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编导并且又有哪些方法及步骤

如题所述

报考编导专业的考生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一个“通才”,要尽可能地多接触、多学习各种知识,提高艺术修养,以便发挥多方面知识互补互促的艺术通感作用。艺术素质正如一个人的气质一样,非一日之功,但是只要努力,每时每刻都会在累积和发生新的变化。

编导专业考试必考的几大知识点主要有:影视作品评论、电视节目分析、纪录片评论、文艺常识、自我介绍及特长展示等。

01影视作品评论
这是基本科目之一,考试形式为笔试文章写作。考试现场会给考生放映一部电影或电影片段,在规定时间内对影视作品进行评论。在这个写作过程中,需要考生对影视作品进行鉴赏与评析,实质上是考查考生的视听语言、文艺常识等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及分析能力。准备方法:备考阶段需掌握评论原则和技巧平日里增加影片观看量,多做一些评论练习。

02电视节目分析
通过此项考试,考官主要查看考生对于电视节目的主要构成和内容形式的综合识别、判断能力,以及对节目编排、节目设计方法的了解和把握能力。一般情况下,对三、四个小的方面进行讨论最佳,过少则难以支撑字数,过多则冗长而杂乱;就节目而言,三四个方面的特点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进行电视节目分析,包括以下几个角度:内容、结构、制作、主持人。准备方法:在掌握理论和技巧的基础上,多练、多问、多思是写好电视节目分析的关键。

03纪录片评论
如果影评是编导考试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影评就是影评考试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和哲理性等。它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
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究竟如何,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大家可以根据这样的文章思路来写:结构——真实性——画面 ——色彩,这样会比较调理有序。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和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进行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进而烘托气氛,阐述现实意义。准备方法:养成看纪录片的习惯,并且勤于做评论。

04文艺常识
文艺常识的考试形式通常有两种:面试和笔试。这一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不一定要有多专深,但必须要广博。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积累很重要。电视编导归属于新闻传播的大范畴,因此从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敏感性以及时事判断和评判能力。
作为未来的电视工作者,对当前的电视节目也应该比较熟悉,对一些热点栏目、热点事件要保持兴趣和关注度。题库当中一般都会安排一些电视节目评述,包括每年的春晚、各种热播栏目、一些资深的重要栏目,以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事件,这些都会被设计成题目让考生谈感受、挑毛病、提建议。准备方法:多看各类新闻,以及各类文艺节目,特别是热点的。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

05自我介绍
考生通过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考号、籍贯、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内容,使得考官对自己有个全面、详细的了解,进而确定你是否符合所报专业所需的必备条件。
考生可以提前准备一下自己自我介绍的方式,切忌内容空泛,没有特色,表达要自然流畅,忌过分抒情和宣扬自我梦想,态度要自然、谦卑、真诚。准备方法:业余时间自己多对着镜子练习,这样会提高自信,也会越来越熟练和流畅。

06特长展示
特长展示是很多编导类考试经常出现的一个环节,特长展示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考官对于考生的整体印象。特长展示指考生在最短时间内将自己的特性和与众不同的一面展示给考官,以赢得考官对考生艺术修养的了解。而大部分考生误以为特长展示即是吹、拉、弹、唱等基本特长,为此专门学习,殊不知多才多艺固然很好,但特长内容是极为广泛的,只要展现你比普通人更优秀的某一方面的技能或与众不同之处就可以。
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特长,独特新颖,扬长避短,有创意。准备方法:自己的特长,或者比别人更优秀的一面,要善于发现,并且要加强,在考试那一天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那对于编导小白们来说,该如何入门学习,如何规划,接下来,艺考界将给大家讲述编导专业学习六大步骤,希望同学们都有所启发!

01编导艺考明确目标,合理规划

很多同学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不理智,或者获取的报考信息不全面,很容易作出错误的选择。随着编导艺考生的越来越多,招生院校也随之增长,但是编导类名校的竞争整体越来越激烈。
如果高中生在了解编导专业的前提下,决心走编导艺考这条道路,早一点准备并没有什么错,但很多学生因为自制力差或者不太会安排时间,把本来应该用来为高考文化课打基础的黄金时间耽误了,这就有一些本末倒置。

