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靠武力,有的靠谋略,嬴政灭六国统一中国,六国被灭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最先灭掉的是韩国。

1、灭韩

韩国在七国中为最小,而所处地位却最重要。它扼制秦由函谷关东进之道路,秦要并灭六国,必须首先灭韩,因而形成了秦韩两国间的连续战争,经过秦国的多次打击,韩的土地日渐缩小,韩于是向秦表示愿为藩属。

秦始皇十七年,韩王安九年(公元前230年),秦为彻底灭韩,派内史腾率兵再度对韩进攻,韩无力抵抗,内史腾指挥秦军攻克韩都,俘虏韩王安,把所得韩地改建为颍川郡。 这样,韩成为当时六国最先被灭亡之国。

2、灭赵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王翦乘赵地饥荒,长途跋涉派部分军队围邯郸,亲率主力东出井陉。王翦施反间计使赵王令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将。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王翦大破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南下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公子嘉逃到代国称王。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之子王贲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3、灭魏

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军在攻占燕都蓟、取得北方决定性胜利的同时,将主攻方向转向南方。派名将王翦之子王贲率军进攻楚北部地区(今河南南部)占领十余城。

在予以一定打击,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保障了攻魏秦军的侧背安全后,即回军北上,于二十二年突然进袭魏国,包围了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军依托城防工事,拼死防守。

秦军强攻无效,遂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三个月后,大梁城坏。魏王假出降,魏亡。秦在魏东部地区设置砀郡。

4、灭楚

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俘楚王负刍,楚亡。王翦继续进军江南,占领越国土地。秦在楚地设立楚郡,不久,又分为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

5、灭燕

秦王嬴政遂派王翦与辛胜率军大举攻燕,在易水之西大败燕、代联军。二十一年(前226年)秦军又增加兵力,王翦率军一举攻破燕都蓟城(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卫军逃辽东(今辽宁辽阳)。

秦将李信带兵乘胜追击至衍水(今辽宁浑河),再败太子丹军,消灭了燕国卫军主力。燕王杀太子丹向秦求和,秦国未允。但鉴于燕赵残余势力,已成囊中之物,为集中兵力对付魏楚,故暂停进攻。

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魏之后,秦王赵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俘燕王喜,燕亡。秦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等。

6、灭齐

齐国自济西之战(前283年)受到燕军重创以来,实力一直未能恢复。秦国在远交近攻的方针下,采取一切非军事手段,争取齐国中立,以削弱六国抗秦的力量。齐君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对秦亦采取结好政策,不敢支援其他五国抗秦。

齐丞相后胜为秦国重金收买,只幻想与秦联盟,既不与各国合纵抗秦,也不在本国加强战备。齐王完全听信了后胜的主张。直到秦国攻灭了五国以后,齐王才感觉到秦国的威胁,慌忙将军队集结到西部,准备抵御秦军进攻。

二十六年,秦王以齐国拒绝秦国使者访齐为由,避开了齐国西部主力,命王贲率领秦军由原燕国南部(今河北北部)南下进攻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北)。

齐军士气本不旺盛,对秦军突然从北攻来,更是措手不及。迅速土崩瓦解。秦军一举攻占临淄,俘齐王建,齐亡。

扩展资料:

秦国前后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从此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的统一使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为中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灭六国之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3

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先是韩国。

1、灭韩:秦王政十七年,内史腾率领秦军突然南下渡过黄河进攻韩国,一举攻克韩都新郑(今河南新郑),俘获韩王安,继而占领韩国全境,灭亡韩国。

2、灭赵:韩国灭亡后,秦国有两个选择,赵国和魏国。以秦的实力来说本来无所谓,但是选择赵国会更有利些。因为赵国还有一定潜力,拥有河套地区、太原盆地,对东出函谷关的秦军侧翼有一定威胁。

3、灭魏:赵被秦灭亡后,秦即想南下灭楚,但中间尚相隔一个魏国,魏此时虽然已只剩国都大梁附近的一些城邑,但终属秦进军楚地之障碍,于是决定先灭魏,再伐楚。

本来魏处于“天下之枢”,具有优越的战略形势,但由于战争频繁,大量削弱了魏的实力。多年来,在强秦的进攻下,节节败退,不断割地求和,魏国大河以北领土被吞食殆尽。

秦始皇二十二年,魏王假三年(公元前225年),秦派兵进攻魏国首都大梁。秦战地统帅王贲认为大梁城垣坚固,很难在短期内攻拔,于是引大沟之水冲灌大梁城,经3个月战争,城垣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贲所杀,魏国灭亡,秦以其地建为东郡。

