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中看地球是否真能看见长城

如题所述

回答:在太空中是看不到长城的。

在太空中能不能看到长城,是个简单的物理问题。假设长城的宽度为10米,太空则以国际空间站为例,距离地面400千米,那么在400千米外看10米宽的长城,宽度的张角只有大约5角秒。这是什么概念呢?大约就相当于在10米外看一根宽0.25毫米的细线,不知道你能不能看得见,反正我是看不见。实际上,人类的肉眼可以分辨出大约0.6角分的张角,也就是大约36角秒,在太空中看起来只有5角秒宽的长城,显然超出了人类肉眼能够分辨的能力。所以,正常情况下,在太空中是看不到长城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9
我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在顺利返回地面后接受了媒体的采访,有记者好奇地问:“你在太空上看到了万里长城了吗?”杨利伟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
记者提的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想问的,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建筑”的说法就广为流传。据说是得到了众多宇航员的亲口核实,并有照片为证。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甚至有媒体煞有介事地说:“美国宇航员称,他们从
月球上用肉眼能看到的人类最大的建筑物是长城。在上面看到的长城像条黑色的蚯蚓。”于是,这一说法更加深入人心。
那么在太空中真能看到长城吗?从理论上来讲,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长城是狭窄且不规则的,而在太空中对不规则事物很难观察;不仅如此,长城平均宽度不到10米,也很容易被周围的地形背景隐没,因此仅靠肉眼,在20公里的高度就很难将它分辨出来,长城完全从人的肉眼里消失的高度也只有60公里。这相对于航天器平均400公里的轨道高度来说,相差实在太大。如果在月球上也能看到长城,就相当于在2688米外看一根头发丝一样。如果说宇航员能看到长城,显然不真实。
从实际来看,自从这一说法流传以来,不少亲临太空的宇航员就在纠正,表示绝无此事。第一批登月的两名宇航员之一———奥尔德林在接受香港凤凰卫视采访时就强调:那是人们的误解,是由于人们对事实不了解所造成的。而第一位太空游客、富翁蒂托也否定了这一说法。更有专家从科学的角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但至今,仍有不少媒体不但不对传言进行纠正,而且还在津津乐道地宣扬“太空中能看到长城”。道理很简单,但多年来,人们对此说法却深信不疑。这多少说明我们对过去老祖宗的辉煌始终抱有依赖感,总觉得这是中国人的巨大骄傲和无上光荣,因此情愿相信错误的说法也不愿承认科学。
不科学的赞誉其实是谬误,而明知不对的赞誉却又采取认可态度更是不可取。如果用谬误来渲染民族情结只会误导百姓,令世人不屑。我国有万里长城,埃及有金字塔,荷兰有围海大堤,都是气势磅礴的人工建筑,都是各自国家的骄傲,但这种骄傲不必上升至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地步。
长城并不会因为其在太空上看不到它而变得不伟大,我们中国更不会因此而抹杀光荣的历史。而“长城是在太空上能见到的惟一的人工建筑”的宣传,只会使爱国情结建立在虚无缥缈的基础上,同时影响人们的科学观念。事实上,在不少媒体向青少年征集最想向杨利伟提的问题时,绝大多数人都填写了“在太空中能看到长城吗?”
记者对杨利伟提问时,目光中流露出的是期待。毕竟,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太空,第一次在太空俯瞰自己家园。杨利伟以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做出了否定回答,也许会泼灭不少人的热情,但却强有力地纠正了错误观念。
长城是伟大的,但你不会在太空看到它。
第2个回答  2020-08-27
我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在顺利返回地面后接受了媒体的采访,有记者好奇地问:“你在太空上看到了万里长城了吗?”杨利伟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
记者提的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想问的,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建筑”的说法就广为流传.据说是得到了众多宇航员的亲口核实,并有照片为证.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甚至有媒体煞有介事地说:“美国宇航员称,他们从
月球上用肉眼能看到的人类最大的建筑物是长城.在上面看到的长城像条黑色的蚯蚓.”于是,这一说法更加深入人心.
