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复习

如题所述

  小学数学复习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复习目的

  1、沟通联系,“串线结网”

  小学数学教学网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编排的,具有严密的系统性,知识的纵横之间有一根根无形的线把它们有机的串在一起,但数学教材的内容是一个一个断开的课时完成的。复习课,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复习,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使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竖成串,横成链,结成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这样不但能加深知识,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便于将成块的知识储存在大脑中,便于今后运用。

  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复习课不只是引导学生认识和重视旧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通过编写提纲、列表等方法,将所学知识的逻辑整理出来,使教材的知识结构在整理过程中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并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不同的却又恰当的方法获得的新知识嵌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3、帮助学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

  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兴趣爱好、意识倾向等存在着差异,因此,对于学过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上也就存在着差异。“查漏补缺”是复习课的重要摸底方法之一。教师在上复习课时,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把握较差学生的情况,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弥补他们知识上的缺陷。通过复习能够做到堵漏补缺,扬长避短,同时也能弥补教师
  
  二、采取有效的复习方法
  
  1 、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方案

  首先根据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复习计划。复习前,教师将所教过的知识做一番综合整理,系统归类,纵横沟通,找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易混易措之处。同时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做一个切实的估计,如果情况不甚明了,可以进行一次书面摸底(覆盖面较全,突出重点而又有不同层次。),将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从而确定哪些知识可以一带而过,哪些知识需要重点复习。这样确定了复习内容,明确了目的要求,再考虑合适的方式方法,从而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要指定切实可行的复习方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本堂复习课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哪些是重点部分,哪些是关键部分。
  (2)以本节课的复习内容为载体,应如何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数学能力和数学习惯。
  (3)对于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学生掌握得如何,哪些概念比较模糊,哪些解题方法还不熟练,这些问题中,哪些带有普遍性。
  (4)采用何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订好复习计划后,复习课才能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

  科学的复习课应是在教师有效的“点拨激趣”下,营造一个让大多数同学积极参与的复习环境,合理的选择和安排知识重视的材料,组织学生展开自由的、充分合作交流的活动,通过合作互动与作业操作,使学习的知识得到升华,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目标。让全体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复习,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去。

  3、选择恰当的复习方法

  复习的方法很多,有阅读课文、编写提纲、绘制图表、说理、举出例证和一题多解等,到底选择哪些复习方法,要根据复习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学生复习的方法越多,表明学生的思维越灵活,思路越开阔,就越有利于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提高创造能力。
  4、设计合理的课堂复习模式

  要提高复习效率,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对以往知识上的缺陷得意弥补,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上一个新台阶,应考虑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及个别辅导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复习课堂教学模式。
  
  当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某一单元或某个知识块上的各个知识点,或者利用所学概念、法则、公式等进行练习时,可采用分组合作及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模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3-19
分类复习
第2个回答  2021-01-01
新未来认为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复习:学前年级以模块化学习为主,进行专项练习。因为孩子从基础入手进行模块化训练提升会更快,比如:图形模块,数独模块和计算模块。做动手操作摆图形的《立体王》,或者是《数独A阶/B阶》。
一年级后,非常推荐大家做的第一本书就是《举一反三》,它是可以二刷的。第一遍先自己做一遍,第二遍在做的同时,也要能让他讲出来。
《举一反三》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做套卷了,像《期末冲刺100》。很多家长发现:我们孩子明明好像也会,但是在试卷上呈现不出来。
这就是我们套卷做得比较少,这道题在专项训练里反复练会了,但是等拿到综合类的套卷,里面题型多变反而让孩子变得不知所措。
所以最后还要回到套卷里练习,并且准备一个错题本,学会及时抄录套卷错题和回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