4、灭楚:秦军灭赵、破燕并魏后,紧接着大举进攻楚国。当时楚仍为中国南方大国,拥有今河南西部及东南部,山东南部,湖北、湖南两省,洞庭湖以东和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全部。

5、灭燕:在灭赵的过程中,秦国大军已兵临燕国边境。燕王喜惶惶不可终日,眼见秦国扫平三晋,就要向自己杀来,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最终想出了孤注一掷的暗杀行动,即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时值前227年。

刺杀行动最终失败,但是秦王政差一点死于荆轲的匕首下,他深恨燕国,立即增兵大举进攻。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蓟(今北京市),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郡。秦将李信率领秦军数千人,穷追太子丹至衍水。

太子丹因潜伏于水中幸免于难。后来,燕王喜经过权衡利害关系,派人将太子丹杀掉,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想以此求得休战,保住燕国不亡。燕王喜逃到辽东以后,秦军主力就调往南线进攻楚国。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贲奉命攻伐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获燕王喜,燕国彻底灭亡。

6、灭齐:齐国最后一个灭亡,一是因为它处于东面,与秦国的西面遥遥相对,两者没有直接的利益纠葛。二是齐国一直梦想独善其身,五国征讨秦国时,也保持着中立。

扩展资料

秦国地处西陲,原为关中地区的一个小国,春秋时期远较中原地区各诸侯国落后,春秋各国称霸中原盟会争雄时,秦常被摈斥于外。但自秦孝公起励精图治,任用商鞅变法革新,废除旧奴隶主贵族特权和世卿世禄制度,逐渐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政权。对内实行“奖军功、教耕战”,对外则连横而战诸侯国。 

司马错又南并汉中、巴蜀,北灭义渠、陇西,巴蜀广大地区先后为秦所有。后白起率军攻拔楚都郢,又击溃赵魏联军于华阳,歼灭赵军于长平,中原地区的大片河山几乎都在秦国的控制之下。

经过春秋和战国长期的兼并战乱,中国社会逐渐向全国统一的趋势发展。到公元前246年,也即秦王政即位的初年,随着秦灭六国统一战争的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国,即将在刀光剑影中诞生。六国日渐没落、秦国蒸蒸日上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当秦王政刚即位的时候,李斯就在向秦王政的上书中指出:秦国已具备了统一天下的条件,六国实际上已降到秦的郡县的地位了。这说明由秦国统一中国,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新兴地主的力量比较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到秦王政执政时,关东六国先后衰败下去,唯独秦国越战越强。

齐国向为东方之强国。但到秦始皇初年,齐政权传至齐王建时,齐威王时期建立起来的霸业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齐国实已徒具东方强国的虚名。它政治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国无贤臣良将,军无奋进战斗之志,面对强秦即将发动的并灭六国的战争,竟毫无准备,坐以待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灭六国之战

第2个回答  2019-10-13

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1、灭韩:秦王政十七年,内史腾率领秦军突然南下渡过黄河进攻韩国,一举攻克韩都新郑(今河南新郑),俘获韩王安,继而占领韩国全境,灭亡韩国。秦国遂在韩地设置颍川郡,建郡治于阳翟(今河南禹州)。

2、灭赵:韩国灭亡后,秦国有两个选择,赵国和魏国。以秦的实力来说本来无所谓,但是选择赵国会更有利些。因为赵国还有一定潜力,拥有河套地区、太原盆地,对东出函谷关的秦军侧翼有一定威胁。

3、灭魏:赵国灭亡后,对秦国威胁最大的就是楚国。这时候有两条线路可以选择,一是从江汉平原出兵;一是从中原出兵。相比而言,后者离楚国国都更近,而且中原地势平坦,更利于后勤补给。所以,选择中原这条线路,就要先灭魏国。

4、灭楚:灭了三晋之后,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势已经不可阻挡。按计划,本应该出兵楚国,但出现了一个意外,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一怒之下的秦王就先攻击燕国,只因燕国逃到辽东,路途遥远,秦军不能一鼓作气地灭燕,只得转向楚国。