近年来,编导类专业对文化课要求越来越高,中国传媒大学等名校的文化课明确要求要在当地文化课一本线以上,因此,文化课永远都不能忽视。

02编导艺考有的放矢,坚持到底

编导专业不同于表演、音乐更专业,更看重考生的艺术综合积累。所以,编导考生需要养成积累的习惯,计划不要定时,要定量(把每天的任务要定好并按时完成)。
计划分为总计划、分期计划和每天计划。从开始学习编导到考试之前,一共有多少时间来准备编导艺考,每本书要看多少遍,这是总计划。每本书的每一遍花多长时间看完,在什么时间段看完,这是分期计划。每天各种编导艺考参考书要看多少页,这是每天的计划。
三者缺一不可,每天的计划可以变动,但分期计划千万别完不成或者拖期,否则你会发现任务越积越多,你的计划就会被完全打乱,这时候的你又开始迷茫了,到处问应该如何下手,从哪里开始学起。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如果这时候你还没有学习计划或者计划已经打乱。

03编导艺考精益求精,不被蒙蔽

一本好书读5遍胜过5本好书读一遍!临考试前一个月很多人买几本甚至十几本书,根本就看不完或者简单的过滤一遍,这样不能发挥参考书的作用。
看书应该早看,对于编导艺考来说,基础知识真的很重要,很多基础知识是通过平时的看书积累,而不是临阵磨枪。关于编导生要看哪些书,我们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知识拓展类的,一类的应试参考教材。
知识拓展类可以买一些和电影相关的,了解一些电影的历史、电影的分析、电影和电视的拍摄制作。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编导艺考培训机构乱象丛生,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正规机构基本没有,都是以赚钱为目的的商人居多,对编导艺考没有任何研究,属于门外汉。建议考生一定要自己睁大眼睛,掌握选择机构的主动权。

04找准方法 善用技巧

文艺常识:打牢基础,善于总结,学会系统的背诵记忆各种知识点,无论是文学知识还是艺术知识,他们总得有一个体系和分类。比如文学可以按照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来分类;影视艺术可以按照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类分类,我们把这些知识点分门别类,系统记忆就很容易解决不好记忆、容易忘记的问题。
影视作品分析:一定要知道分析影视作品的角度,什么类型的影视作品用什么角度去分析更好,自己最擅长哪些评析的角度,找准角度,不要犯一些低级的错误,写好影视作品分析并不难。
故事写作:在掌握故事理论基础上练习,就算不知道理论基础,也应该知道判断故事好坏的基本标准就是吸引人,想想你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小说,看别人是怎么讲故事的,一定善于借鉴,故事的表达能力一定要训练好。
面试:面试的科目有自我介绍、即兴评述、回答考官提问。才艺展示等。才艺展示考的院校不是太多。面试要成功最需要注意的是气质,包括说话的气质、站立的气质、微笑的气质,必须让自己的气场强大自信起来,更重要的一点要注意,平时多练练自己的脸皮。脸皮厚一点,再厚一点。

05编导艺考夯实基础,不言放弃

编导高考是针对高中生的考试,是一次基础测试,考试的目的是看你这个学生在影视传媒的学习中有没有潜力,能不能把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影视人才。
所以我们在学习中最需要侧重的也是基础,包括写作基础、文学基础、影视基础、表达基础,这些最基本的能力是一定要提高的。拥有了基础就拥有了实力。
现在有些同学或者家长在考试前不去提高基础能力,而总是想着走后门、走捷径,有的学生想要考前的押题,有的想要知道面试的考官是谁以便找关系,我想这些同学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投机取巧。无论什么时候,实力才是重中之重,谁学习的认真刻苦谁考的就好。
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没有信心,而是因为没有信心所以才做不到。这句话能理解的人不多,其实编导艺考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相信自己有成功的绝对实力。这是好多同学的通病,还没有考试心已胆怯,那样失败只是早晚的事情。

06编导艺考稳定心态,善始善终

编导艺考生平时应多关注各个艺术院校的招生资讯动态,清楚明白报考院校的招生要求有哪些?艺考考的是人的毅力,要坚持,虽不可能是天天如一日,但也不能只有三天的热情吧!要有足够的勇气去大胆的选择,要有足够的精力去应付,这是很重要的。
既然选择了编导艺考这条路,就应该有信心,有恒心,不要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保持稳定的心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交一张满意的答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01
编导是电视纪实作品的最主要的创作核心工作,具体是指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题材进行策划、采访、制定拍摄提纲、组织拍摄、编辑制作,最后对作品进行把关检查的系统性创作活动。也指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运用视听语言及其相关知识讲述故事的人,

