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对莎利文老师的情感是什么

如题所述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喻义)。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从中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

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安妮·莎莉文于1887年3月3日走进作者海伦·凯勒的生活中,从此改变了海伦·凯勒的人生。作者写道:“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洋娃娃。”从文章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知道,莎莉文与作者的初次接触,首先让“我”感受到的是关爱。当“我玩了一会儿洋娃娃”之后,“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画。”这里,我们初步懂得了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方法和良苦用心,送给海伦的这个洋娃娃,真是巧妙极了,既是老师对小海伦的爱心表达,更是用来启迪小海伦智慧的“道具”。

但是,教育一个6岁的盲聋哑儿童谈何容易,其艰难程度恐怕超出常人的想像。不用说关于一个“doll”最基本的概念需要多少次练习,就是“杯”和“水”的区别也难以“说”清。文中写道:“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二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当莎莉文老师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时,“我”却把布娃娃摔到地上。对此,莎莉文老师既不是简单粗暴,更不是撒手放弃,而是换一种教育方式——或者在寻找让“我”乐意接受的、可能有效的方式:莎莉文小姐把洋娃娃碎片扫到炉子边后,便领着“我”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28
师生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