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知识点

如题所述

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一切活动均围绕着月亮这一主题。吃月饼、拜月、供兔儿爷等。在汉代已普遍崇拜月亮。古代帝王祭祀太阳,也祭祀月亮。北京的月坛为祭月的建筑。中秋正直秋高气爽的季节,是一年中最舒服的季节。中秋节的象征食物莫过于月饼。月饼还象征着全家团圆之意。这种象征明代已经开始。
中秋节在蒙古、回、壮、彝、朝鲜、侗等20多个少数民族中也广为流行。
中秋节是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传统节日文化的寻根,对继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建设和谐社会,乃至营造健康的节日市场氛围有着一定的启迪意义。
明清中秋成“大节”
中秋节还要点“中秋花灯”。
农历八月十五,恰处一年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是夜,月亮圆而亮。东晋时,在隶属于南京的牛渚(今采石矶),高士谢尚、袁宏于中秋之夜泛舟江上吟诗赏月,故而有了“牛渚玩月”这一佳话典故,且对中秋赏月的形成影响颇大。至宋代,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明清以降至民国时代,中秋节成为盛大节日。解放后,民间仍盛行中秋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等。
赏月过中秋,在蒙古、回、彝、壮、布依、朝鲜、满、白、侗、土家、哈尼、黎、拉祜、纳西、达斡尔、羌、锡伯、鄂温克、裕固、京、鄂伦春、赫哲等少数民族中也颇流行,说明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同根、习近俗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5
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一切活动均围绕着月亮这一主题。吃月饼、拜月、供兔儿爷等。在汉代已普遍崇拜月亮。古代帝王祭祀太阳,也祭祀月亮。北京的月坛为祭月的建筑。中秋正直秋高气爽的季节,是一年中最舒服的季节。中秋节的象征食物莫过于月饼。月饼还象征着全家团圆之意。这种象征明代已经开始。
  中秋节在蒙古、回、壮、彝、朝鲜、侗等20多个少数民族中也广为流行。
  中秋节是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传统节日文化的寻根,对继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建设和谐社会,乃至营造健康的节日市场氛围有着一定的启迪意义。
  明清中秋成“大节”
  中秋节还要点“中秋花灯”。
  农历八月十五,恰处一年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是夜,月亮圆而亮。东晋时,在隶属于南京的牛渚(今采石矶),高士谢尚、袁宏于中秋之夜泛舟江上吟诗赏月,故而有了“牛渚玩月”这一佳话典故,且对中秋赏月的形成影响颇大。至宋代,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明清以降至民国时代,中秋节成为盛大节日。解放后,民间仍盛行中秋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等。
  赏月过中秋,在蒙古、回、彝、壮、布依、朝鲜、满、白、侗、土家、哈尼、黎、拉祜、纳西、达斡尔、羌、锡伯、鄂温克、裕固、京、鄂伦春、赫哲等少数民族中也颇流行,说明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同根、习近俗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8-24
当你没有姻缘,又想求姻缘时,除了求取于月老、姻缘石和合二仙之外,原来也可以“拜月光”。
马上就到八月十五中秋节了,中秋节又是“太阴诞”太阴娘娘即代表一切阴性之物,正正与太阳相对。所以古时每到中秋,国母(皇后)便会带同后妃宫嫔,晚上对着当天拜光(因中秋节,也是秋天过了一半,而马上就是“秋收”的大日子,所以国母便会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因太阴为女性的代表,所以也由女性去祭拜。而民间就会一家之煮(母亲)带着女眷在家中向天许愿,祈求五谷丰登、一家平安。
现代人仍有拜月的习惯吗?当然有,如何拜呢?
拜神衣宝如下:
大光宝(放最底下)、元宝(第二层)、大百解(化灾解难)、日月衣宝(中秋特有,即男女仙衣各一)、长禄马长贵人、圆禄马圆贵人、寿金、五宝碟(长命富贵、运盘纸、贵人指)红钱、神花
叠好后,按照吉时(一般都在十四晚上过十二点即十五早子拜,也有十五晚上拜)向当天拜,
祭品有秋天应节水果(以五数为准,以示五谷丰登)五色豆、五甜、斋菜、一盘清水(现在可用镜代替),一个备用香炉放好祭品,先点蜡烛,再上去香,镜要能照到月亮(即古时的请月下凡来拜。以三枝为一炷)。
将自己要许的愿向当天祈许,因太阴代表女性拜者为先,男性为后。也可以旺姻缘助人缘。
马上中秋节就到了,不妨试一下吧!
第3个回答  2019-09-15
我们是广东潮汕的,我们这里中秋节下午会祭拜祖先,晚上会拜月亮,然后会烧塔,吃月饼,剥柚子,喝工夫茶
第4个回答  2019-09-15
吃螃蟹,饮雄黄,吃月饼,赏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