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的签字盖章相比,电子签章有哪些优势?

如题所述

可靠的电子签章与传统签章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但在安全性、便捷性、可控性等方面电子签章要远胜于传统签章。

电子签章的优势:

优势一:电子签章提升企业工作效率

企业使用电子签章后,企业的合同签署、财政报销、OA审批等环节可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随时随地在线进行确认及签署。相比传统签章四处找领导审批,异地用章快递邮寄等繁琐的流程和冗长的签约周期,电子签章的采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协同办公的效率。

优势二:电子签章为节省大量成本

传统签章使用需要打印纸质合同,而企业使用电子签章后,所有的合同签署、文件审批均可通过线上实现无纸化操作。同时文件签署完后还可线上进行储存及管理,省去了线下纸质合同分类管理的麻烦,可为企业节省一大笔印刷成本、纸质成本、仓储成本、物流成本及人力成本。

优势三:电子签章管理更便捷

电子签章线上管理,无论是电子签章的制作、授权、查看还是删除,均可在线操作,且操作者必须是通过实名认证及拥有权限之人。相比传统签章专人专柜管理,申请用章后不按时归还,易导致签章丢失、滥用等情况,电子签章大大的优化了企业签章管理过程。

优势四:电子签章安全合法

电子签章基于数字签名技术,可确认电子文件签署主体真实身份,有效防止文件被篡改,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具有极高的法律效力。相比传统签章易被盗、被伪造,电子签章在安全性、合法性上更能够贴合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由此可见,电子签章对于企业的好处不言而喻,是企业实现高效数字化无纸办公的必备工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29

电子签章的优势:

第2个回答  2024-02-02

企业使用电子印章相对于传统印章有多种优势,这些优势有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和管理。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优势:

高效便捷签署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几步即可完成签署,签署成果清晰可辨。

降低成本

电子印章可以显著降低与纸质印章相关的成本,包括印章的制作、墨水、印章纸、邮寄和存储费用。此外,电子印章通常更容易管理和存档,减少了物理存储空间的需求。

远程工作支持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远程工作模式,电子印章使员工和合作伙伴能够在任何地方签署和认证文件,无需亲临办公室。

环保

通过减少纸张的使用,电子印章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数据安全稳定

完善的数据运维策略,采用银行级安全技术,确保数据传输-存储-访问安全。

支持定制开发

灵活自由,可以集成客户现有管理软件,针对具体业务签署需求定制签署场景。

开放集成能力

通过集成,让“OA、ERP、CRM、HRM、SRM等”各类业务软件实现电子签署。

证据链完整

签署过程及文件数据区块链存证,对接公证处,随时一键出证。

“降本提效”始终是中大型组织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目标,契约锁电子印章针对中大型组织数字化建设中面临的印章管理和使用难题,帮助统一印章管控平台、拓展业务软件电子签署功能,围绕业务需求定制功能应用、构建签署场景,让中大型组织通过一套电子签章系统,实现全集团签署无纸化转型,助力业务全程数字化转型!

第3个回答  2022-06-17



电子签名要取代依靠快递搬运的白纸黑字红戳,就要做到极致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

单点服务企业,促成产业链数字化

互联网大潮下,电子签名应运而生。

“我们做这个15年了”“我们是最早的电子签名公司”“十多年就专注做这一件事”,e签宝联合创始人兼CEO金宏洲不止一次说过这些话。

2003年,天谷科技推出电子签章系统“天印”,彼时,签名开始从纸张走向电子,漫长的电子签名软件时代开启。

10年后,随着市场红利纷纷告急,提高既有企业运营效率的SaaS服务落地中国,作为促成交易、达成合作等众多场景必不可缺的签名搭上了SaaS快车,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天谷科技顺势推出第三方互联网电子签名平台e签宝。

在金宏洲看来,电子签名的发展以2013年为节点,之前是1.0时代,之后是2.0时代,他带领的e签宝在这两个时代都是先行军。2013年,提供第三方电子签名的服务厂商不过3家,到2016年,这一数字已超过26家,e签宝始终都在队伍前列。

环境的改变为电子签名的互联网化提供了机遇。传统行业都在结合互联网发展,线下移居线上后提高了交易效率,从注册到支付都在云端进行,每天大量发生的签字盖章却迟迟不上道,因为这发展滞后的一点,全程数字化的链条始终不完整。

传统的签字盖章依靠纸张、快递,即使老板不在乎高昂的成本和低下的效率,这种方式依旧有诸多痛点在折磨老板。

首先,私刻公章,伪造签名。

其次,多盖错盖,无法审计。企业公章不可能是千头万绪的企业主管带在身上,他们很难知道盖章员盖了多少章,盖得对不对,发生假冒代签更不易察觉。

再者,查询困难,易用性低。纸质合同白纸黑字红戳,证明力很强,但是中间要经过快递、扫描等步骤,不仅降低效率,也增加投入,难以归档,不方便检索,易用性缩水。

e签宝创立之前,金宏洲是阿里巴巴的早期员工,亲身经历了签字盖章的各种不方便。他曾说,“我们的电子签名最先的出发点就是解决在线互联网上的签字、盖章问题。”

金宏洲告诉品途:“电子签名还是没有到真正爆发的时候,或许在一年后,大部分人都认同了电子签名这类应用,才会是真的行业爆发。”

如何做到快速成长和用户保障?