编导类专业学习的东西,出来的就业范围很广,如:
1、各级广播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文化传媒公司、演艺经纪公司、演出公司、以及新闻机构、政府宣传部门、报社、杂志社、网络媒体等就职;
2、从事新闻、文艺、广告、影视剧等节目的策划、文案、编导、记者、出镜记者、摄影、后期制作等工作;
3、可在本科毕业后继续考研,争取留校任教或者去其他学校从事编导教师工作,还有就是在现在的艺考类培训学校任教(这个兼职的居多)
4、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专业对口岗位不多但是基本是有的,如果是专业不对口的岗位竞争也会较大。
其实编导是个技术活,主要还是看个人是否掌握的好,技术是否过关,如果学得好,实践的多,能力足够,肯定不愁就业,但关键还是看个人的努力程度。
编导专业就业方向包括七个个模块,包括电视编辑、文艺编导、新闻编导、影视剧编导、专题片编导、音乐编辑及网络艺术等方向。这些方向主要研究广播电视媒介中的新闻节目、文艺节目、纪录片、音乐节目以及网络艺术的编导工作。
考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编导人员,大学期间除学习公共基础课,还坚持“术业有专攻”的原则,按以后就业意向个人可以学习专业领域的不同课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18
1、找一本文学常识书
面试中出现的常识性问题往往范围极广,考生表现好坏主要在于平常是否有很好的知识积累。
因此,针对常识性问题的复习,特别是专业性常识和文艺常识,建议考生找一本专门针对艺术考试的文艺常识的书籍来辅助自己复习。这些文艺常识的参考书籍往往都是由艺术学院的老师或者从事艺术工作的专业人事专门针对艺术考试总结编写,里面基本概括了考生应该掌握的文学、文艺的基本常识点,更有考生应该了解的专业知识的信息点。
借助文艺常识的书,考生能很好地理清思路,这是考生在考前迅速扩充知识面的最好的选择。要注意的是,虽然说参考书籍是考生积累知识最简单的选择,但这些文艺常识书囊括的知识点的量也是很大的,如果考生只是想临时抱佛脚,在考前一两天才去买一本书突击,这也是行不通的。
2、多看一些专题性的短片
在准备“回答考官提问”环节时,考生除了要提早参看文艺常识的书籍,进行常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扩充,还应该多看一些电视专题片,比如中央电视台CCTV一1“焦点访谈”栏目,CCTV一1新闻“纪事”栏目,CCTV一10“讲述”栏目等,这些专题片时间大致为l5~20分钟,记录表现的又多是社会热点事件、现象。
考生通过每次l5~20分钟的看片可以逐渐培养一种镜头感,在实践中充分地熟悉和掌握蒙太奇常识,做到能简单地分析、运用视听语言的知识,而不仅仅只是死记硬背概念,在回答考官提问时有更好的表现。同时这些专题性短片记录的往往是社会热点的事件、现象,考生通过看片还可以了解社会文化时政的常识,为面试做好更充分的知识积累和准备。
另外,这种专题性的短片也是专业复试看片分析的主要片例类型,考生通过多看片,熟悉片子的主题思路、创作技巧等,也有助于考生在复试笔试中有出色的发挥。
3、多看新闻,总结一年社会热点事件
在考前准备中,很多考生忽略对文化时政常识、影视资讯的积累和准备,在面试中经常一问三不知,给老师留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形象。这样书呆子型考生就算掌握再丰富的知识,却还是因为达不到考官“了解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的人才”的要求,而常常在面试中败下阵来。
所以说,考生在考前一定要注意对社会文化、电影电视新闻常识的积累和把握。
考生在进行影视新闻、影视资讯的积累时,可以选择看一些影视类的网站或者综合新闻网站的传媒资讯版块。对于复习压力大,复习时间紧的高三学生来说,看微博也是最快捷地了解身边事的方式。
考生应该选择在进行面试前1—2个月开始看报纸,因为面试前期这段时间发生的社会事件、时事热点消息往往是面考提问中考查的重点。通过看微博。微信可以全面了解每天的社会热点现象,充分地熟悉时政消息,做好时政常识的积累。
要注意的是,报考专业不同,考生对时政常识把握程度也应有所不同,如果你是报考播音、文艺编导、导演等艺术类专业,对于时政现象只要做概念性的把握就够了,只要知道最近发生了哪些事件,出现哪些社会现象,并不需要针对事件现象做更多研究。
而如果报考偏新闻性专业的考生,比如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编辑方向),这些专业的考官鉴于以后专业发展的需要,往往会加强对时政常识提问,更会要求考试针对时事政治现象做一些分析。报考这些专业的考生在进行时政常识的积累时,就不能仅限于对事件的了解,更应该对社会事件、现象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这些考生可以参看《参考消息》,《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等一些新闻评论性较强的报刊杂志,加深对新闻事件、社会热点现象的理解,更好地应对面试中有关时政的提问。
除了时政消息,在面试中考官还常常提一些与当年热点的文化现象有关的问题。编导艺考生也要多加关注。
第3个回答  2018-01-18
文艺常识要科学系统记忆,其他的要有编导思维
第4个回答  2019-04-16
就是多看书多背多看电影多记拍摄角度等,也可以找大同去学编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