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古民居的鄂西地区

如题所述

大水坪严家祠堂:位于咸丰县尖山大水坪。祠堂建于清光绪元年,占地面积736平方米,为土木结构四合院。主体建筑分门厅、亭台、正殿3部分。门厅3间,是族人笙乐聚会和就餐之所。正殿设严氏祖宗牌位座龛,上悬“敬宗收族”金字匾额,是祭祀之堂。殿左侧立族规、戒律、创建祠序石碑2块,字迹工整,雕工精湛。两旁穿枋照面有“千里走单骑”、“三堂会审”浮雕。亭台置于天井之中,高6.7米,楼两层,飞檐翘角,装饰典雅。屋脊是琉璃瓦镶嵌的彩色图案。亭中2柱系青石狮雕,左为狮子滚绣球,右是大狮戏小狮。狮下石座刻有“孟中哭竹”、“武松打虎”、“单刀赴会”、“辕门斩子”等8个故事画面,线条自然流畅,刀法洗练精巧,形态逼真。亭台前有长1.07米,宽1.63米的斜面空雕盘龙石,下端是鲤鱼跳龙门,上端是“三龙戏水”,体态矫健,龙爪雄劲,奔腾在云海波涛之中,形象生动。紧靠龙盘石有一高0.67米的半圆形小鱼池,由8块石碑组合而成,上刻“家训十六条”,四周装饰云纹,美观精致。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里坪民居:位于鹤峰县五里坪老街中段,布局整齐,保存完好,街道全长150米,均系悬山式穿斗结构木房,共117间,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为五里坪革命旧址所在地。旧址分别排列于街道两则,分别有联县政府,共青团湘鄂边特委机关、区苏维埃政府、合作社、会场、关押提审犯人处、医院、驻军等。其中联县政府在五里坪老街中段南侧,共六大间,尚剩三大间,分上下两层,基本保持原貌。
鱼木寨:在利川市谋道镇鱼木村。是清代嘉庆年间为防御白莲教而修筑的古寨堡。传要攻破它如缘木求鱼,因此得名。现存有寨楼一座,寨卡4处,寨墙2段,栈道3段,清至民国墓葬10余所及古民居建筑和石刻等,碑一般都在5米以上,最大的是建于清同治5年(1866年)成永高夫妇墓,共三门二进,占地100平方米,墓石周围刻有花鸟人物90余件,石工精细,技艺高超,气象万千,堪称艺术奇珍。“三阳关”卡门、“亮梯子”石栈道于绝壁之上,地势险要。是研究土家族历史、建筑的实物见证。
大水井古建筑群:位于利川市柏杨坝镇水井村,始建于明末清初。由“李氏宗祠” 和“李氏庄园” 两大建筑组成,宗祠与庄园东西相距200米。宗饲修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占地3800平方米。建有大殿3个、厢房4排、天井6个,共房屋69间。三大殿均宽17米,进深10.5米,四厢房中分别设有讲礼堂、仓库、银库、财房、族长住房及客房等。祠堂正面东侧有口小井,砌有围井石墙与柯堂围成一体。水井围墙正面,刻有“大水井”三字。祠堂四周围墙高耸,左、右、后三方为依山势逐步升高的石墙堞垛,高6-7米,厚3米,总长为390米,全用麻条石砌成。东西侧分别有“承恩门”和“望华门”供出入。庄园修建于1924年。占地4000多平方米。共有天井24个,房屋多2-3层的楼房,其中有大厅、套房、客厅、客房、小姐楼、帐房、仓房等。李氏宗词及庄园建筑宏伟,修饰华丽。柱头及穿梁皆有雕花,飞檐和屋脊均有青花瓷碗碎片镶嵌成各种图案,彩楼、门窗都刻有工艺精巧的花鸟虫鱼等图案,天井内还有水池和各种精致的花坛,此外,还有各种浮雕和楹联等。均保存完好。
唐崖土司城:位于咸丰县唐崖司镇。土司城始建于元至六年(公元1346年),明天启初年(公元1621年)进行扩建,辟3街18巷36院,内有帅府、官言堂、书院、存钱库、左右营房、跑马场,花园和万兽园等,共占地1500余亩。在土司城内外还修建有大寺堂、桓候庙、玄武庙等寺院。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废唐崖司。现在土司城遗城保存最为完整的石牌坊,是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修建的,正面刻着荆南雄镇,反面刻着楚蜀屏翰,两面镌有土王出巡、渔南耕读、云吞雨雾、哪咤闹海、槐荫送子等浮雕图案。牌楼正面的唐崖河畔,存有石棺、石马各两尊,石人仪态庄重肃穆。