5、灭燕:楚国灭亡后,六国只剩下燕国和齐国。这时对秦国而言,选择燕国和齐国都是一样,但是因为荆轲的刺杀事件,拉高了仇恨值,因此秦军将目标对准了苟延残喘的燕国。

6、灭齐:齐国最后一个灭亡,一是因为它处于东面,与秦国的西面遥遥相对,两者没有直接的利益纠葛。二是齐国一直梦想独善其身,五国征讨秦国时,也保持着中立

扩展资料

秦灭六国之战背景:秦国地处西陲,原为关中地区的一个小国,春秋时期远较中原地区各诸侯国落后,春秋各国称霸中原盟会争雄时,秦常被摈斥于外。

但自秦孝公起励精图治,任用商鞅变法革新,废除旧奴隶主贵族特权和世卿世禄制度,逐渐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政权。对内实行“奖军功、教耕战”,对外则连横而战诸侯国。

司马错又南并汉中、巴蜀,北灭义渠、陇西,巴蜀广大地区先后为秦所有。后白起率军攻拔楚都郢,又击溃赵魏联军于华阳,歼灭赵军于长平,中原地区的大片河山几乎都在秦国的控制之下。

经过春秋和战国长期的兼并战乱,中国社会逐渐向全国统一的趋势发展。到公元前246年,也即秦王政即位的初年,随着秦灭六国统一战争的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国,即将在刀光剑影中诞生。六国日渐没落、秦国蒸蒸日上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当秦王政刚即位的时候,李斯就在向秦王政的上书中指出:秦国已具备了统一天下的条件,六国实际上已降到秦的郡县的地位了。这说明由秦国统一中国,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新兴地主的力量比较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到秦王政执政时,关东六国先后衰败下去,唯独秦国越战越强。

意义:秦国前后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从此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的统一使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为中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秦灭六国之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0-18
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表:1、灭韩。2、灭赵。3、灭魏。4、灭楚。5、灭燕。6、灭齐。
东方六国被灭后,六国的国王去向和下场分别是这样的:
1、韩王安:投降被俘,被软禁于陈县(今河南淮阳一带)。5年后,亡韩故臣韩国旧都新郑叛乱被平定。随后,秦始皇下令把并没有参与叛乱的韩王安处死,以绝后患。
2、赵王迁:投降被俘,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的深山之中,最终饿死山中。据载死时年方15岁。曾作如下亡国之歌:“房山为宫兮,沮水为浆。不闻调琴奏瑟兮,唯闻流水之汤汤!水之无情兮,犹能自致于汉江;嗟余万乘之主兮,徒梦怀故乡!夫谁使余及此兮,乃谗言之孔张!良臣淹没兮,社稷沦亡;余听不聪兮,敢惹秦王。”
代王赵嘉:赵王迁之兄。赵国被灭后,逃到赵国代地复国,被拥戴为代王,并与燕国共同聚兵抗秦,6年后兵败被俘不知所终
3、魏王假:投降被俘。关于魏王假的结局有两种说法:正史记载不详,只说秦军水淹大梁,俘虏魏王假,灭魏国,魏地设为秦国郡县。
而刘向所著的《烈女传》记载:“秦杀假”。据传,魏王假出降后,本人与魏氏王族全被秦军杀掉,只有信陵君魏无忌的族人得以逃脱。
4、楚王负刍:投降被俘。秦王政亲自前往樊口接受了负刍的纳降,并当面斥责其“弑君之罪”,被废为庶人。因为负刍本是楚幽王、楚哀王庶兄。楚幽王去世、楚哀王即位仅两个多月,就令党羽袭杀楚哀王,自立为王,所以有“弑君之罪”。

楚王启:楚王负刍之弟。楚国被灭后,昌平君熊启逃到淮南兰陵,被拥立为楚王复国,以长江为屏障,据吴越之地抗秦,后来被秦军所灭,楚王启自杀。
5、燕王喜:投降被俘。关于燕王之死,正史同样记载不详,但野史有传言,燕王喜被俘后,由王翦率军押往秦都咸阳。“途中,饥渴而死。”走一路没有管吃管喝,活活饿死和渴死了。
6、齐王建:投降被俘。对于齐王建正史中所述极多:齐王建在位40多年没有遭受战祸。任命舅舅后胜担任相国,后胜接受秦国间谍的大量金钱,就派很多宾客到秦国,秦国又给他们很多钱,这些宾客回来搞反间活动,劝说齐王不要于秦国为敌。因此秦灭五国时,齐国置之不理,视若不见。等五国灭亡后秦军攻入山东临淄,百姓没人反抗。于是齐王建投降秦国。
第4个回答  2019-10-13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灭韩、十九年灭赵、二十二年灭魏、二十四年灭楚、二十五年灭燕、二十六年灭齐。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