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国际功夫巨星的成名和陨落

如题所述

1940年11月27日,按中国传统的历法来讲,这一年是龙年,在美国旧金山市的中华医院,一个有四分之一德国血统的男婴呱呱坠地。

医院里的接生护士在出生文件上写下了这个男婴的名字:布鲁斯李。

男孩的父亲给他取了一个中文名字:李振藩。然而中国人大多却更熟悉他的另一个名字:李小龙。

百天后,父母带着李小龙回到香港。

香港九龙城弥敦道218号,七十多年前,这里有一栋400多平米的大宅,就是李小龙的家。

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几年来,几乎每天日本轰炸机都会低低地擦过楼顶呼啸而过,满街的人都吓得四散逃窜,躲到屋檐下,地道里随时响起的空袭警报,让每个人皆面如土色,惶惶不可终日。

但是5岁的李小龙却和别的孩子很不一样,日本飞机一来,他就会迅速爬至楼顶,仰着脸挥舞着小拳头,对着低空飞行的日本飞机大声的叫骂,毫不畏惧。

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香港某粤剧团团长,母亲何爱瑜,是香港富商何甘堂的女儿。

李小龙排行老四,是家里让父母最操心的孩子。

童年的李小龙除了骂飞机,还有个特别的嗜好就是打架,而且李小龙的打架属于上瘾那种。

每天回家换了衣服,就出去找人操练,几乎每天李小龙家里都会有挨了打的孩子,被父母领着找上门来告状。

李小龙虽然顽劣淘气,但他却在表演方面颇有天赋。

10岁那年,李小龙走上银幕,参演了《细路祥》,充分展现出他天生的表演能力。

少年时期的李小龙还有个爱好——跳舞,而且跳得有板有眼。

18岁时他参加了香港的恰恰舞大赛,当时他的舞伴不是女朋友,而是他10岁的弟弟,兄弟二人的独特组合方式让他们一举夺得了冠军。

彼时,李小龙就已经拥有了不粉丝,全九龙城的孩子都佩服李小龙,他能打架,会跳舞,还能演电影,女朋友更是出了名的多,简直堪称超级偶像。

但是这位超级偶像,是如何与武术结缘?时光还得拉回到他13岁那年。

1953年的一天,这个街头霸王李小龙,突然在街头消失了。

因为李小龙被人打了,而且对方只是一招就打得他趴在地上半天动弹不得。

而对方还撂下一句话:我不过是试试学到的功夫。

这件事后被羞辱的李小龙沉默了很久,常常一个人坐在屋里发呆。

父亲李海泉起初以为儿子病了,后来找儿子的小伙伴一问才知道是儿子吃了败仗。

爱子心切的李海泉,思忖良久,做了一个决定,他为儿子找到个特别的老师——叶问。

早在1950年,叶问从佛山辗转来到香港,开设了他第一家武馆。

他将武术套路拆成一个个简单通俗的动作名称,以最浅湿明了、通欲易懂的方式迅速在香港传扬开来。

以至于在短短三年的时间,他的咏春拳立足香港,武馆遍布香港10余家。

叶问一身的武学影响了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以致于今时今日,依然被屡次搬上大银幕。