狮子包古建筑群:位于巴东县信陵镇云沱小区。占地37亩,复建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秋风亭在内的13处古建筑。其中秋风亭为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寇准任巴东县令时修建的,后历经清康熙初年、嘉庆初年、嘉庆21年、同治5年清光绪24年(公元1898年)多次修复。1991年再次经过维修。2004年迁此。秋风亭为木质穿架结构,分上下两层,赤柱彩瓦,雕梁画栋,四角攒尖顶。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山古建筑群:位于秭归县城凤凰山.为三峡库区最大的地面文物复建工程。包括青滩水府庙、江渎庙、紫光阁24处古民居、归州古城门、屈原故里牌坊、屈子桥等。被称为中国地面文物复建博物馆。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湾老屋:位于宜昌夷陵区三斗坪镇东岳庙村。又名黎永志老屋。始建于清乾隆丁未年(1787年)。占地面积916平方米,建筑面积1585平方米。通面阔46.24米,通进深19.8米,横长方形布局,纵深两进,横连十一屋,共有7个天井,主体部分呈对称布局,砖木混合结构。进大门依次为木隔墙、左右两门、前厅、天井、正堂、后屋。明间及主要厅堂的梁架均为穿斗式木构架,制作精细,檩、枋、柱等用料讲究,做工规整;墙体、天井、屋面及脊饰工艺高超,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在抗战时期,这里是抗日部队30军的长江上游江防总指挥部所在地。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望家祠堂:位于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新集烟竹园。原址在太平溪镇伍厢庙村,2000年迁此。始建于清代。占地面积308平方米,建筑面积598平方米。其结构呈长方形平面布局,面宽14米,进深22米。一进院落,前为厅,后为堂,中间夹一天井,两侧有厢房。井上为回楼,前厅为穿斗式木构架,后堂为抬梁式木构架,梁与梁之间用驼峰或大斗支垫,边筑高约8米,檐口高5米,二层楼设有回楼。小青瓦屋面,硬山屋顶,人字式山墙,脊式均用条砖,白灰砌垒,正立面为牌楼装饰贴面。是三峡地区规模最大、等级较高的氏族宗祠。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板桥村民居位于南漳板桥镇冯家湾村4组。是一处庄园式的建筑,为辛亥革命国民临时政府内务部长、国务总监冯哲夫所建。冯氏民居小地名为鞠家湾,始建于明朝崇祯(公元1628年)。整个建筑依山而建,座北朝南,前低后高,建筑群占地8100平方米,房屋五栋有大小房间105间,分正门、中门、侧门,呈严格的中心对称,每个大门内又有两道小门和一个小院,为三间三进宅楼结构。老宅用了10万块石条作墙,石条之间相互咬合,并用桐油石灰浆砌。
谷城老街民居群:于湖北省谷城县城。面积近4平方公里。其中以“三神殿”为代表的米粮街、五福街、中码头街、老街、新街等明清古建筑群。这里沿街的楼房一般为二层楼房,每层楼都有一道屋檐。第二层过去主要用于储存货物或外来客商临时住宿之用,所以比第一层要矮。整个老街上的建筑,多以黑色调为主。 上津民居群:上津古城,又称柳州城,位于郧西县城上津镇,建于明嘉靖二至三年(1523-1524年),清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现城垣完整,城内建筑大部分为原貌。面积约8万平方米,设5个城门,门内右侧有蹬道至城楼,城外有护城河。城中轴线偏西有一南北向主街,连接南北二门,从西门至主街有一小街,长60米,街道正中以青石板铺面,旁为卵石馒路,街檐设下水道。房屋建筑多为砖木结构,隆脊吻檐,雕梁画栋,一进多重。景区以古城景点为主,配以明清古街、陕西会馆等人文景观。
