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对中国人的真实态度是什么样的?

如题所述

评价一个科学家,中国人的标准是德与才两个方面,历史上很多科学家有才无德,或有才少德,鲜有德才兼备、德艺双馨之辈。一直以来,中国人眼里的爱因斯坦就是德才兼备,大爱无疆之人,而且他对中国的帮助也史书可鉴。

比如在1938年,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他还和罗斯福总统的长子一同发起“援助中国委员会”,在美国2000个城镇开展援华募捐活动。所以,中国人对他评价是“真正的世界公民,他的爱是没有国界的”,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战士。

然而最新曝光的爱因斯坦私人日记中,他在旅行中国时,曾写下了一段涉嫌“种族歧视”中国人的话语,引起了西方媒体的“震惊”,这又是什么一回事呢?


1920年,中国现代大学之父蔡元培旅行欧洲,曾与爱因斯坦接触,希望他可以到北京大学讲学。最后,在在梁启超的资助下,蔡元培接受了爱因斯坦所需的报酬,约定1922年12月中旬来华。

但直到12月30日,爱因斯坦才从日本到达上海,但是在上海逗留两天,直接乘船去了新加坡,没有前往北京。蔡元培一直等不到消息,就写了一封诚挚的信件询问,重申之前的报酬条件。

爱因斯坦回信:上海有一个叫斐司德博士的人,受了蔡元培的全权委托,向他又提出了违背以前约定的要求,因此他不准备来了。如今接到蔡元培的亲笔信,才知道是误会,但他已经不能追改旅程计划,希望原谅。


爱因斯坦这一失约非常蹊跷,尤其他回信中出现的莫名其妙的“斐司德博士”,现代学者有两种猜测:一是日本人做鬼,故意搅乱蔡元培与爱因斯坦的联系;二是爱因斯坦看透中国状况,萌生退意,寻找一个由头拒绝。

那么,事实真相又是如何?

2018年,西方媒体曝光了爱因斯坦私人笔记(见下图,其中部分),其中就有1922年-1923年期间,爱因斯坦途径香港和上海之后留下的感触:“勤劳、肮脏和迟钝”。


爱因斯坦私人笔记:中国人吃饭时不是坐在凳子上,而是像欧洲人在丛林里解手时那样蹲着。(对彼时中国人“旺盛的繁殖力”感到不安)如果有一天其他种族都被中国人取代了那将是可悲的。对于我们这样的人来说,仅这一想法本身就令人感到难以言喻的沮丧。

爱因斯坦私人笔记还提到,中国女性与男性没什么不同(即中国女性也是勤劳、肮脏和迟钝),不理解为何中国女性能吸引中国男性与她们不断生育后代。

此外,爱因斯坦好像不仅“歧视”中国人,还歧视日本、印度人,比如英国卫报中称笔记中有“中国、日本和印度人在智力上都有着天然的不足”等的言论。


这段私人笔记,提供了爱因斯坦爽约的新方向,应该是他不看好当时的中国和中国人,所以才婉拒北京大学讲课。

对于如今中国人而言,爱因斯坦私人笔记中的这段话可谓字字扎心,但对于彼时中国而言,却是一个基本不争的表面事实。1922-1923年的中国,军阀连年混战,财政困难,百姓愚昧麻木,很难让人看到希望。爱因斯坦一见之下,做出以上评价并不奇怪,毕竟他不是中国人,不了解中国5000年文明的底蕴,不了解这个民族一旦奋发是多么的可怕。

但情有可原之外,或许也能看到爱因斯坦并非完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