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大将张经打败倭寇,为何却最终落得被砍头的下场呢?

张经打败了倭寇,为什么最后被砍头?

抗倭大将张经打败倭寇,为何却最终落得被砍头的下场呢?因为张经去浙江主持"祭祀海神"仪式的时候,得罪了高嵩的干儿子赵文华。在一次灭倭寇战争中,赵文华为了抢夺功劳,去皇帝那里虚报军情,说张经贻误军机,消极避战。再加上严嵩也在一旁煽风点火,皇帝便信以为真,下令将张经处死。

张经性格端正,既有文才又有武才,他是做文官出生的,后来被分配到嘉兴做知县,然后又去了督察院做了右副都御史。张经在两广担任总督,并且在这期间铲除了瑶族两广的叛乱。也因此得到皇帝的赏识,被封为兵部左侍郎,正式步入武官的大道。并在嘉靖三十二年,担任兵部尚书。可谓的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嘉靖三十四年春,嘉兴一带被倭寇入侵,直攻破崇德。朝廷大臣们因这事,对张经非常不满,并且责怪他按兵不动,抗倭不力。皇帝也因此事十分生气,命令张经速速出兵,把倭寇一网打尽。

同年5月,倭寇大规模入侵嘉兴市,张经认为战机已抵达,兵分多路围攻倭寇入侵者,在王江泾一带地区进行了几天的激烈战斗,杀死了超过一千九百以上的倭寇侵略者,并赢得了朝廷与倭寇作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

与此同时,捷报与弹劾张经的书信同时抵达皇宫,一并送到皇帝面前。皇上看后,既开心又愤怒。为了不误杀一个臣子,他决定调查此事。但是因张经为人耿直,不愿与任何人同流合污,故此,在朝堂中没有任何后台以及支持者,满朝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人为他说话。又因得罪了严嵩的干儿子,严嵩怀恨在心,在皇上耳边煽风点火,最终张经含冤而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6
主要还是因为张经的为官之道太过于刚正,他在朝中没有什么人缘,而当时的朝堂奸邪之辈众多,张经功勋卓著阻碍很多人的升迁之路,自然为人所不喜,最后群起而攻之,自然就身死了。
第2个回答  2019-08-25
张经虽然是抗倭大将,但是他得罪了高嵩的儿子,然后又遭人陷害,所以最终落得了被砍头的下场。
第3个回答  2019-12-03

因张经为人耿直,不愿与任何人同流合污,故此,在朝堂中没有任何后台以及支持者,满朝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人为他说话。又因得罪了严嵩的干儿子,严嵩怀恨在心,在皇上耳边煽风点火,最终张经含冤而死。

第4个回答  2019-08-29
因为他为人十分刚正不阿,所以得罪了很多人。那些人联合在一起冤枉了他。导致他被砍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