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航磁异常特征和构造单元划分雏议

如题所述

蒙陕陆块内太古宙-古元古代的变质岩系仅出露在该陆块的北缘和西部,即贺兰山、千里山、乌拉山、大青山等地。其南部的广袤地区被中新生代的沉积物所覆盖。从地球物理场看,本区有着特殊的磁场和重力场特征,而有别于迁怀陆块和晋冀陆块(详见第一章),其早前寒武纪的岩石组合特征也与迁怀陆块和晋冀陆块明显不同,因此曾被称为包银地块(朱英等,1986)或包银微大陆(伍家善等,1991)。考虑到包头和银川都位于该陆块的边部,故本书以该陆块的主要分布区命名为蒙陕陆块。

以华北地区上延20km的航磁异常图(见图1—2)上可以看出,该陆块具有明显的宽缓的区域负磁异常背景,在其中部有一高磁异常区,呈微向南突出的长卵形,其中心位于陕西东胜附近。在1∶400万中国及邻近海区航磁异常图上可以看出该高磁异常区由数条高磁异常带组成,呈近东西向延伸。在正磁异常区的外围为宽缓的重磁异常背景。在该陆块的东南边缘出现北东方向的负磁异常带,与相邻的晋冀陆块的区域正磁异常形成鲜明对照。该紧闭的负磁异常带可能是大同-吴旗深大断裂在地球物理场上的表征。在该陆块的北部边缘存在一东西向延伸的负磁异常带,其中心位于包头附近,这一异常带地表对应的是早前寒武系的孔兹岩系。

由于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仅出露在蒙陕陆块的东部和西部的千里山、贺兰山一带,其它广大地区都被覆盖,基底的岩石组成情况不清。因此,目前只能根据研究程度较高的大青山地区的地质资料和全区的航磁异常特征对全区的构造单元做一简要讨论。

蒙陕陆块北缘出露的主要是早前寒武纪的孔兹岩系,仅在乌拉山地区出露一定数量的麻粒岩系。这两类岩系的组成特征和形成方式均存在明显差异,应将它们区分开。另外,在区域航磁图上北部边缘以东西向延长的负异常为特征,中心部位则以正高磁异常为特征,二者有明显差异,由于航磁异常已向上延拓20km,所以这种明显差别不可能是地表影响所至,应反映深部基底的特征。根据上述理由可初步把蒙陕陆块分为三个岩石构造单元。

1.东胜麻粒岩基底

位于蒙陕陆块的中部,目前地表无太古宙岩系的出露。在航磁图上表现为正高磁异常。通过与陆块北部和迁怀等陆块地球物理场的对比可知,太古宙的麻粒岩系常常为正磁异常,而孔兹岩系由于以富铝低铁为特征,它们通常对应负磁异常。因此这一正磁异常区明显不同于该陆块北部出露的孔兹岩系。虽地表无太古宙岩系的出露,但根据其正磁异常的特点,推断其基底可能由麻粒岩系所组成,因此称为东胜麻粒岩基底。

2.周边孔兹岩系区

主要出露在千里山、乌拉山、大青山等地,主要由富铝的孔兹岩系和侵入其中的重熔型花岗岩所组成。在航磁异常图上对应着负磁异常,据此推测其西缘、南部的负航磁异常区深部也应由孔兹岩系所组成。

3.北缘麻粒岩相区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固阳以东至西乌兰不浪一带,主要由各类麻粒岩和灰色片麻岩所组成,具有高级区的特点。尽管该区的范围较小,但它们的岩石组成和形成方式明显不同于孔兹岩系,因此有必要将它们单独划分为一个岩石构造区。

由于东胜麻粒岩基底在地表无出露,以下仅对周边孔兹岩系区和北缘麻粒岩相区的基本地质特征进行讨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