李小龙父亲的不经意的决定,却使李小龙的一生轨迹发生巨变。

这位昔日的街头小霸王李小龙,在13岁那年拜在了香港武术第一人——叶问门下,正式成为叶问的徒弟,就此开始与武术结缘。

在习武的过程中,李小龙开始觉得自己模糊地触摸到了什么,从前轻狂躁动的性格也有了很大的收敛。

就在李小龙刚明白一点武学道理,准备向成熟的武者进发的当头,父亲李海泉又突然又替他做了另一个决定——去美国留学。

怀揣100美金的李小龙再次来到他的出生地美国,冥冥中似乎注定这个天生不太喜欢安分的男孩,一定会开疆拓土,扬名立万。

两个月前还在香港家里有佣人伺候的四少爷,在踏上美国国土的那一刻就消失了。

刷盘子是几乎每个留学生都要干的工作,李小龙也不例外。

可是聪明的他利用自己跳舞的特长,到美国三个月后就开办了自己的恰恰舞培训班。

当时已经是美国西部华人界的武术领袖——严镜海,因为听说李小龙教跳舞以外功夫还挺高,所以想来看看。

当时在严镜海看来,这个十几岁的小伙子不会有什么过人之处,但谁也没想到,严镜海竟是将来帮助李小龙进入美国影视圈发展的一个贵人。

而彼时的李小龙,也无暇顾及严镜海,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上大学。

在美国读大学期间,李小龙仔细研究了师父叶问的咏春拳,并以其为母拳,创立了一种新的拳种,他将这种功夫命名为“振藩功夫”。

1962年4月,美国西雅图唐人街的一间不起眼的楼房里,李小龙的振藩国术馆成立了,这是他生命中的第一间武馆,中国功夫和功夫电影的辉煌就在这间武馆中拉开序幕。

就在振藩国术馆,李小龙和严镜海再次邂逅,严镜海从舞蹈学员升级为国术弟子。

但让李小龙意想不到的是,严镜海的再次出现,成为了李小龙登上美国武术顶端的敲门砖。

1964年8月2日,在美国长堤空手道大赛的比赛现场,一个中国人的第一次亮相,惊艳全场。

他身穿一袭黑衣,他就是彼时年仅24岁的李小龙。

闭目粘手,单手二指俯卧撑,无影拳,寸劲拳和连环飞踢,一系列的动作表演,技惊四座,大放异彩。

自此,李小龙的振藩国术打开了美国武术界的大门,而这一次的机遇,要完全归功于李小龙的弟子严镜海,是他拿出了自己在振藩国术馆的学员证书,向这次大赛的主办方美国空手道协会的理事长艾伯嘉,引荐了李小龙。

也是因为这一次的崭露头角,使李小龙的事业走上巅峰。

李小龙的事业如火如荼,此时他生命中出现了另一个重要的人,爱尔兰裔的美国白人姑娘琳达埃莫瑞。

早在李小龙的振藩国术馆开业不久,琳达经好友介绍加入了国术馆,成为了李小龙的早期女弟子之一。

琳达逐渐走入了李小龙的生活中,在相恋一年后,1964年两人走入了婚礼的殿堂。

琳达为了家庭而放弃了学业,她始终追随着李小龙不离不弃,她并没有奢求李小龙日后成为一名国际巨星,她只是祝愿李小龙能够成就自己的理想,李小龙的快乐与成功是她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感情事业双丰收的李小龙开始在各个影视剧中频繁出现,开始聚集着世界的目光。

和传统观念的健美相比,李小龙的肌肉线条更纤长,更匀称,很快他又成为了健身世界里最知名的偶像符号。

全球最著名的健美健身杂志将他列为最具成功榜样意义的教材,公开宣称说:李小龙对人体潜能的贡献会影响人类至少100年。

李小龙曾对哥哥李忠琛说:“母亲说我至少可活100岁”,李忠琛对此深信不疑。

李小龙一直遵循着最严格的训练内容,每天中午他要在15到45分钟之内跑10公里,周一到周六每天上午7点到9点,是两小时腹部肌力和肉柔韧性练习,每周二、四、六中午11点到12点,是一小时的负重肌力练习。

即便是这样的超负荷训练课程,也依然不能满足李小龙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为了确保身上没有一丁点的脂肪,甚至做出了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他会用电流刺激器电击身体来锻炼股肉,增强运动。

1972年李小龙拍摄《龙争虎斗》的剧照

1973年李小龙在拍摄《死亡 游戏 》时的剧照

彼时体重已经瘦到只有110斤。

也许对普通人来说,体重上下浮动一二十斤不算什么,但李小龙不同,他的身体更像一部精密的机器,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过激的训练方式不仅让李小龙体重骤减,而且脾气越发火爆,变得不正常。

1973年7月6日,曾经与李小龙合作《猛龙过江》与《精武门》的导演罗维报警,李小龙和他起了争执,拿出某种器物恐吓罗维,于是罗维拨通了999。

从年初的影片《猛龙过江》公映后,李小龙被追捧为功夫巨星,万众景仰,到年中被指责成为了暴躁的歹徒,接受调查,中间只有短短六个月的时间。

在经受了这样的冰火两重天的境遇之后,李小龙崩溃了。

李小龙的私生活受到越来越多干扰,每天香港几十家媒体的记者簇拥在李小龙的家——栖鹤小筑门口要求采访,记者们会拦住进出李小龙家的每一个人进行访问,佣人们已经不敢轻易出门,而记者甚至连李小龙家的垃圾袋也不放过。

为了家人的安全,李小龙在家门口安装闭路电视来识别访客,一双子女的出入更是安排专人护送,而他自己的书房和卧室连家里精挑细选的佣人也不可以随便进入。

1973年7月21日,一条爆炸性的新闻,登上了所有香港报纸的头版:当红的功夫巨星李小龙,在1973年7月20日23时30分在香港的伊莉沙白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年仅32岁。

