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中国对外战争有那些

如题所述

60年代中国对外战争一共有四次,分别是中印边境战争、抗美援越战争、援老抗美防空作战和中苏珍宝岛之战

1、中印边境战争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和印度在藏南边境上进行的一场反侵略作战。中国军队在这次作战的军事层面上大获全胜。

沉重地打击了印度尼赫鲁政府的地区霸权主义和扩张政策,保卫了中国西部的边防,打击了当时国际上的反华逆流和中国西藏的分裂主义势力,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尊严。但在战胜之后,中国因各方面原因单方面将军队后撤,使印度得以占领藏南中印争议地区。

2、抗美援越战争

抗美援越战争是发生在1964年8月5日,美国借“北部湾事件”,发动侵略战争,军用飞机侵入中国海南岛地区和云南、广西上空,投掷炸弹和发射导弹,打死打伤中国船员和解放军战士,威胁中国安全。

1965年4月,越南劳动党请求中国支援。毛泽东主席决定向越南提供全面无私的援助。

1973年1月27日,越共、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美国、南越阮文绍政权四方在巴黎签署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3月,侵越美军部队开始撤出越南南方。1973年8月,在越执行援越抗美任务的中国支援部队全部撤回国内。

3、援老抗美防空作战

1969年至197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炮部队在老挝孟赛、孟夸、孟本、孟洪等地区对入侵老挝的美军飞机进行的防空作战。

为支援老挝人民抗美救国斗争,根据老挝人民党(1972年改称老挝人民革命党)和老挝王国政府的请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派出第705大队和第302、第303、第304。支队等共2.1万人,担任援老筑路中的防空作战任务。

1969年3月7日,第705大队进入老挝,部署在:中国筑路部队施工沿线地区。至年底,第705大队在盂赛、孟夸地区共作战8次,击落美军飞机3架、击伤5架。

4、中苏珍宝岛之战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

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侵入珍宝岛,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打死打伤6人。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自卫反击,将入侵的苏军逐出珍宝岛。15日,苏联边防军3次出动向守卫珍宝岛的中国边防分队发起猛烈进攻,并用多种火炮轰击中国境内纵深地区。

中国边防部队激战近9小时,顶住了苏联边防军的6次炮火急袭,挫败了进攻。17日,苏联边防军又出动步兵,在坦克支援下入侵珍宝岛。中国边防部队以炮火将其击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A                                     新中国成立后历次对外战争


  1、抗法援越战争(1950—1954)

  2、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

  3、对印自卫反击战 (1962.6—1962.11)

  4、抗美援越战争(1965.6—1973.8)与援老抗美防空作战(1969.3—1973.11)

  5、中苏边境战争(1969.3—1969.8)

  6、西沙海战(1974.1)

  7、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1979.2.17—1979.3.16)

  8、中越边境十年战(1981—1990)

  9、南沙海战(1988.3.14)

 

  一、对印自卫反击战 (1962.6—1962.11)

  背景:

  一个从古至今从未大一统的半岛大陆,一个靠“静坐”换来国家独立的诡异民族,再加上一群自以为能凭借“天时地利人和”而占到大便宜的可爱政客,因为一道百十年前老宗祖国人麦克马洪在地图画下的一道线,而与拥有5000年文明传承的天朝大国,爆发一场差点令其迁都的边境冲突。自从这场前后不到半年的冲突以后,这个民族在天朝大国的民众中,有了一个广为流传的称呼——阿三!印度阿三!

  过程:

  整个战争的过程,其实没必要详述,就像某西方媒体曾经说过的一样——快刀切黄油,干净利索,毫不拖泥带水,把天朝悍军的战术素养展现的淋漓尽致。让这帮从战火中闯出来的军人,把看家的本领一一展现在世人面前,仿佛这只是一堂再现经典的教学课。

  说一个可能令阿三们抓狂的细节:在这场战争中,作为前线指挥员的是张国华中将、丁盛少将,抗法作战的顾问团中主事的是陈赓大将、韦国清上将,而抗美援朝则是由立马横刀的彭大元帅,战功彪炳的邓华上将、洪学智上将、韩先楚上将等人领衔出演的......从指挥员的级别上来看,红朝的领袖们好像确实没太把阿三当回事儿!

  结果:

  天朝占了自己“想占”的地方,放弃了自己“想放弃”的地方,确实无奈。

  此战阿三被歼4000余人,被俘近4000人,其中包括一死一活两个准将旅长,天朝方面伤亡千余壮士,战损比接近6:1。

  还有那个发动战争的阿三总理,隔年就死了,不知这两者之间有无关联。

  评价:

  传说中,毛伟人要求“打出三十年的和平”,事到如今已历50载,在此四战之地,殊为难得!

  二、抗美援越战争(1965.6—1973.8)与援老抗美防空作战(1969.3—1973.11)

  战争背景:

  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的斗争已日益尖锐,在此种形势下,美国先是于1961年5月,资助“南越政权”发动了著名的“代理人战争”,但却屡屡受挫。迫不得已,美国只得从幕后走到台前,于1964年8月5日,借口其军舰在北部湾遭到北越海军的攻击,制造了所谓的“北部湾事件”。随后又于1965年3月上旬,派遣3000多名海军陆战队军人在岘港登陆,进入南越直接参战,同时又加紧对越南北方的轰炸。从此,美国侵越战争演变为美军为主体的全面战争。在此巨大压力下,越共政权于1965年4月再次向红朝求援,天朝高层经商讨后,统一思想,于当年6月正式出兵越南。

  过程:

  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65年6月开始到1970年7月为止。天朝共派出了32万支援部队,在越南北方执行防空作战、修建和抢修铁路、机场、通信、工程、设防工程等一系列任务,这一阶段是越南战争最为艰苦卓绝的阶段。到1968年下半年,美军伤亡更为惨重,这引起了美国国内反战情绪不断高涨。在此情况下,美国不得不在1968年11月宣布,无条件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和炮击。天朝军队顺利地完成了第一阶段既定的任务后,于1970年7月全部撤离回国。在此期间,天朝防空部队共作战2153次,击落美机1707架,击伤1608架,沉重地打击了美国军队。

  第二阶段,从1972年5月开始至1973年8月结束。美国为了切断越共来自北方的支援,保住“南越政权”,在大举增调海、空兵力,恢复轰炸越南北方的同时,于5月9日开始对越南北方沿海航道、港口、河道实施大规模的水雷封锁。越共于美国布雷当天,就请求天朝派海军部队帮助扫雷,天朝同意再次开通中越间隐蔽的海上航线,向越运送粮食和其他物资,并承担了协助越军扫除沿海的美军水雷和抢建野战输油管的任务。面对天朝的再一次伸手,战争的态势又再一次地向中越方面倾斜,而美国的形式则每况愈下,无奈之下,只得再次厚颜求和。最后于1973年1月27日越美双方巴黎协定签字后,美军完全停止了对越南北方的战争行动。

  关于援老抗美防空作战:

  1969年至1973年间,解放军高炮部队在老挝孟赛、孟夸、孟本等地区对入侵老挝的美军飞机进行防空作战。期间,解放军共作战95次,击落美机35架,击伤24架。

  该场战争无论从时间看,地域看,还是战略企图看,都和“援越抗美”密不可分,在此仅作简述。但需要红朝人记住的是,在这场很少被世人所提及的战争中,有近300名解放军官兵没有再回到故土,至今还长眠于他乡之地。

  结果:

  美国遭受建国以来最大的军事失败,并开启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战略收缩”,一度被前苏联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压得出不过气儿来。而越共政权继续南下,并于1975年统一全境,建国成功。天朝则在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代价后,南疆重现安宁,国际威望再一次得到提升,但却一手塑造了即将出现的另一个“世界第三”。

  美国、南越方面共伤亡一百多万,其中美国死亡6万余人、30多万人受伤失踪。

  中越方面共伤亡同样达到一百多万,其中天朝阵亡千余人,伤者数万。

  评价:

  无法粉饰!强大的美国这一次不仅输掉了“面子”,更输掉了“里子”,败得如此赤裸裸,着实令人心潮澎湃!

  三、中苏边境战争(1969.3—1969.8)

  背景: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中苏双方的关系已现裂痕,从天朝对印作战时,苏共对印度政府明里暗里的支持就可见一斑。进入60年代后,双方裂痕已深,到了后期,边界摩擦不断,甚至形成了直接军事对峙的局面,令举世侧目。(明面上双方都路线、主义之争,但在本人看来争得还是千古未变的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直到1969年3月2日这一天,两个积怨已久的共产巨头公然撕破脸皮大打出手,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边界战争。

  过程:

  1、珍宝岛反击战

  1969年3月2日8时,天朝边防部队登岛执行巡逻任务。苏军发现后,立即出动70多人,向珍宝岛急进,而后双方展开激战。3月15日,天朝军人将一辆已经侵入红朝境内的苏军当时最先进之一的T-62坦克装甲击毁,迫使其乘员弃车,并在该日的战斗中,击毙苏方指挥列奥诺夫上校。3月17日为争夺坦克,中苏双方互对炮击,但均没能将辆坦克拉回。3月21日苏方不愿让红朝获得这个当时最先进的坦克,用炮火把坦克下的冰层击破,坦克沉入乌苏里江。直到4月,解放军才将这辆坦克打捞出来,但因暴露于苏军的炮火之下,解放军又阵亡了数十人。

  战损:苏军损失近两百人,解放军损失二百余人。

  2、孙龙珍事件

  1969年6月10日,中苏边界西部地区的新疆塔城地区塔斯提河畔,苏联边防部队阻挠天朝牧民的正常作业,引发冲突,红朝牧民孙龙珍(女)被苏军开枪打死。闻讯赶来的天朝边防部队开火还击,冲突爆发。

  战损:6人死亡,数人负伤。解放军无一伤亡。

  3、八岔岛事件

  1969年7月8日,在八岔岛进行航标作业的苏联河流铁道工人与红朝知青发生口角,苏联方面鸣枪示警未果,导致冲突爆发。

  战损:苏军一人死亡,三人负伤。解放军损失不详。

  4、铁列克提事件

  1969年8月13日,苏军在铁列克提地区出动直升机掩护坦克装甲部队,在炮火支援下突然袭击两个天朝边防军巡逻分队,解放军随即予以还击。

  战损:苏军损失十余人,解放军至少损失五十余人。

  结果:

  在当年9月中苏谈判未果,直接导致了长达二十年的军事对峙僵局,更令此后的国际形势为之大变,也可以说,致使强大苏联解体的诱因之一。

  评价:

  对此次“低强度边境军事冲突”的评价,只有四个字“胆大包天”!

  众所周知,当时国内正是红潮疯涌之时,南边正和美帝直接角力,而在北疆竟又和苏修真刀真枪的干上了。怎能想象,一个刚刚建立20的国家,居然敢同时和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挥舞那个还不大的拳头,这是怎样的一种“无畏”和“疯狂”!而那时的天朝,正输出一种叫“革命”的文化,并且感染了整个世界!

  多年前,对此的解释来自毛伟人的一句话: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28
只有对印作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