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热处理有哪几种方式?

如题所述

钢铁整体热处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基本工艺。

一 退火:把工件加热到Ac1以下或以上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随炉冷却获得平衡组织的过程。分类: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球化退火,扩散退火,再结晶退火及去应力退火。

二 正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细片状的珠光体的过程。与退火的区别:1,冷却速度较退火快 2,正火与退火的组织都是P类组织,正火态为伪P,退火态为平衡组织 3.正火的粒状珠光体组织比退火的细。

三 淬火:将钢加热到Ac1或Ac3以上保温一定时间后,快速冷却(通常大于临界冷却速度Vc),以得到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淬火的必要条件:1,必须将钢件加热到Ac1或Ac3以上保温一定时间以获得A组织   2,冷却速度必须大于临界冷却速度Vc,以免A高温分解  3,得到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这是淬火的本质。

四 回火:将淬火零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临界点A1某一温度加热保温,是淬火雅文组织发生转变为稳定的回火组织,并以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过程。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

金属热处理工艺大体可分为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三大类。根据加热介质、加热温度和冷却方法的不同,每一大类又可区分为若干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同一种金属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获得不同的组织,从而具有不同的性能。

钢铁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金属,而且钢铁显微组织也最为复杂,因此钢铁热处理工艺种类繁多。整体热处理是对工件整体加热,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获得需要的金相组织,以改变其整体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钢铁整体热处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基本工艺。

扩展资料:

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早在公元前770至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钢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热处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5

热处理是一种改善钢的机械性能的工艺方法,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热处理等

1)退火退火是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一般是随炉冷却)的热处理工艺退火的目的主要是降低硬度消除钢件中的应力等

2)正火正火是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又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正火实质上是退火的一种特殊形式,不同之处仅在于正火是采用在空气中冷却的方法,其冷却速度比退火稍快正火的目的是提高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的硬度改进钢件的力学性能

3)淬火淬火是将零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一般在850℃以上,视钢的品种而异),经保温后放入介质中快速冷却淬火的目的是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淬火时常用的介质有油水和盐溶液等不同介质冷却速度不同,油中较慢,水中较快,盐溶液中更快冷却速度快时淬硬度的深度大,但变形和开裂的倾向也大

4)回火回火是在钢件经过淬火以后,再将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钢经过淬火后,强度和硬度虽然提高,但塑性和韧性降低因此,在淬火以后常需要进行回火,以保持钢的强度和硬度,并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根据回火时加热保温的温度不同,回火可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

5)表面热处理有些机械零件表面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而要求零件中心部分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这时可进行表面热处理,如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