这个突然的噩耗,震惊世界。

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甚至有媒体信誓旦旦地爆料,称这不是真的。

香港《华侨日报》的头版刊登的是:红透半边天的武侠片明星李小龙离奇丧命。

香港《珍夜报》刊登的头版是:李小龙并未死,这一切只不是对电影《龙争虎斗》炒作的手段。

种种质疑的声音不断涌现,直到四天后的7月24日,人们才不得不接受现实,李小龙再也不会回来了。

大家慢慢接受代功夫巨星最终尘归尘,土归土事实的时候,却突然有媒体爆料,李小龙是被谋杀的。

谋杀的罪名,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断定的,但李小龙之死,疑点重重……

谋杀的消息曝出之后,香港警方立刻介入调查。

一名叫丁佩的女子被列为重点调查对像,因为她是李小龙在死前见的最后一个人,且李小龙就是死在她的家中。

从1973年7月24日起,记者就不断向丁佩求证,李小龙是否在她家中出事,并被送往伊丽莎白医院。

面对全世界记者的不断追问,丁佩先极力否认了李小龙在自己家中昏迷死亡的说法, 还说当时她并未在家,而是与母亲待在一起。

但是就在丁佩申诉自己是清白的时候,香港政府新闻处已经证实了李小龙的出事地点,正是丁佩的寓所,医院出车单上也是同样的记录。

警方开始了对丁佩的审讯,而媒体自然不遗余力地开始报道各种猜测,但公众们更关心的是另一个当众撒谎的人嘉禾公司的老板--邹文怀。

原因是7月21日,邹文怀在李小龙家门口向媒体宣称,李小龙是在家中出事。

邹文怀这样做,到底出于何目的?

李小龙死亡事件中是谁在撒谎?大众把矛头直指嘉禾公司老板邹文怀。

此时焦头烂额的邹文怀也立刻修正了之前的“谎言”,他上庭时的证词显示,他承认李小龙死于丁佩的寓所,在媒体面前撒谎是为了维护李小龙的体面,因为李小龙很可能是死在了丁佩的床上。

邹文怀的改口和丁佩的否认,让人们愈发相信,李小龙的死背后大有蹊跷。

丁佩曾就读于台湾国立艺专影剧科,李小龙回港大展鸿图时,她也正在香港演艺圈寻求发展,她的出名多半是因为李小龙。

他们初次见面是在1972年春天,凯悦酒店里的希戈餐厅。

当时在座的也有嘉禾老板邹文怀,他是来与李小龙谈拍片事宜的,为活跃席间气氛,但邀了清纯活泼的女演员丁佩作陪。

之后,李小龙跟丁佩常有来往,有段时间两人几乎形影不离。

彼时李小龙在嘉禾公司拍片,丁佩经常驾车而来看李小龙拍片,她毫不掩饰对李小龙的爱,也会主动到李小龙家作客。

她常见到琳达,琳达回忆,丁佩曾跟自己说,她很爱小龙。

丁佩要在李小龙的新片《死亡 游戏 》中担任一个角色,7月20日约了李小龙和邹文怀去家里商谈。

晚上7点左右,李小龙说不舒服,有点头痛。丁佩就让李小龙服了一片止痛药,并让李小龙去她卧房休息。

大约7点30分,邹文怀出去之前,还到卧室查看过李小龙,当时李小龙还醒着,但两人没有说话。

晚上9点45分,邹文怀返回丁佩家中,李小龙还没有醒来,邹文怀就试着叫醒李小龙,方才发现侧卧着熟睡的李小龙无论怎么推也醒不过来。

丁佩立即打电话把她的私人医生叫来,大约十分钟,私人医生赶到丁佩家,随后李小龙被送往伊利莎白医院抢救。

但回天乏术,李小龙永远闭上了双眼,尸体被剖验。

公众迫切等待着法院能给出李小龙真正的死因,他的猝死抛开人为因素是否还有别的原因?

1973年5月10日,李小龙为剪辑中的《龙争虎斗》配音,在去往洗手间途中忽然晕倒,当场不省人事。

而被送往医院,医院给出的病因只是疲劳过度。这次晕倒距离他的死亡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

但一次小小的身体不适,并没有引起谁的注意,而李小龙也相信自己健壮的身体不可能存在任何问题。

1973年7月之前,没有人相信李小龙会死,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他的健壮和他的功夫一样,天下无敌的存在。

在历经了长达2个月的调查研究后 ,法医解释为李小龙因对某种药物过敏,引致大脑水肿而死亡,也就是说“一粒小药丸”杀死了功夫巨星李小龙。

药物过敏,一个普通、简单,一言一敝之的死因,死因报告好像就是答案,但白纸黑字写下的又不像是真相,大家会真心相信并且接受一代传奇英雄以这么简单的方法陨落吗?

当然不能。

然而命运并没有因此结束,在李小龙离世的二十年后,李小龙的独子李国豪也走上了这条演绎道路。

当他正在拍摄影片《乌鸦》的一个场景时,他扮演的角色要被枪击毙,前一天道具组不小心将一颗真子弹装上了枪膛,第二天另一个道具组以为这是空枪,当演员扣响扳机时,28岁的李国豪当场死亡。

李小龙与儿子李国豪的离奇死亡,至今让人们唏嘘不已。

而那个让中国功夫誉满全球的传奇巨星李小龙,我们只有通过残存的珍贵影像追忆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