那么在太空中真能看到长城吗?从理论上来讲,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长城是狭窄且不规则的,而在太空中对不规则事物很难观察;不仅如此,长城平均宽度不到10米,也很容易被周围的地形背景隐没,因此仅靠肉眼,在20公里的高度就很难将它分辨出来,长城完全从人的肉眼里消失的高度也只有60公里.这相对于航天器平均400公里的轨道高度来说,相差实在太大.如果在月球上也能看到长城,就相当于在2688米外看一根头发丝一样.如果说宇航员能看到长城,显然不真实.
从实际来看,自从这一说法流传以来,不少亲临太空的宇航员就在纠正,表示绝无此事.第一批登月的两名宇航员之一———奥尔德林在接受香港凤凰卫视采访时就强调:那是人们的误解,是由于人们对事实不了解所造成的.而第一位太空游客、富翁蒂托也否定了这一说法.更有专家从科学的角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但至今,仍有不少媒体不但不对传言进行纠正,而且还在津津乐道地宣扬“太空中能看到长城”.道理很简单,但多年来,人们对此说法却深信不疑.这多少说明我们对过去老祖宗的辉煌始终抱有依赖感,总觉得这是中国人的巨大骄傲和无上光荣,因此情愿相信错误的说法也不愿承认科学.
不科学的赞誉其实是谬误,而明知不对的赞誉却又采取认可态度更是不可取.如果用谬误来渲染民族情结只会误导百姓,令世人不屑.我国有万里长城,埃及有金字塔,荷兰有围海大堤,都是气势磅礴的人工建筑,都是各自国家的骄傲,但这种骄傲不必上升至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地步.
长城并不会因为其在太空上看不到它而变得不伟大,我们中国更不会因此而抹杀光荣的历史.而“长城是在太空上能见到的惟一的人工建筑”的宣传,只会使爱国情结建立在虚无缥缈的基础上,同时影响人们的科学观念.事实上,在不少媒体向青少年征集最想向杨利伟提的问题时,绝大多数人都填写了“在太空中能看到长城吗?”
记者对杨利伟提问时,目光中流露出的是期待.毕竟,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太空,第一次在太空俯瞰自己家园.杨利伟以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做出了否定回答,也许会泼灭不少人的热情,但却强有力地纠正了错误观念.
长城是伟大的,但你不会在太空看到它.
第3个回答  2020-05-26
太空能否用肉眼看到长城?这个问题在杨利伟2003年10月太空之旅后似乎已经有了定论。英文《中国日报》(ChinaDaily)记者周黎明对此进行了两个月的专门调查,并借助华裔宇航员焦立中的特殊优势,证明了这是有可能做到的事,但难度极大。
■要用肉眼看长城
昨天,美国华人宇航员焦立中(英文原名LeroyChiao)从太空站返回地球,降落在哈萨克斯坦。他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名担任太空站站长的华人、第一名为总统选举从太空投票的宇航员,在太空一次性停留时间最长的美国宇航员之一。至今,他已有四次太空之行记录,飞行时间共228天,太空行走共41小时。
在这次6个月的太空之行中,他带领俄国同事,出色地完成了各种任务。有趣的是,其中有一项任务不是美国太空总署分配给他的,而是他自己设置的,那就是:他要从太空用肉眼看长城。
■两个版本的说法
围绕着从太空用肉眼看到长城这个话题,目前,大致有两个版本的说法和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说法是:长城是能从太空用肉眼看到的两个人造建筑之一(另一个是荷兰大坝),而另一种说法则更极端,认为长城是唯一能从太空用肉眼看到的建筑。
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阿波罗17号登月行动的总指挥尤金·塞尔南曾多次表示他看到过长城;而以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为代表的科学家则表示,只有长宽都达到500米的物体,在太空才有可能被肉眼看到,杨利伟的否认只是为第二种观点提供了佐证。
■把肉眼看长城当任务
如果有意从上述说法中理出头绪,焦立中可能是最合适的人选。焦酷爱飞行和摄影,对拍摄中国名胜的太空照片有着浓厚的兴趣。另外,他把太空肉眼看长城当作自己的一项任务,而且希望能“出示证据”。
在对焦立中两个月的电子邮件采访中,他传回的第一批照片已经能初步显示,那中外两个版本的传说都是不准确的:从太空能看到很多人造建筑,如看北京的环路要比看长城容易得多。对于是否能看到长城,他的回答是:“我无法判断我是否已看到,因为从我的高度,长城跟公路难以区分。”
焦所说的高度是350至360公里,跟王渝生所说的300至400公里相仿,但回头分析塞尔南的言论及他的航天记录时,发现他说的距离是160至320公里。奇怪的是,以前的报道中,没有人问塞尔南是在哪次飞行中看到长城的,当时高度是多少,他借助了什么工具(如地图)等。人们对塞尔南既尊敬又怀疑,因为他似乎每到一地都声称曾从太空看到过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因此不少人把他的话当作是无伤大雅的恭维。
第4个回答  2017-01-11
文/王志宇