房县清末庄园:位于房县土城镇龙坪村一组发现一处古建筑,该建筑是个标准的四合院,正门厅放置一对石狮,威风凛凛;外墙上童男童女石雕像,丰满靓丽,栩栩如生;门楣上的《八仙过海图》绵延数米,八位仙人雕刻精美,形象逼真;门厅内,散落的石凳、石条、石柱、石砖满地都是,每件物品上均雕刻有人、物、鸟、兽佛像等,做工精细,姿态鲜活,让人赞不绝口;内墙上“国恩家庆”字迹完好无损,书法飘逸,院内文雅清静,依稀可见屋主人的修养。这个四合院为两层土木结构,以石为基,字画为饰,气度不凡。据考证,四合院可能是清末一王姓富足人家居住庄院。
饶氏庄园:位于丹江口市浪河镇徐家庙村水田畈。建于清末民国初年。庄园占地面积1330平方米,正面阔42.2米,通进深36.4米,建筑面积1118.21平方米,由42间房屋组成。庄园座西北朝东南,分为南北两个院落,均为三合院组成。其中北院为正院,由正门——前庭院——天井——中厅——后庭院——天井——后厅及南北配房组成。南院即为配院,这里有全套的封闭保安系统。整座建筑雕梁画栋,有砖雕、石雕、木雕,在建筑物柱基、抱鼓,门槛、檐枋、雀替、楼板枋、挑头等部隹雕刻有大量图案。挑头采取线刻、浮雕手法雕刻有十八学士登瀛洲, 檐枋、楼板楼采用透雕、线刻手法雕刻有三官寿星图、三岔口故事、刘海砍樵、梁祝故事 、赴京赶考图、福禄寿图等,其他部位雕刻有龙凤、麒麟、动植物、八宝、太极图等图案。雕刻纹饰有云纹、龙纹、汉文、缠枝纹、雷纹等。比较集中地运用了清代传统的雕刻手法与技艺,是研究清末建筑雕刻技艺难得的实物资料。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龙武昌会馆:位于十堰市张湾区黄龙镇。武昌会馆始建于嘉庆岁已卯年,座北朝南,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前后分进殿、戏楼、石门、拜殿、正殿,进殿檐高3.06米,通高7.85米,通长2.08米,通宽10.08米,为7立柱,9檩。拜殿为四立信、九檩。正殿由四个耳房,一个大殿组成。梁架上部用梁与矮柱重叠,以支撑层面檩条。大殿前有走廊和两侧耳房相通。现有面积958平方米。顶部房檐四角翼角翘起,设有封火墙,墙壁有“喜鹊等梅”等壁画,大院内设有“天井”,排水设施合理。正殿分为前殿,后殿对称建筑,其建筑采用直径约为55——58厘米,石座为基,墙体及围墙每块砖烧该有“鄂郡”二字。据查,郧阳府唯一在此处设有武昌会馆,属独一无二的遗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家大园:位于房县中坝乡三池村.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整座房子四周全是雕廊画檐,屋顶、屋檐是用质地细密的石料精雕凿而成,墙壁、墙基全是用清一色的大青石垒砌而成,即便是门槛,也全是用最大,最好的石料加工而成,据测量,最长的一个门槛长5米,比北京故宫的当时皇帝出入的门槛还要长,其重量不下5吨。在这座房子的正门上,有“光宗耀祖”四个大字,字迹苍劲有力。 瞿家湾古民居,位于洪湖市区西北31公里瞿家湾镇。明弘治九年(1496年)为江陵瞿文暹所建,初名“打铳湾”。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改名为“瞿家湾”。有明清建筑21栋,大多集中在古镇东部。
周老嘴老街民居:位于监利周老嘴镇。留存着大量明清时期建造的具有典型的江汉平原风格的民居建筑。现保存有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省委、省政府和红二军团重要机关旧、遗址48处。
程集古民居:位于监利县程集镇。老街东西走向,1000多米长,宽不过4米的街道两旁,民居挨肩接踵,现有明清建筑110余栋,约有70%保存完好,整体历史风貌较为完整。这些建筑临街的多为商业铺面,中进是客堂或作坊,侧有账房,后进则为货栈或晒场。每幢房屋进与进之间设有天井(或报顶)、厢房,均用木格扇门和木格扇板相隔。门窗一律镂格,登楼推、街景尽收眼底;木板排门居多,石质门框较少,刷桐油而不施彩绘,保持原木本色,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而独具江南水乡特点。被专家学者誉为“最具湖北传统特色的商埠建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