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成年人要懂:不要拿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要求别人”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成年人了,有了认识能力和社会经验,不拿自己的生活方式要求别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和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

孔子曰:“己所不欲,忽施于人。”是说:自己都不喜欢的事物,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是孔子和名叫“仲弓”的弟子的对话,传授什么是“仁”。那么也可以这样说:“自己喜欢的事物,也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因为人和人生活环境、性格、爱好都不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看世间万物,自然属性都不一般。

比如小草,有喜阳,有喜阴,还有的喜阴阳各半。

比如树木,有喜高山峻岭,有喜平原大川,有喜河流溪边。

结出的果子才有酸有甜,味道千变。

看花朵,有娇柔,有鲜艳,有烂漫,有的似云霞一直烧到天边。

各有不同才有生机盎然,千篇一律怎能气象万千。

所以,懂得不拿自己的生活方式要求别人,是美德,也是常识、素质。那怕你是好意,觉得自己很享受某种爱好,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因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比如喝酒,中国的劝酒之风可谓历史悠久,民间更甚,劝酒词更是多不胜数。

一个不喝酒的人出于应酬或其它原因,坐上酒桌,便开启了闯关模式,在声明以茶代酒后,得到的是一片热情的反对之声。

什么“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

“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

“客人喝酒就得醉,要不主人多惭愧。”

“东方红,太阳升,请你喝下这一盅。”

只要你碍于情面,喝下了第一杯,后面的劝酒词接着跟上。

“贯彻科学发展观,老兄这杯得喝干。”

“一两二两潄漱口,三两四两不算酒,五两六两扶墙走,七两八两还在吼。”

“台湾马上要回归,老弟喝下这一杯。”

“相聚都是知心友,我俩喝个舒心酒。”

反正,不把你喝个七荤八素,躺床上几天,再见酒后背冒凉气不算完。

其实,不喝酒的人也许只为办事或叙叙友情,能和朋友们畅快的谈天说地。回家后手拿一本书,桌上一杯香茶,配一曲动听的音乐,才是他的享受。喝酒伤身伤胃,倒成了他的痛。

所以,爱好是相互的最好,要有沟通,避免隔阂,不强人所难,友谊会走的更远。不拿自己的生活方式要求别人,才能各得其乐,又能相得益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3
我觉得这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作为成年人,一定不要拿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要求别人,因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有所不同,而且别人也没有必要按照你的方式去生活。
第2个回答  2020-11-04
我觉得是对的,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我们不能强加谁怎么生活,我们只需要过好自己的生活。
第3个回答  2020-11-04
我很认同这句话,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很多人已经是习惯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你拿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要求别人,避免不了就会产生矛盾和分歧。
第4个回答  2020-11-04
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你的生活方式并不一定适合别人,所以不要要求别人都跟自己一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