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品德包括哪些

如题所述

 个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所构成。道德认识是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德的首要环节,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是个体在社会实践和生活经历中基于自身立场、观点所形成的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好恶、爱憎等心理活动。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或决定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自觉自愿地作出抉择、克服困难的顽强力量和坚持精神,受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影响。道德意志是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道德品德转化的关键。道德行为是个人道德品德的外部状态,表现为语言和行为习惯。只有在道德实践中,个人品德才能形成、巩固、成熟,成为人生整体行为的一贯倾向和稳定特征。社会实践不仅是人们形成品德的客观基础,而且是人们改变自己已经形成的品德的基础。
  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的提出,为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体系增添了新内容。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就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作出了概括,主要包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等领域中的道德建设,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增加了个人品德建设,道德建设由“三德建设”变为“四德建设”。“四德建设”分别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家庭层面和个体层面提出了相应的道德建设要求,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涵。
  重视个人品德建设,有助于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这实际上也是要求领导干部加强个人品德建设。个人品德是“内在的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实现最终都要诉诸个人品德。个人品德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其道德行为整体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道德特点和倾向。个人品德既是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也是个体作为主体对社会道德的认识、选择以及实践的结果,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活动个性化了的道德特质。个人品德提高了,就可以“内德于己,外德于人”,促进社会道德进步。特别是当前,在私人生活领域存在大量法律与制度难以约束问题的情况下,必须坚持制度建设与个人品德建设并重,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加强个人品德建设,须多管齐下。一是应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要使人们具备高尚的品德,就必须使人们了解和把握社会各个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了解和认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荣、什么是辱,然后才能有一个明确的道德实践方向。二是应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有了某种道德认识,还需要炽热的道德情感,需要有一种对善的执着追求,在实践中形成稳固的道德情感。三是应锻炼人们的道德意志。如果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就不能在道德实践中克服困难,坚持善良和正义,抵制邪恶和私欲,也就难以形成高尚的品德。四是应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如果人们对于道德规范能够自觉遵守,乃至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个人品德自然能不断提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16

个人品德的内涵:

    品德是道德品质这一伦理学概念的俗称,也可叫做德性。所谓品德,是指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个人品德不是人类个体的生理特征和一般个性心理特征,而是人们后天形成的具体体现一定社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的他个人意识和行为总体的特征。因此,个人品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概念,而是一种具体体现在个人道德行为中的实践现象,个人品德与个人的道德实践活动密切相关,没有一个人的行为不表现出他的行为德性的。
    因此,人的个人品德与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的。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的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品德为基础的,而人们的品德又总是由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体现出来的。我们通常赞赏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品德,并不是因为这个人有一套完整的道德学说,而是称颂他在人生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从而也有利于自己人格完善发展的行为表现一般说来,个人品德与道德行为的关系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道德行为是个人品德的基础。没有一定的道德行为积累,就不可能形成个人品德,道德行为是个人品德的客观内容,个人品德是道德行为的综合表现。一定的道德行为经常表现出来,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就表现为具有稳定特征个人品德,而一定的个人品德只有通过道德行为才能表现出来。个人品德一方面表现为个人内在的心理和价值意识特质;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个人外资的行为活动和行为习惯,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品德表现为一个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
    其次,个人品德是个人自觉自主的行为过程。个人品德不仅是一种道德生活习惯或习性,更重要地还是一种由个人行为充分展示出来的自觉自主的意志选择过程,是凭借个人意志选择而获得的行为习惯。个人品德不是自然形成的或天生的习惯,而是在行为的每一场合或每一时期,都能凭借一定的道德判断和意志抉择,凭借意志的控制和坚持的结果。在这里,意志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志是个人品德的核心,个人品德就是力量。


    其三,个人品德是在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所谓行为整体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构成个人道德行为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统一,即个人的道德行为意识和道德行为时间活动的统一;另一方面,它是指一个人的一系列道德行为的综合,即一个人在某一实践活动领域、某一活动时期或活动阶段的行为,乃至于一生的全部道德行为的综合。因此,个人品德不是一种个别的行为现象,也不是一个人偶然表现出来的一两件具有善或恶的性质的行为,个人品德是一个人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的稳定特征和倾向,具有特定行为的连贯性和重复性。所以,个人品德不仅体现在一个人的某个持续进行的行为中,而且更充分地体现在这个人的一系列行为构成的行为整体中。



