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家庭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如题所述

这是一个很泛的问题,不管哪个时代,家庭教育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毕竟,教育理念、社会观念、人文素质都在进步和变化,曾经认为不是问题的做法,比如棍棒教育,现在则变成了人神共愤的恶行。

对于当下社会环境下的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一、421家庭结构带来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就是家长老人对孩子的宠溺问题,独生子女政策、低生育率,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导致这个孩子成为了三个家庭的中心,吃好、穿好、百依百顺,让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不懂得感恩,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缺少规则意识,性格娇纵跋扈,培养出了很多巨婴,成为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二、过度给予孩子自由,放纵孩子的坏习惯,缺少规则训练和及时必要的管教,还要为这样的做法披上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外衣。

三、过度保护孩子,担心孩子受伤,对孩子的探索行为时刻保护和约束,导致孩子变得胆小,缺少探索精神。

四、对孩子的社交行为干预过多,孩子之间的玩耍,难免存在磕磕碰碰和一些小的争执,有一些家长喜欢小题大做,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了亏、影响心理发展,强势进行干预,甚至升级为家长之间的争执打斗行为,给孩子做出了极为恶劣的榜样。

五、过于注重文化学习,忽视道德、美育、身体锻炼、家务劳动方面的能力培养,给孩子报太多的补习班、兴趣班,以至于在其他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投入缺失。

六、经济的发展和地区之间的差异,产生了大量跨地域打工的人群,这些人普遍选择将孩子留在家乡交给老人看管,这类留守儿童的数量达到了千万以上,这些儿童,从小缺乏父母的管教、指导,面临诸多干扰和影响因素,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6
⑴在孩子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要培养孩子的国家观念和全球意识,建立起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自律性,并逐步形成自由权利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
在国外,在一所幼儿园入口处的一张海报上写有这样一段话(摘自《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孩子》):

“儿童的权利:

儿童有交朋友的权利,否则无法快快乐乐长大成人。

儿童有生活在和平安祥中的权利。生活在祥和的环境就是健健康康,大家住在一起,生活中充满令人感兴趣的事物,有朋友的陪伴,可以梦想在天空飞翔,可以做梦。

假如孩子不知道的话,她还有犯错误的权利,因为要等到看见问题和犯过错误后才会知道。

我们一定要有权利,否则我们很伤心。”

⑵在孩子与人的互动过程中,把“文明礼貌的教养”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逐渐内化为孩子心灵深处的真挚情感,从而建立起孩子的生命意识并形成博爱人格。
对孩子的文明礼貌教育,从小应贯穿四个词语:第一,“嗨!”或“您好!”见人一定要打招呼;第二,“谢谢!”人家帮助了我,一定要表示感谢;第三,“对不起!”做错了事,一定要道歉;第四,“分享”,有好东西一定要给他人分享。

这些文明礼貌的习惯需要在日常生活“做”的过程中养成,一旦养成,受用一辈子。

⑶在孩子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中,要逐渐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形成“万物有灵”的思想,建立起敬畏自然的人生态度。
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到户外和野外自由地玩耍,充分接触大自然,培养大地情感。万物生长靠太阳,这样长大的孩子体格健壮,能吃苦耐劳,并且能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进行万物有灵的体验,从而建立起敬畏自然的人生态度和形成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审美情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