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游张爱萍故居有感》那棵大树在什么背景下栽种,有多少年的历史

作文《游张爱萍故居有感》那棵大树在什么背景下栽种,有多少年的历史

将军精神传万代,红色文化耀千秋

——游张爱萍故居有感

文化与传媒系2009级2班 冯婧

为了让传媒学子对达州市有更多的了解,也对红色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3月21日,我们在系主任范藻教授及王绍林、彭金祥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对张爱萍故居及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出发之前,我对张爱萍故居进行了简单的了解。张爱萍故居始建于清朝末年,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1929年6月以前,张将军就是在这里居住、学习、生活以及从事革命活动,在2007年6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

早上一起床,就觉得天气格外的好,阳光并不刺眼,有很温暖的味道,一路上同学们欢歌笑语,我和老师们也相谈甚欢。张爱萍故居位于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从学校出发仅仅半小时就到了这个水木清华之地。太阳已经慢慢出来了,气温也开始上升,但是这个并没有影响到同学们参观的热情,大家都非常认真的听着讲解员的解说。

张爱萍故居坐落在青山环绕的罗江镇旁高大古朴的四合大院,歇山式全木质结构的楼房,显得格外高雅、静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来到了张爱萍故居,本以为系里又要除脱不少银两,孰料大门洞开,空无一人,原来这里是免费参观。穿过大门,但见旧居是那种四川常见的四合院布局,粗略数了数,有大小房屋15间。正堂房屋上方有原军委总参谋长迟浩田亲笔书写的“达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字样,两侧门匾由张爱萍将军的夫人李又兰女士亲笔题写,她的书法神似章将军的手迹,堪称一绝。缓缓步入,观看市内陈设,正堂屋内左右两侧各拜访了两把旧式木椅,左右两间是张爱萍将军的卧室,里面各摆有一张旧式古朴的大床,非常简洁。

随后我们又认真参观了张爱萍将军的生平事迹展,详细了解了张将军从热血少年到马列主义者、红军将领的伟大的一生。

据查,张爱萍的先祖在南宋末年即为当地望族。2003年7月5日张爱萍逝世后新华社通稿说:将军1910年1月9日出生于四川省达县罗江口镇张家沟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春入达县中学,开始参加革命活动,任学生会副主席。192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罗江口党支部书记、临时县委委员,积极组织学生、群众进行革命活动。1929年6月赴上海参加党的地下工作”,“1977年3月后,张爱萍同志再次复出,历任国防科委主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家科委第一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并兼任中央专委办公室主任、中央军委科技装备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等职。......张爱萍同志是著名的将军诗人、摄影家、书法家,出版了诗词、书法、摄影选集。著有《神剑之歌》、《张爱萍军事文选》等,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遗憾的是,故居没有任何关于张爱萍将军的书籍、墨宝或诗集出售。上述资料,是朋友所言及网上查阅。

走出张爱萍故居,我们拾级而上,来到了“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整个陈列馆宏大、庄严,包括序厅、红军战斗在达州、英烈浩气壮达州、将士璀璨耀达州、红色数以靓达州等部分。馆内用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照片表现了红军和达州的人民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展现王维舟、张爱萍、陈伯钧、向守志等50余位达州籍将军的光辉业绩。在陈列馆参观的最后一项是观看宣传影片,其中的史实内容我已记不太详细,但是有一句话却印象深刻,“不要忘了这片群山,这片血红血红,血红血红的群山”。每每想起这歌声,就不禁想象,在80年前,马列主义的光彩撕裂了黑暗,“五四”的呐喊传遍了巴山斧头劈开了新世界,镰刀割断了旧乾坤。将军们英勇奋战,用鲜血为我们打下了整个江山。

在离开陈列馆的途中,我看到草坪上有块标牌,上面写着“松竹梅,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此刻我才真正明白了岁寒三友被世人所推崇的原因,正所谓“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我相信,正是因为他们的清正廉洁,为国为民的精神,才会得到如此尊敬,乃至流芳百世。

下了小山坡,再从张爱萍故居门口经过,准备踏上归途的时候,我不禁再回头看了看身后的群山,竟有了一张哦刚难以言表的使命感。是的,今天的群山不在沉默,今天的达州沧桑剧变。那么今后呢?它的变化,将会由谁来推动?再回过头,觉得肩头又沉了许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