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红色文化教育

如题所述

“渗透”这个词可以斟酌一下。正确说是“融入”。在国洲文化看来,红色文化说一千、道一万,其本质是爱国、爱党、爱人民。爱国是最基本的素养,是每一名公民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完全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的,党是头羊,是旗帜,是方向,是我们的主心骨。而爱民是党的“初心”,正是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所以,我们才会取得战争年代的胜利、建设年代的成功。党所做的一切,都紧紧围绕着民生福祉展开的,哪怕是火箭飞天、潜龙下海,最终,科技都将用于民生领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党的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检验标准就是看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有多少。抓住这三点,无论我们做什么、走到哪里,都不会迷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07
红色教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教学实践活动和语文主题活动来进行红色教育。例如,组织学生观看一场红色电影,学生可以从影片中联系生活实际考虑到我们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写观后感、进行演讲比赛,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红色教育。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红色教育重在经常性地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