2015年,《电子签名法》问世,咨询专家许兆然做过一个测算:彼时单位公章存量约3.5亿个,物理公章电子化至少能释放350亿元市场容量,加之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下的商务签章领域,电子签章市场规模约在2000亿元以上,是一片“红海”。

两年后,再纵观整个电子签名的发展,前期的缓慢行进和近两年的快速增长对比鲜明,多家企业纷纷获得融资,e签宝也在2016年底完成了4500万A轮融资,似乎这些入局玩家已经做好准备,正对电子签名这个千亿级市场的爆发翘首以盼。

产品、用户体验是每个新入局企业首先关注的,要想在这一领域扎根,电子签名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就要做到极致,这并不简单。

在银行场景,电子签名要对人进行鉴定,不仅做到实名制,还要进行人脸识别;在理财场景,电子签名发生在手机手写签署板,最终要生成具有法律效力、有保护、防篡改的签名,包括签名场景的人像定格、手机位置信息等都需随所签合同一起存证。

深耕行业15年的e签宝深谙此道。截止到2017年6月,e签宝企业用户已超过20万家,平台个人用户超过2000万,日均签名量超过200万,累计签章量超过3亿次。

在电子签名的2.0时代,金宏洲认为e签宝之所以能吸引用户,是因为有四方面优势:

第一,成立时间最久的行业覆盖。最初只是一个软件系统,做工商、政府项目的开发,在SaaS模式引入中国后,敏感察觉互联网优势,自发走向颠覆转型,目前,e签宝覆盖了政府机构、国有企业、互联网企业、金融平台,包括法院、华为、百度、蚂蚁金服等等。

第二,很强的产品线。不止花时间做简单的签名应用,也注重整合上下游对接,做好法律服务,针对不同客户的定制需求,开发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服务。

第三,资质优势。电子签名是有国家管控的安全行业,采用的是算法密码学,申请知识牌照的环节不可避免,e签宝拥有国密局颁发的多种商用密码产品证书,以及几十家CA支持,对于政府、央企、国企的服务能提供合规的风险把控。

第四,保证产品的可靠稳定。在互联网时代,作为整个数字化业务链条的一个单点,服务小,但却绝对不能断,一旦出现问题,对企业的影响是致命的,e签宝从小处入手,拥有六项专利技术,包括防伪加密的打印功能、重复输入无效等。

在做好用户引流后,e签宝将安全性的重点放在了法律保障上。“我们的法律保障是一个闭环,合同签署后就有了后面的法律服务,对接律所、网络法院等。”金宏洲介绍称,e签宝提供的保险服务在合同签署不被法院认可时会承担诉讼费用。

“我们本身也是一个生态,理念就是不仅好签还要敢签。”

活跃在市场爆发前夜 就要跟行业里的麻烦相处

企业接入e签宝,经过四步操作即可完成签名——实名认证、证书生成、印章生成、文件签署,同时提供“真实身份、真实意愿、签名未改、原文未改”四个要素,以保证可靠性。

认可电子签名的机构企业在享受便利,心存顾虑的还在门外观望,不敢用、有疑虑,整个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改变传统的签字盖章习惯,提高用户对电子签名的接受程度是目前急需攻克的问题。金宏洲表示,这个过程虽然麻烦,但已经习惯了应对这些麻烦。

这个行业要迎接爆发,不仅要打消用户顾虑,还要扩大平台的应用场景,这也是金宏洲现在面临的一个难题。

以支付宝为例,支付宝依托淘宝的巨大消费场景,可以迅速获得发展,并衍生新的品类,反观电子签名,还没有大的应用场景,在装机量还远没覆盖到亿级规模的今天,用手机完成合同、订单签署的习惯也就不易养成。

与大平台合作是e签宝目前拓展场景的解决方案,阿里已经是e签宝合作对象之一,但整个使用习惯的养成仍然需要时间。

一边解决麻烦,一边加快脚步。e签宝在市场推广方面会产生点与点之间的链接效应,发送合同的用户使用了e签宝,接收方也可以用e签宝进行签署,以扩大潜在客群规模,投入更多资源去做转化顺理成章。

以前的电子签名是靠卖系统获利,一次性支付几十万买断应用的模式不仅门槛高,也没法扩大市场。现在SaaS模式下的的电子签名是按服务收费,将支付密钥放在云端,每签名一次就产生一次收费,单额不高,但重在量大,上能服务财力强的大企业,下能服务有情怀的小微企业。

平台推出不同产品线的收费套餐(电子签名产品线、合同存证产品线、法院产品线等),按次序收费的同时,也根据企业的签名的量来做调整。

新的盈利模式要建立在巨大的用户量上,在教育市场阶段,在行业风口还没爆发之前,占得大客群先机最为重要。金宏洲对电子签名的行业价值一直信心满满。

本文为 品途商业评论( http://www.pintu360.com)原创作品,作者: 杨亚茹,责编: 董童。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品途商业评论观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