    一般说来,个人品德与道德行为是一致的。良好的品德会表现出善的行为,善的行为体现着良好品德的价值实质。由于一个人的品德是长期形成的稳定倾向,因此,作为人格表现在一般情况下是比较一贯的。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一个公民都不可忽视良好品德的养成,只有重视个人良好品德的养成,才可能在人生实践中展现出高尚的人生品质和精神面貌,才可能具有良好的道德形象,才可能具备做一个全面素质发展的人的坚实基础。

第2个回答  2015-04-22
品德 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所构成。
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
1、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泰和精神 崇文尚德、包容开明、务实创新、和谐奋进
3、泰和县文明市民守则 “十要” 要遵纪守法 要勤奋学习 要诚实守信 要勤劳俭朴 要爱护公物 要团结互助 要礼貌待人 要尊师重教 要尊老爱幼 要讲究卫生 “十不要” 不随地吐痰 不乱扔乱倒 不乱贴乱画 不损坏公物 不赌博迷信 不聚众闹事 不妨碍交通 不酗酒斗殴 不谩骂争吵 不虐待妇老
4、文明礼貌用语 ★初次见面说:您好 ★客人到来说:欢迎 ★好久不见用:久违 ★求人解答用:请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 ★看望别人用:拜访 ★陪伴朋友说:奉陪 ★等候客人用:恭候 ★请人帮助说:请多关照 ★表示歉意说:对不起 ★麻烦别人说:拜托 ★表示礼让说:您先请 ★得到感谢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不用谢 ★征求意见说:请指教 ★见面问候语:您好;早上好;晚上好 ★中途先走说:失陪了 ★分手辞别说:再见;再会 ★请人勿送说:留步 ★求助于人语:请;请问;请帮忙 ★受人相助语:谢谢 ★无力助人语:抱歉;实在对不起;请原谅 ★打扰别人语:请原谅;对不起 ★听到致歉语:不要紧;没关系 ★接待来客语:请进;请坐;请喝茶 ★送到客人语:再见;慢走;欢迎再来 ★送人远行说:平安 ★提醒别人语:请您小心;请您注意;请您别着急 ★提醒行人语:请您注意安全;过马路请走人行横道 ★提醒乘客语:人多车挤,请大家让一让 ★提醒旅客语:请您再仔细检查一下,看有没有遗忘什么东西 ★提醒顾客语:时间快到了,没选好商品的同志请您抓紧时间 ★提醒让路语:请您让一让好吗
5、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6、做人做事做官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人只不过是匆匆过客,活得重如泰山,还是轻于鸿毛,这是我们必须想明白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官,是我们对做人做事做官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堂堂正正做人 在做人、做事、做官三者中,首先要学会做人。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民族精英,为我们学做人树起了一面面光辉旗帜。如: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之情;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爱民之心;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格;焦裕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这些典范人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做人首先要做一个真实坦诚的人。诚信和坦率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最好的方法就是说话开诚布公、直截坦率、推心置腹。所以,真实坦诚地待人,真诚直率地为人处世,是我们做人的选择。 要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人生在世,只有把自己这个“人”字写端正了,才会有服众的底气和被尊敬的资格。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把严谨二字时刻悬于脑际,慎言、慎行、慎独、慎思;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忠于职守。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黎民。 要做一个宽厚善良的人。宽厚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们常说,比天空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别人,群众会发自内心地支持你。做人要学会与人为善,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包容,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责任,对工作的尽职是一种责任,对亲人的关怀是一种责任,对朋友的帮助也是一种责任,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肩负的责任也就不同。权力是人民给的,应该全身心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 勤勤恳恳做事 要高标准虑事。做任何事必须站在是否有利于全局形势发展的高度着想,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才能眼光放得长远,看得广阔。要高水平谋事。做事前谋与不谋,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谋事取决于谋事者的素质。因此,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以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增强谋事的能力。要高效率办事。做事是否高效,首先在于一个“勤”字。要立志做策马奋蹄的先行者,万不可做得过且过的撞钟僧。其次,要讲究方式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清清白白做官 共产党人当官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身体力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周恩来毕生革命,毕生当人民的公仆,为人民鞠躬尽瘁一生。“不是做官,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周恩来同志终生为之努力的这则“做官观”应该成为我们各级党的领导干部的座右铭,是对所有人民公仆的一个警示。