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后进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如题所述

当前,因各种原因学困生的比率不但上升,作为教师如何把他们引上正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用教师的爱心和有趣的教学方法,再利用鼓励、表扬的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为将来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众所周知,任何事情都是由内因起决定性的作用,无论如何只要孩子肯学,对学习感兴趣,正常情况下一定能学好。但是,目前随着人员流动性加大和韩流等因素,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尤其是我们农村地区,留守孩子占了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有的班级甚至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孩子在家由上一辈抚养或给养在亲戚朋友家,尤其住在靠长托争钱的家。溺爱成了普遍的现象,以至很多孩子养成了好吃、娇气、任性、自私等等不良习惯,给孩子的学习、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些孩子成为“学困生”的比率较高。
本人就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自身的体验对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略谈一二。
一、分析原因,制定计划
学困生之所以学困,肯定会存在某些原因。作为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分析查找学困的原因,制定出符合该生实际的学习计划。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大概有:自身身体素质、智力发展迟缓、家庭教育、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社会环境、受教育的基础、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等都是制约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分清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予以培养。做为科任教师学期初,就与班主任一起分别设学困生档案,对学困生的个性特长和思想、学业、家庭状况作详尽的分析,以便据此对他们进行有情、有据、有理的教育。
二、显示爱心,转变学困生
转变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一环,这关系到班风建设和学业整体推进的问题。因此,首先为学困生架起爱的桥梁。心理学告诉我们,要想某些人去做某件事,最有效的办法是向他们显示爱心。据此,对学困生尽量显示爱心,在学习、生活上关怀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对他们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努力增强师生间的感情沟通;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有时发现个别学生睡觉、伏桌子或精神不振时,我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在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的前提下,悄悄地走近他身边,关心的问他哪里不舒服,是否需要去看病,平时也在班上说:如果你感到有睡意,不用告诉老师,你自己站起来,直到没有睡意为止。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班上基本消灭了在上课时睡觉的现象,同学们个个都能专心上课、认真学习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与他们谈理想、前途,谈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谈正、反两方面的体会和教训,如讲一讲我和女儿的交流,从中我知道你们的心情等,从而使他们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认识,增强赶队的信心。
教给学困生赶队的方法,在增强赶队信心的同时,注重教给赶队的方法,帮助他们制订循序渐进的赶队计划,定期检查他们是否落实赶队的措施;在学习方法上加强具体指导,教会他们掌握学习的步骤、要领和决窍,并通过一。
些优秀生对他们进行辅导,让他们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逐步走出学习的困境。由于措施落实,转变了一大批学困生,所任班级中差生数目大大减少,还有一些学困生还跨进了先进的行列。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有效地推动了整个面上学生的进步,达到了全面推进的目的。
三、 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1.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对某门功课兴趣浓厚才可能有所成就。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培养生物学学习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课利用的好,可使学生热爱生物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细心钻研,反之,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和勇气。每当学生在某一实验中取得成功时,他的表情可以代表他此时的心情,就好象完成一件精美的作品一样兴奋。尤其班里那些学困生,也许在课本知识中获得不了成功,但他们往往能从实验课中获取知识,增强信心。 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将这种兴趣转变成学习的动力,他们就会从此热爱这门课。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层次上的差异区别对待,如演示性实验由学困生完成,验证性实验由中等生完成,探索性实验由优等生完成,从而使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透”,学捆生“吃得消”,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利用直观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课无法将大自然搬入课堂,但可以将自然界某些部分以某种方式用在教学中,这样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直观性强的教具的使用使课堂变得丰富,使学生的学习不会枯燥,而且使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即使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学困生也能够通过直观教具理解教学内容,这样可使全体学生对所学知识均有不同程度的掌握。生物学知识有的需要通过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结构,对这一内容在课堂上多利用挂图、模型、标本、实物、幻灯、板书、板画等直观教学手段,现在学校又在每个班级安装了多媒体,能够播放多媒体课件,既形象又直观,有利于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视野,又比较容易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增强学困生的自信,维护自尊、自爱,进而帮助学困生走向成功
由于学困生成绩差、个别表现又不好,往往感到老师、同学及亲人的批评多、白眼多,所以大部分学困生都有一种“烂船当作烂船划”、“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我平时找他们谈心时较注意引导他们透过消极的东西,看到积极的因素;以肯定成绩为主,正面诱导为主,对他们多启发,少教训;对学困生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及时明确表示肯定,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尊、自爱,勇于前进的信心。作为教师要培养学困生的自信,让他们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在成功中培养自信,自信心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学中,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尽可能做到“多表扬、多鼓励”,经常使用“讲得好,做得不错,讲得真好,棒极了”等表扬、鼓励性的词语,还不时在课堂上满脸笑容地对学生说:“我们班是天才班,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天才生,(这句话很受欢迎,)不管哪一个同学以前的基础如何,成绩怎样,只要你从现在开始努力,就一定能学好的。”短短的话语,既能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也会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鼓起勇气,树立学好生物课的信心和决心。因我们科任所教的班级多,所以在几个班中掀起比赛的热潮,在小测验、质量检测、期末时及时地做总结,全面以提高教学质量。
五、肯定成绩,推波助澜
学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们会在某一个时间或某是一个学科中取得成绩,尽管他们的成绩也许是微不足道,但是,我们还是要及时发现,并充分的肯定他们的成绩。扬长避短,大讲他们的长处,闭口不谈他们的短处,让他们在老师的表扬声中,在同学们的喝采声中,分享到取得成绩的喜悦,努力营造一个适合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氛围。教师和其他同学要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学困生在这样的环境的激励下、影响下,就会对学习逐渐产生兴趣,进而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六、创造机会,展示自我
学困生往往会被老师和同学们遗忘。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要时刻把学困生放在心上,要给他们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展示自我。多利用他们的长处,展示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经常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布置浅显的作业让他们做,甚至是一些难题,连学习好的学生也难以完成的题也让他们进行尝试。有可能学习好的同学做不到的题、回答不了的问题,学困生通过激发思维,激发灵感,也有可能完成和回答。一旦他们的答案接近或类似正确的答案的时候,马上予以肯定,并引导他们向前迈进,直达正确的彼岸。这样,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爱学习。他们在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没有遗忘他们,并且非常重视他们,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自觉形成。
七、步步为营,巩固成果
要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并非易事。当学困生略有了一点学习兴趣时,我们绝不能放弃,要步步为营,及时巩固。老师要及时引导他们在现有的基础上乘胜前进,帮助他们乘风破浪。我们可以让他们与学习好的同学一起,共同研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哪怕是让他们只完成其中的十分之一;或者让他们去帮助比他们更学困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培养了学困生的合作意识,又巩固了他们学习兴趣的成果。我们只有及时巩固培养的成果,一旦让他们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个学困生也许会终生爱上学习,终生受益。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的关于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尝试。教师的心目中要有学困生,但我们绝不能把他们当成是学困生,特别是不能把他们当成是永久的学困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自觉的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使学困生转变成为好学生。实践证明,教师热爱、关心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并在学习上耐心辅导、授之以方法,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就有可能改变这个学生一生的前途和命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