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联合培养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分好几种情况:

一种是导师虽然有名额,但课题经费有限,或者导师年龄也比较大有别的事情忙,往往提出来让学生去自己熟悉的其他单位联合培养,有时候是中科院,有时候是其他研究所,甚至药检所、质检所、企业都有可能。

这种情况下如果留在本校,基本也是没有什么出路,不过也不要导师说什么就完全一口应下来,导师一般手里会有不止一个备选单位,要仔细斟酌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想毕业后直接就业还是想读博,想读博就去科学院或者研究所,想就业就去应用型的所里或者企业。

还有一类是导师确实和对方有实际的合作项目,大部分都是到企业这种,说白了,这种好多都是去企业打工了,科研进行的并不深入,论文还是得导师指导下完成,以前认识的一个朋友就是被老师派去企业耽误了两年,结果毕业的东西一无所有,看着博士毕业遥遥无期,最终退学了。

大部分情况下,联合培养是不错的,因为去的单位多数都比自己的原单位科研条件要好,项目经费也更充足。虽然可能会有人觉得没有归属感,或者说联合培养很累等感觉,但这相当于用一个较低的成绩到了一个更好的平台。

等到毕业的时候,发现这个经历完全可以写到简历里,而且是不错的经验,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联合培养大部分都可以去。但请牢记自己的毕业要求,留个心眼,不能光蒙头干活。

研究生联合培养这种形式本来是一种很好的学生培养方式:但提出这种培养方式的前辈们应该忽略了一个逻辑:联合培养机制一旦运行,本高校的老师会认为有另外一个老师在悉心指导,所以出于信任,相信培养基地的老师一定会好好指导。

而培养基地的老师会认为反正这不是自己亲生的学生,能应付过去就好。虽然多带一个学生老师会多一点点工资,但对于搞科研的老师那点钱算不得什么,更怕的是麻烦。不要以为这样的概率很低,若是按概率统计的话每个这种机制下的学生都有45%的可能遇到这种情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