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总务工作的要点?

如题所述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案例:张校长自调到一所学校任校长后,听到不少对总务处的批评意见:课桌椅、水电设备坏了不及时修理;厕所有时两天才冲洗一次;教学用品(包括粉笔)供应常发生短缺,以致影响教学工作;食堂饭菜不仅质次价高,而且有时第四节下课后连蔬菜都已售完,教师只能吃酱菜;校门守卫不严,经常任人随意进出等等。经过初步调查和实地观察,张校长确实感到,这些意见是符合事实的。对此,应当认真考虑并加以切实改进。于是,张校长决定亲自深入总务处,找学校总务主任商量改进总务工作的办法,以确保后勤为教学第一线服务。总务主任见新校长上任不久就这样重视总务工作,心里自然十分高兴。对于总务工作的指导思想,总务主任不是不清楚,然而有许多难题无法解决。因此,当张校长来抓总务工作之时,总务主任就诉述了“苦经”。他说:“从人员数量上看,我校18个班级,总务处有20个人,不算少。但是,从人员质量上看,问题就多了。其中,有5人原属教师编制,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先后被调到总务处工作,各人都有一大堆意见,工作很不得力,还常说‘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有5个小青年,是三四年前顶替进来的,都属工人编制,但没有一个愿做勤杂工和炊事员,经常是‘出工不出力’,甚至迟到早退,无故旷工;有一个青年木工,技术倒还可以,只是精力放在晚上为别人做家具上;还有一个水电工,有时竟然要物理教师帮忙装日光灯,这样我除了兼会计工作外,还不得不去‘打游击’,做替工,天天忙得团团转,真是无能为力。”张校长听了总务主任的一番“苦经”后,更感到自己有责任帮助总务处抓好工作。自此之后,他除了参加校内外会议外,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蹲在总务部门。有时与总务主任研究工作,有时找后勤职工谈话,或听取意见,或做个别思想工作。此外,还重点抓了以下三件事:一是整顿食堂,过问菜谱的花色品种和定价,重新规定开饭时间;二是明确工作制度,使各人职责分明,并亲自到厕所和校园的各个角落检查清洁卫生情况;三是加强门卫管理,不时去亲自坐镇,还与居民委员会或派出所联系,处理乱窜校门的校外不三不四的人。一个月之后,总务工作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是,总务主任也形成了一种习惯:凡事总要征询张校长的意见,开始,张校长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后来,当他把精力转向抓教学工作时,才发现总务主任不论大事和小事,都来汇报和请示,似乎离开校长就无法工作了。也就在此时教职工对总务工作的意见又多了起来,还说:“缺少张校长这样半个总务主任是不行的。”“我是校长,还是半个总务主任?”张校长开始思索起来,而且越想越感到这是个问题。于是,他只好把教学工作再稍放松一点,准备第二次蹲点总务处。他想:这次不能去做“半个总务主任”,而应该教会、带好一个称职的总务主任。决心是下了,方向也明了。但是,到了总务处,又有许多具体事情找到自己头上来,是直接处理,还是让总务主任出面处理呢?直接处理吧,那就违反自己蹲点总务处的宗旨;不直接处理吧,又怕群众有意见,说自己蹲点不管事。而且有些事情,若真让总务主任直接处理,可能会适得其反,张校长总觉得总务主任似乎缺少一点魄力和组织能力。看来,张校长这顶“半个总务主任”的帽子还得继续戴下去。张校长的失误在于没有抓住总务工作的要点。总务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学校教育、教学和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的繁重任务,它与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管理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是办好学校的必要条件之一。一所学校的总务工作管理得好,对教师积极性的调动,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校容校貌的改变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校长必须明确总务工作在学校工作这一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总务工作的任务和基本要求,实行科学管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