做官就得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官,做一个造福一方的好官,做一 个为民务实清廉的清官。 做人、做事、做官,三者是有机的结合体,做人是根本,做事是基础,做官是职责。“百姓是天,天大无边;百姓是地,地大无沿;有了这个天,世上才有官;有了这个地,才能有江山;无论贫和富,都在天地间。”无论环境怎么变,无论职务怎么变,共产党人做人、做事、做官应有的高尚情操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从政官德不能变。 7、赌博的危害 对于赌博的危害,一些人认识不足。有的人认为,“赌博只是一种娱乐而已,大多数人都可以享受赌博的乐趣而不会导致什么问题”。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大量事实表明,群众特别是党政干部赌博,阻碍了国家经济发展、民族振兴,甚至会使党员、干部丧失共产主义信念,使群众丧失对党的信心,影响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安全、富强。对赌博案例的研究表明,赌博有以下危害: 第一、坏党风。赌博损害党的威信,贻误党的事业,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还容易引发贪污、挪用公款、行贿受贿等各种腐败和违法犯罪现象。 第二、失民心。赌博败坏党的形象,赌民不思创业,参赌党员、干部不谋发展,失去先进性,群众对党会失去信心,影响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第三、伤性命。赢钱的人乘兴而往,不分昼夜;输钱的人拼命再来,不顾饥寒;不断消耗,疲惫精神。长此以往,控制不住而呈病态赌博,必定会损害健康,甚至自杀、杀人。有的老人赌博时受到刺激,当场死在赌桌上。 第四、生贪欲。赌博助长不劳而获的习气,久而久之会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 第五、离骨肉。忘记了父母妻子互相疼爱,失去了天伦之乐,变成了苦海;不顾家人的怨气,至使妻离子散,骨肉分离。 第六、生事变。赌博经常是通宵达旦,盗贼每每乘机偷盗;有的因赌博使用暴力,昔日亲友反目成仇;有的因赌博负债累累,造成企业破产;有的因缺赌资而参与偷抢等犯罪活动而锒铛入狱。 第七、坏心术。一旦赌博,心中千方百计地在想要赢对方的钱财,虽然是至亲至朋对局赌博,也必定暗下戈矛,如同仇敌,只顾自己赢钱,哪管他人破产。 第八、丧品行。在赌场之中,只问钱少钱多,易产生好逸恶劳、尔虞我诈、投机侥幸等不良的心理品质。 第九、失家教。赌博最易诱发父子赌,哥弟赌,亲戚赌,没有长幼、尊卑之分,彼此任意嘲笑,随便称呼。 第十、费资财。开始时,气势豪壮,挥金如土,面不改色;到后来输多了因而情急,就把家庭财产甚至集体财产、国家财产做为赌注。 第十一、耗时间。大量浪费时间,有的通宵达旦,以至于严重影响学习、工作、生活,玩物丧志。 第十二、毁前程。法律禁止赌博,赌博违反《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国家公务员法》和地方性法规。违法会受处罚,也将毁掉前程。
第3个回答  2015-04-22
个人品德的基本内容
品德是人性中最重要的东西,它是道德规范在人心灵中的内化。
1.正直善良是高贵品德的根本,其他的品德是正直和善良派生出来的结果,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正直如高山,可以遮挡风雨;善良如流水,可以滋养生命。它们一刚一柔,共同组成生命的根基。
2.刻苦勤奋就是不怕吃苦,不怕困难,肯下功夫,不懒惰。文学家说刻苦勤奋是打开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科学家说刻苦勤奋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而政治家说刻苦勤奋是实现理想的基石。可见他对人生的意义,确实很不一般。刻苦勤奋不仅是指体力上能吃苦耐劳,而最宝贵的是精神上的勤奋,勤奋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美德。
3.自立自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基础。自立就是靠自己的劳动生活,不依赖别人;自强就是不安于现状,勤奋进取,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断向上。
4.克己奉公历来被作为为官之基本准则。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克己奉公是需要自我战胜的弱点,特别是要战胜自己的欲望,才能让自己的心灵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作为教师,克己奉公有着其特殊的意义。
5.见义勇为是指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与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的行为。见义勇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的行为;第二类是抢险救灾的行为。见义勇为就其精神价值而言是无可估量的,就其社会影响力、维护社会正义和社会安定的价值而言也是不可估量的,就其提高整个国民的道德素质和促进社会风气进步的价值而言也是不可估量的。见义勇为其潜在的价值已而远远超出了其表面的现实价值,在表面上看,见义勇为可能是“亏本”的,成本上“不划算”的,但是其所起到的社会影响力和对社会的贡献,又是任何实物价值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就必须大力提倡见义勇为。
第4个回答  2015-05-26
  个人品德,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道德品质。它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和凝结,是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个人品德包含下面三个方面:
  1、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主要内容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核心内容是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互相友爱、济贫扶困。
  2、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和。主要内容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
  3、有良好的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成员间以及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内容,它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基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