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为什么会遭那么多人排斥?

如题所述

如果想谈论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今年7月1日推出的电动自行车新国际的要求,已经有相关的友把这些新的规定总结出了以下十四条规定:

一、电动车过斑马线要推行,否则可能罚款。

二、禁止酒后骑电动车,否则罚款扣分,与机动车醉酒相同处罚。

三、禁止单手骑车/抽烟骑车,否则罚款扣分。

四、小于25km/h的电动车,只允许载12岁以下儿童

五、25-50km/h的电动车,禁止载人,需要考驾照D/E/F

六、大于50km/h的电动车,允许载成人,需要考驾照D/E

七、建议佩戴3C认证的头盔,有冬天1型,春秋2型,夏天3型。

八、禁止生产和购买不合格产品

九、禁止住宅内充电

十、禁止飞线充电

十一、禁止在易燃品附近充电

十二、禁止整夜充电

十三、禁止改装/加装

十四、禁止涉水/进水骑行

===========================================================

通过这些规定,国家的初衷肯定了为了规范城市里日益增加的电动车的管理,使之更好的保证人民的出行安全。如规定电动车的行驶速度和禁止酒店后驾车、禁止改装电动车等,这无疑即保护了行车人、同时也保护了路上行人出行安全。从这几点上来看这些规定是行之有效,而且也会被人们所用户,但是其中也确实有一些规定让人看了有不尽人情,没有考虑到普通百姓的感受,在管理方面有点简单一万切,以罚代管的嫌疑。

首先如对行车者头盔的规定,已经到了网上已经有很多如果根据自己的电动车选够头盔的指导视屏,看得一般人眼花缭乱,什么一看、二闻、三敲。网友们都说这那里是选头盔呀。新规已经对行车速度有了规定,难道还一定要把头盔规定的如些复杂么,如果一家三口人出行,一年四季就要准备9个头盔,这真的有必要么,能真正执行起来么?制定这个政策时有没有考虑到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所要承当的经济负担?

其次对于电动车载人的规定,新规中规定车速小于每小时25km的,只允许携带12岁以下的小孩儿车速超过第小时25公里以上,小于50公里的又禁止载人。但是大于每小时50公里的又只可以载成年人,并且需要考相应的驾照。人们选择电动车出行本来就是图个方便,现在把电动车分了类,让一些本来想选择一个即时速较快,可以满足上下班需求的,又可以带小孩子上下学电动车成了奢望。同样面对这样困惑的家庭不在少数。

再者缺乏配套措施:好的政策也需要要好的配套措施。禁止住宅内充电、禁止飞线充电本身是一件保护用电安全的好事,但是现在统一的电动车冲电设施还不完善。很多小区内不能充电,小区外又没有可用的冲电桩。这样条件下不合规的充电行为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有此政策的推出是否可以等配套措施完善后再推出,给老百姓个缓冲时间会更好呢!

尽管电动车新规的出发点是为了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但是不同的人,身位不同的利益点,不可避免的对这些规定产生反对意见。平衡安全和个人权益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各方的需求和意见,缓步慢行,逐渐推出不失是一个好的办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