍教师传授原汁原味的英语口语教学。学校狠下功夫建设好一支德才兼备、教艺精湛、家长学生信得过的教师队伍。首先,倡导“厚爱、奉献、求真、创新”的教风。厚爱,教师以严父慈母般的情怀对待每一个学生,像关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把爱的阳光雨露洒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教艺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做教师,在厚爱的基础上,追求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第二境界,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第三境界,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名师更是深情厚爱、无私奉献、乐于求真、大胆创新。其次,学校千方百计提高教师待遇,稳定师资队伍,为他们安心教育,精心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保证教师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师工资和福利按学校工资制度逐年提高,并能足额准时发放;教师100%的享受医疗住房和养老保险待遇;学校董事会与教师全部签行符合法律法规的聘任合同。再次,重视教师培训。学校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计划,定期开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教师培训,邀请专家讲座辅导,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到先进单位考察学习,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注重培养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通过自主学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等方式,组织他们上自荐课、亮底课、比武课、示范课,输送他们到县、市、省和国家级进行骨干培训。青年教师在创新可以一年站稳讲台,两年受学生欢迎,三年脱颖而出。2011年邵东县招考公办教师,小学语文第一、二名,小学数学第一名全被创新学校年轻新秀囊括。第四,恪守职业道德。教师靠什么来传道授业?靠什么来形成特色?凭什么为创新自豪?就凭创新教师的道德水准。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大力宣传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师德典型,抵制有损学校形象和教师形象的不良风气,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能力,增强教工的责任感、校誉感。名师执教,培育精英人才,打造名校品牌,这是邵东创新实验学校教育的最大成功。
邵东创新实验学校实行分级部、分部门的人性化、规范化、精细化、民主化管理,形成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管到位的全员管理、全程管理、全方位管理、全天候管理新模式。  (一)构建层次管理目标体系,责、权、利分明。根据学校层次多元化的特点,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市场运作规律经营管理,构建现代化民办学校的基本管理体系,实行层次目标管理,即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领导下的校务会负责制,校务会下设一室(财务室),两办(办公室、招生办),三处(教务处、政教处、后勤处),五部(复读部、高中部、初中部、小学部、幼稚园),五个级部为子系统,教育教学管理均为相对独立的体系,实行级部负责制。学校各项工作严谨有序,师生员工积极性高涨,校风校纪严明,学习风气浓厚。  (二)健全量化考核方案,建立长效机制。按照现代企业理念和市场运作规律,变学校管理为企业经营,把教育办成一种产业,办成一种文化,办成一种科学化的艺术。把量化评估机制落实到各个级部、处室,期初将量化考核方案原原本本发给每一个教职员工;期中按方案检查,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期末按方案评估计分,通报考核结果并予以公示。规范科学有效的量化考核,跟浮动工资、绩效奖金、续聘解聘挂钩,董事会每年拿出30多万元校长专项资金奖励优秀教师,大大增强了教职员工的竞争意识,人人敬业爱岗,主人翁责任感强。  (三)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落实班级管理责任制。学校招生范围广,生源复杂,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不同的学习基础,不同的行为习惯,不同的个性品质,给学生管理提出了更严更高的要求。班主任队伍整齐,事业心责任感强,每位班主任踏踏实实地工作,唯恐班级工作落后。细致严谨的班主任工作,强有力的班级管理队伍 ,润物无声、深入学生心灵深处的班级管理艺术,持之以恒地强化了学生自律、自控、自理能力,全天候服务,全方位管理,打造出安全、文明、乐学、和谐的创新校园。  (四)发挥工会和职代会的作用,强化民主管理。副校长尹新松同志任工会主席,2008年接连召开三次职工代表大会,学校职工工资方案,后勤财务管理制度,职工劳动聘用、福利、养老保险等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必须经职代会认真细致的审议。学校全面提高教职工工资待遇,仅2011年全年工资增加130余万元。目前全校职工劳动聘用合同签订率100%,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率100%,这样解除了广大职工的后顾之忧。董事会和校务会,尤其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方面,更是广泛采纳教职工意见,做到决策民主、科学,为教育质量的连年攀升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创新学校还将民主管理的前沿阵地延伸到学生管理,采用学生座谈会、学生满意率测评、问卷调查等手段,全面优化教育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使校长信箱、校园温馨提示、校园网络,成为促进学生自律、自育、自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平台。学校还重视社会家长代表的民主参与,各级部的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工作很有特色。这样学校构建起“领导民主决策——管理民主——学生民主——社会民主监督”的理想模式。2008年7月,省总工会副主席李挚一行考察创新学校“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时说:“一流的校长带活了一流的领导班子,一流的管理创造了一流的教育质量。”2009年4月,学校被湖南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等8部委评为湖南省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