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那么有野心,为何李世民去世之前没有除掉她?

如题所述

武则天一直都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李世民在世时,也不可能一点感觉不出来,为何不除掉她呢?

一、过度娇惯。

武侧天进宫后,唐太宗曾经一度对其极其宠溺,本来对她的容颜极其钟爱,再添加和武则天的老爸是世交,所以迅速封她为美人。但就在武则天在后宫前程未来可期时,却由于年涉世不深,极于主要表现自身,由于一回“驯马事件”,急于主要表现自我的武则天的野蛮行为让唐太宗心有余悸,于是逐渐对其冷漠下了,渐渐地打进了打入冷宫。好在唐太宗心里依然深爱着武则天的,所以,一直没有直接对武则天痛下凶手,让其得已延残苛活下。

二、过度大意。

就在唐太宗和武则天打冷战时,唐太宗在宫中的“藏书馆”翻阅书本时,得到了那样一句惊世谶言:唐三世后,女主角武王,代带天下。唐太宗震奋之余,唐太宗听从朝中殿堂级人物长孙无忌的建议,以犒赏赏赐朝中清朝官员为由,在宫中举办一回经营规模空前的超级鼎盛大宴。明义上是家宴,完成上是整理清查锁定“危险时刻人物”,末尾进行“接诊解剖”。结果宴会上,一个名字叫做李君羡的小官引起了唐太宗的留意经查,这个李君羡还真跟“武”结了缘,出世在洛州武安,小名字叫做“五娘”,官名中带有“武”字:武连郡公,武卫将军。结果唐太宗认为谶言中的女主角武王就是他。于是宴会后,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直接把李君羡送上了断头台。此外,其它一回与“武”有关的官员或被砍头或被革职。经过一轮大洗牌后,唐太宗心安了,认为谶言中的风险人除掉了。然而,过度大意的他不容易料到,这个风险竟然是被他赐死的武则天。结果,武则天阴错阳差又逃过一劫。


三、固执己见。

唐太宗临终前,在处理武则天过程中,明显是低估了武则天,他认为自身打把她打进了打入冷宫,死时又把她发配到皇觉寺当尼姑,那样之后武则天只能青灯为伴,永远进不了宫了,那样既对武则天保留了面子,又把事情处理于无形中了。

然而,聪明的唐太宗显然固执己见了,他不容易料到,武则天仍在他卧病在床时就已经红杏出墙了,上他的儿子,给自己戴了绿帽子。事实正是如此,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就在唐太宗的儿子,也就是唐高宗的帮助下,悄然无声地回到了后宫之中。随后,武则天逐渐一展才干,根据各种方式战胜强敌,先是逆袭成为皇后,随后空架唐高宗,最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开辟了属于自身的世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2
因为武则天的势力已经很强大了,李世民也没有办法去除掉她,她在朝廷中受到很多人的支持,而且李世民对武则天的爱是很沉重的,从始至终都很专一,也不会舍得那么做。
第2个回答  2021-06-22
主要是因为当时李世民的儿子特别信任武则天,而且比较喜欢武则天,所以就没有除掉她。
第3个回答  2021-06-22
因为当时李世民已经没有能力去除掉武则天了,为时已晚,而且这都是天意,天意不可违。
第4个回答  2021-06-22
可能觉得没有必要,而且因为这个人的智商非常高,而且也是非常喜欢这么有野心的人,所以最后没有除掉。感觉还有利用价值。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