做为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杨利伟看到了浩翰宇宙中美丽的地球,与此同时,许许多多中国人都在问:看到万里长城了吗?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用肉眼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建

筑”的说法就广为流传。这个惟一,已经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荣的骄傲与自豪。但是,杨利伟却非常明确而肯定地答复“没有看到。”

杨利伟的回答,让许多人在兴奋中感到一丝遗憾与失望,因为,据说外国宇航员都看到了,为什么咱们中国宇航员却看不到呢?

杨利伟说的是实话,因为,长城的平均宽度不到10米,据计算,如果在月球上看长城,就相当于在2688米之遥看一根头发丝,如果不借助于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肉眼是很难分辨的。

杨利伟发现了真理,同时也发现了谬误。但是,实话要实说,却需要勇气。因为,有些被传闻认定的神圣的东西,虽是谬误的,但却因其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神圣而潜移默化的常有了不可侵犯和不可亵渎性。20世纪80年代末,科学家用碳化技术,测定出那块被基督教徒们奉为圣物的耶稣裹尸布是假的,因为它的原料纤维是13世纪才种出来的,而此时距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时间已过去1200多年了。没有种出来的原料纤维布,怎么去裹尸?这是个常识性的谬误。然而,这块圣布在教徒们心中的神圣而不可亵渎性,却让人们迟迟不敢发布事实的真相。同样,其实早就有一些亲历太空的宇航员已在实事求是地纠正,说在太空用肉眼其实是看不到长城的。但是,有些媒体却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未予报道和纠正。

杨利伟做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具有敢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勇气;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另一种勇气———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勇气。尽管谬传已经成为国人引以为荣的自豪,成为一种神圣的民族辉煌,成为一种史诗般的英雄情结,但它毕竟是谬传,谬传的东西,早早晚晚是要被真实的现实取而代之的。

长城是伟大而辉煌的,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但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却早已在太空中雁过留声。据报载,美国宇航局发射的“航行者”太空船,在太空播放的乐曲中,就有一首古老的中国古筝曲《流水》,这曲《流水》,被世人誉为“古调之希声”。它“时而潺缓滴沥,时而风发水涌,时而余波激石,时而蛟龙怒吼”。浩浩宇宙太空,一曲贯穿亘古时空的《流水》,将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与辉煌,挥洒得酣畅淋漓,丝毫不逊于俯览长城的大写意。

承认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是杨利伟这新一代航天人实事求是的勇气;但长城已在世界人民的胸中,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神往它的雄姿伟迹。更让人高兴的是,杨利伟航天飞行的成功,不正意味着中国人长城精神的发扬光大与开拓延续?从这一点上来说,即使看不到长城,长城的伟大与辉煌,也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类航天精神的向往与激励。所以我们说,长城,将与宇宙、日月同辉,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